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古诗文教学举隅

2019-03-11 09:22黄雪晴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古诗文文化教学

黄雪晴

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1],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凝练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古诗文语言形式凝练、表情达意含蓄、文化背景深厚、艺术境界悠远,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知识技能的充实提高、思想情感的陶冶升华。较之2003版课标,新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要求背诵的篇目都是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要读懂这些传世文献,就要踏踏实实地弄明白记录这些文献的汉字所附载的意义,古诗文里的每一个汉字无不“带着思想、载负情感、富有文化、凝聚美感”[2],是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宝贵财富。

一、体悟音韵格律之妙,建构语言运用自觉

语言建构与运用,最重要的是要按照汉字和汉语的特点,通过在真实的母语运用情境中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内在的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古诗文特别是古诗词,韵律意境之美,是语言文字应用的典范。新课标推荐背诵的诗词曲有40首,其中唐诗占了绝大多数,有15首,而这其中又以杜甫诗歌为最,有4首之多。这是极有道理的。宋代黄庭坚说“子美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历”,杜甫注重师法前人且化成己意,最讲究用词的工整和格律的美感。

古诗词讲究韵律,音韵知识很重要。然而,在目前的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涉及到音韵知识讲解的部分还相对薄弱,以推荐背诵的杜甫《客至》一诗为例(注:文中部分字词辨析材料,取材于笔者与导师万献初先生的问学讨论)[3]。在讲授这首诗的押韵情况时,教师一般会告诉学生,这里的韵脚字是“来、开、醅、杯”,然后就不会再拓展了。但实际上,学生虽然明白这四个字是韵脚字,却很难理解,因为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读出来,“来、开”的韵母是[ai],“醅、杯”是[ei],显然读音不一样。在学习古诗时,学生还会碰到很多这种理论上应该押韵,实际读起来却又让人费解的情况。如果教师不能深入讲解的话,学生就很难理解古诗文音韵格律的美感。

其实,在讲这个问题时,教师需加入一点点历史音变的知识,告诉大家语音是发展变化的,学生就会很好地理解这种押韵现象了。“来、开、醅、杯”四個字在《客至》中押韵,说明至少在唐代,“来、开”的主要元音和“醅、杯”是相同的,后来才发生了变化。这是语音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元音高化”现象。元音高化,就是有一些元音在历史变化中会慢慢改变发音部位,从原本发音较低的部位向发音较高的部位转变。在唐代,“来、开、醅、杯”的主元音都是发音部位较低的[a],到了现代普通话中,其中的“醅、杯”就高化成了发音部位较高的[e]。这种现象在唐诗中还是比较多的,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还有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普通话中主元音是[e]的“斜”与主元音是[a]的“家、麻、花”等字押韵,也是元音高化导致的不同,在唐代它们的主元音是相同的。《客至》整首诗内涵深厚而韵味悠长,所用词句平易晓畅,而且对仗工整,用韵谨严。正因为是一首严整的格律诗,加上词句与诗意的流畅,读过了理解了就自然而然地记得了,反复吟读,自然成诵。

古诗文教学一定要结合音韵知识,只有把音理先弄懂了,把音读准了,才谈得上对整首诗的吟诵与理解。古代儿童入学发蒙,总是先诵读而后认字知义,误读不多;现代人多是“默读”,其实有很多字音是讹误而不自知的。只有通过吟读、背诵,才能把这些不自知的讹误暴露出来并加以纠正,才能真正体会作者胸臆,达成深切共鸣。只有对规范的对仗、平仄、诗韵等烂熟于心,形成格律诗的语感,把这种优雅、规范的语言应用程序刻进脑海里,才能对古诗词的内容、意境和格调有深刻的体悟,才能内化为自身语言运用的自觉。

二、梳理字词形义源流,锤炼综合思维品质

思维发展与提升,就是要在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古诗文教学应不局限于单个字词的释义和一篇诗文的串讲,而是要善于通过联想、想象、实证、推理等手段,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阐述发现,提升对母语特点和规律的敏感度,让一个个纯粹的知识点“串珠成链”,让一个个鲜活的语言文字“活色生香”。

背诵篇目《论语·里仁》有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一般教学中的解读,“闻”被解释为“知道”。这种解释也非常好懂,学生一听就能明白。但如果追问一句,“闻”为什么是“知道”的意思?学生往往会回答不上来。因为学生熟知的现代汉语语言系统中,“闻”的常用意义是“用鼻子闻气味”,跟“明白”的关联度不高。不知道“闻”在《论语》的这句话中被解释为“知道”的原因,其实并没有真正深入理解古今汉语的差异。古今汉语表词达意的不同,会给学生学习古诗文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要想打破这种障碍,就需要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帮助学生从逻辑上梳理汉语字词义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要结合联想的能力,搞清楚词义之间是怎样引申的。

从古文字形体来看,“闻”(甲骨文 )的本义是一个人坐在地上用手遮住耳朵听外面的声音。后来通用“从耳门声”的形声字“聞”,简化为“闻”,声音从耳朵门进入,意思就是“听、听见”。正是因为听到了,那就是知道了。所以,“闻”由表示动词“听”引申出了“知道”的含义。“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说,如果早晨知道了解了治世的真理,那么晚上死去也就心满意足了。那么,“闻”怎么又变成了“用鼻子闻气味”呢?古汉语中,“用鼻子闻气味”这个含义原本是用“臭”来表示的,后来写作“嗅”。“臭”(甲骨文 )从古文字字形来看,上面是一个鼻子(自),下面是一只狗(犬),狗的鼻子是最灵敏的,嗅觉能力最强,所以“臭”的字形是突出灵敏的狗鼻子。“臭”的词义就扩展为与狗鼻子相关的嗅觉动作了。“臭”表示嗅觉动作“闻气味”,从相关性的角度出发,也可以表示“闻到的气味”,这就是从动词义引申出了名词义。《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这里的“臭”就是“气味”,无所谓好的气味还是不好的气味。再后来,词义范围缩小,“臭”就专指不好的气味了。当“臭”专指“不好的气味”时,原来由它表示的嗅觉动作“闻气味”这个含义怎么办呢?就借用了跟鼻子同样都属于五官的“闻”来表示了。从此,“闻”就有了“闻气味”的动词义,并且成为了一个常用意义。

古诗文的用字用词跟现代汉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只停留在“知其然”的程度上,就很难真正理解字词古今的差异,也就不能准确地理解使用。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知其所以然”尤为重要。从古诗文的字形出发,进行形义溯源,梳理“闻”从动词“听、听见”的本义,引申为“知道、明白”,并结合原本表示“闻气味”的“臭”,进一步梳理“闻”是如何从听觉转为嗅觉。这样,“闻”这个字形字义之间的关系就比较透彻了。这种形义溯源的教学方法,能增强古诗文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也能较好的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与联想。

词义变迁本身就是建立在相关或相似的基础上的,而事物之间的相关和相似性又是以联想为基础的。梳理古今汉语词义演变,把握词义演变的脉络,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运用分析、整合、思辨等多种思维方式,解决古诗文教学中汉字基础科学的普及与传播问题,是重要的语文品质。

三、把握形音义关系,提升审美鉴赏品位

审美鉴赏与创造,就是要激励学生在语文的学习实践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古诗文教学,尤其是诗的教学,既集中体现和反映教师的审美能力与层次,也是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好“诗”这一重要载体,就极有必要深刻理解什么是诗。

“诗”这种文学体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曾排在五经之首。先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更是十分重视《诗》的重要性。孔子整理《诗》,讲授《诗》,诗教是他教学的重要内容。《论语·季氏》中就记载了孔子教导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的故事。背诵篇目也挑选了一段《论语·阳货》中关于《诗》重要作用的阐释:“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学生如果并没有系统读过《诗经》,虽然可以机械地背诵出这段话,但实际上却不能深入理解。教师就需要进一步给学生讲解诗为什么可以起到这些作用。这个内容可以和另一篇背誦篇目结合在一起来讲授,这一篇是《毛诗序》里的一段:“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说文解字》[4](以下简称《说文》):“诗,志也,从言,寺声。”“诗”是一个形声字,左边是“言”,表示说出来的话;右边“寺”是声符。“寺”是什么意思呢?《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之声。”“之”(甲骨文),是脚板(止)从一地(一)出发往外走,表示“到……地方去”,是脚板有力量、有方向的运动。“寸”,是寸口,是分寸,也就是度。所以,“寺”含有“有分寸、有方向的力量”的意义,古汉语中常用来表示权力机构,比如大理寺。“诗”,就是心里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志”。《说文》:“志,意也。从心,之声。”“志”的上面也是一个“之”,下面是“心”,合起来就是心要去的那个地方。这就是《毛诗序》里说的“诗者,志之所之也”,也是《说文》说的“诗,志也”。诗意是心里的“志”要去的那个地方。心里产生的情绪就是“志”,这叫作“在心为志”。把这种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叫作“发言为诗”,所以“诗”从言寺声。心里产生的情绪是动于“中”的,中,就是内心,内心有一种情绪要表达出来,就需要“形于言”,言语无法表达,就要嗟叹,要歌咏,如果这些还是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情绪,就要手舞足蹈了。无论是好的情绪或者坏的情绪,都是这样一个表达过程。今天还说一个人高兴得或者生气得语无伦次,这就是情绪到了,言之不足,然后就会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或者捶胸顿足、吹胡子瞪眼睛,这就是“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样从文字的角度出发,讲清楚关键的汉字含义,《毛诗序》里要背诵的这段话就形象多了。正是因为诗反映了人们内心最细微、最真挚的情感,所以诗可以深刻地描摹人情世态,从而起到“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重要作用。总之,诗是志的表达,由心达于言,是情感由内到外的表达。孔子删《诗》教《诗》,成为诗教之始。有了诗,就有生命的觉醒,有了审美的提升。

明了诗的内涵,再来看看具体古诗的审美与鉴赏。杜甫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春夜喜雨》,尾联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般在读的时候,很容易把前一句的“看”读成去声,因为去声的“看”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是一个常用词。这个读音学生容易接受,教师也会很轻易地选取。后一句的“重”,会产生分歧,因为读成[chóng]或者[zhòng]。在现代汉语中都很常见,这两个读音在实际教学中都会出现。有的老师会读[chóng],理由是“花影重重,很美丽”,有的老师会读[zhòng],因为下雨了,花湿会重。两种解释从诗意上都能说得通,都没有问题。那么,到底应该是怎么去读“看”“重”这两个多音字呢?还是要回到文字本体上来,只有准确把握汉字的音义关系,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只有字词的理解准确无误,才能理解诗意,才能穿越时空去感受古诗中的美丽。

“看”,《说文》:“看,晞也。从手下目。” “看”的本义,是一只手放在眼睛上方,向远处看去的意思。所以,古汉语中的“看”是有距离的看,有种远眺的意思。这种意义的“看”在杜甫的诗中比较常见,而且也是读平声。比如《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看、安”押平声韵。望月,月亮不是近在眼前的,而是高高挂在天空的,所以,一定是有距离的看。还有《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村、人、看”押平声韵。老妇出门看的,不是看自己门口发生了什么。而是看看那些捉人的官吏离自己家还有多远,老翁脱逃的时间够不够。那些官吏一定是还没来到家门前,还有几家的距离。所以,也是有距离的“看”。这个意义的“看”在我们今天其实也有,比如“看门、看家、看护”等词中有所保留。“晓看红湿处”,后面紧接着是“锦官城”的花,想要看遍锦官城的花,当然只能站在高处,才能将全城的景色尽收眼底。所以,这里读作平声的“看”才是符合诗意的。

下一句的“重”也需要仔细分析。诗歌的背景是喜雨,春雨下得非常的绵密,滋润了万物。如果读成[chóng],当然可以体现出春雨滋润之后,花儿争相盛开,花影重重的美丽。但如果读成[zhòng],就是在表达花儿争相盛开的美景之外,还能与前一句的“红湿”相呼应。[zhòng]是份量重,为什么?因为一夜的春雨下得非常的喜人,花儿都开了,这个是“红”。再进一步分析,清晨雨虽然停了,但是花枝、花瓣上的雨水还来不及晾干,所以是“湿”。花瓣上的雨水晶莹剔透,花枝上由于花儿众多,并且是带着雨水的花儿,于是愈发沉甸甸、湿漉漉了。整个锦官城都是如此,多么清新美丽啊。这样看来,读成[zhòng]一下子就把春雨润、春花密、春景美全部表达了出来,意境何其美矣。

古诗文是感性的产物,更是理性的结晶;是一次次美好的历程,更是一回回心灵的碰撞。古诗文教学就是要通过一个个撼人心魄、直抵人心的词句,让学生或丰富或单纯,或欢快或痛苦,或激越或忧思的心灵跃动起来,享受语言美的艺术,生成人生新的觉醒[5]。

四、挖掘深邃文化财富,积淀深厚人文涵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从中汲取丰富涵养,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具体到古诗文教学,就是要对古诗文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解析,对文化精髓进行深入挖掘,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热爱母语,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奠定学生良好的精神根基。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附着在语言文字上的丰富内涵、深邃思想,才能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有了这个前提,才能做到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比如,背诵篇目《论语》“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弘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精神面貌,如何理解?朱熹集注:“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一般解释为,“弘”是弘大,“毅”是坚毅、坚韧。这样解释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生动、不具体,学生很难对“弘毅”一词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用说深入理解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了。

“弘”,从“弓、厶”构形,“弓”是古代战争中常见的兵器,代表强大,能够拉开弓箭也是需要很大的力量的,所以“弓”有强劲的意思。“厶”一般认为是男子胳膊曲起显示肌肉有力的形状。用有力的手臂拉开强弓射出箭并发出很有力的响声,这就是“弘”,扩展表示“强有力”之义。“毅”,《说文·殳部》:“毅,妄怒也。”“毅”的本义,是用棍棒抽打一头鬃毛竖立的猪。猪虽然笨,但很倔强,怎么打都不走,这就是有毅力,就是坚毅。强大和有毅力是和下一句的“任重道远”相对应的。“任重”就是担子重,需要很大的力气才挑得起来;“道远”就是要走的路很长,这条路不是普通的路,是治世之路,需要有坚韧的毅力才能走到底。明白了“弘”和“毅”的字形结构的含义,再来理解由它们构成的双音节词“弘毅”,就简单多了。“弘毅”,就是刚强而坚毅,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并且为了实现它而永不言弃。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坚韧的精神,也是非常积极向上的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可夺的就是这种坚韧不屈,永不言弃的精神。这种精神后来发展为“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的中庸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

教师在古诗文实际教學过程中,需要找准以古诗文进行文化渗透的“契合点”[6],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精神上进行内化,养成基于正确价值观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感知。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让传统优秀文化在时代发展中绽放出民族之魂、精神之花,学养之神、文化之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虽被提炼分解为四个方面,但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决不是一个个单独施行、分别实现的。以上撷取有代表性的字词音义,分解开来分别解说,也是为了便于表述、阐释和交流、探讨。在教学实践中,虽然需要典型突破、各有侧重,但更多地则是要综合运用、系统讲授,有机统一地推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3]万献初.中小学字词音义答问[M].北京:中华书局,2018.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陈军.试论诗教的人文启蒙与创新奠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6上期).

[6]唐波.试析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点[J].高考,2018(1中旬).

猜你喜欢
古诗文文化教学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谁远谁近?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