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胜利 吴茂良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安排了四类课程内容,除了传统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之外,还把“综合与实践”设定为教学内容。这一新的课程改革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充分体现出“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次革新。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应用;评价
作者简介:胡胜利,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将军希望小学教务处主任;吴茂良,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将军希望小学校长。(湖北 黄冈 4384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1-0097-03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数学成为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知识技能,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出现,很好地让“学数学”走向“做数学”,它架起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给学生提供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好地亲近生活的“机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综合与实践”指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现代教学论认为,活动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载体,而且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实践意识、探索意识,增进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是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和综合化。1908年德国莱比锡学校率先进行了合科教学的实验,综合化课程应运而生。”[1]在当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生活”请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发现”数学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或探索的过程。[2] 生活是数学,如何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是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关键。“新课标”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其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便是综合与实践活动开展的“起点”。
笔者将通过阐述自己在班级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来说明如何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案例:我是小小统计员
笔者从教的学校是一所乡村小学,班级中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属于留守儿童。对于他们而言,吸烟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学生们虽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对于吸烟的危害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怎样让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性,并自觉加入到宣传吸烟危害的行列之中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便在班级开展了一次以“我是小小统计员”为主题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导入课题,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先进行了如下的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 这是什么标志吗?
生:禁止吸烟。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那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31日是什么节日吗?
生:世界无烟日。(品德与自然中学到过)
师:真棒!在世界无烟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身为小学生可以为地球母亲做点什么呢?
(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学生自由发言。
师:那今天,老师就与同学们一起走进地球母亲的内心。做一个小小统计员,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些事!
好的启发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由这次的讨论很快联想到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诫身边的“烟民”——珍爱生命,远离“烟毒”,于是“我是小小统计员”综合与实践活动就此展开。
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数学现实”原则: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基于这个原则,笔者主张学生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把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这样的导入不仅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从学生常见的事来引入,更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这种启发式教学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逐渐“看见”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学生领悟到数学的美,重点在于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做”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产生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新课改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玩”,那么如何在课堂上释放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在玩中学习,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综合与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好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不足,给学生创设了独立自主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寻找到学习的乐趣,这种“启发式教学”模式远比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更有效,更益于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应用”数学
俗话说:学以致用。教学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育的智慧就表现在教师如何在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时,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与上升的阶梯;在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或应用时,提供应用已获得的间接经验的验证体验。[3] 而这种“间接经验的验证体验”是为了给学生创设出更好“学以致用”的途径。在学生学習过程中,经常存在“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掌握了”的情况。没有亲身体验,没有积极的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往云烟,很难扎根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把“学数学”变成“做数学”,把书本上的数学变成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在活动与应用的过程中去感悟和理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