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融合探究

2019-03-11 06:30明成满赵辉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

明成满 赵辉

摘 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融合,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德育课程理论教学融合的关键是找到与每门课程内容的融合点,与德育课程实践教学的融合可通过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和网络实践三种途径实现。通过与校园物质环境、校园媒体环境、校园人际环境的融合,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课程教学环境,即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课程;融合

作者简介:明成满,淮阴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德育研究;赵辉,淮阴师范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德育研究。(江苏 淮安 223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6jyxm0148)和安徽省智库项目“安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1-0003-04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当前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许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不能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淡薄等。另外,德育课堂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课程教学有机地融合,既能加强德育课程教学效果,又可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课程理论教学融合

1. 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融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了许多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传统文化渗透于教材的字里行间。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对学生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将勤俭、孝顺、仁爱、诚信、和谐、自强等内容贯穿其中,并重视民族大义思想的教育。我们应思考如何将相关内容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重视理想和信念、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等内容的教育相融合,传统和谐思想如何与学生人格教育融合,传统美德如何与学生道德教育融合。具体来说,在该课程的框架内,以“家国情怀教育”“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为重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生”“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小专题展开,结合小专题形式讲述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关忠于祖国、志存高远、自强奋进、仁爱宽容、感恩怀德等内容。

我国幅员辽阔,每一个地域都有独特的文化特点,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素材并用于课程教学,以实现课程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双重目的。在讲授“了解传统文化”这一部分内容时,长三角地区的学生可通过水乡古镇、江南园林等遗存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作为全国武术之乡的河北沧州等地的学生可感受一下传统武术强身健体的功能;北京的学生可通过参观四合院了解传统建筑的文化魅力;东北地区的学生可通过观看“二人转”、扭秧歌表演感受民间文艺的独特之处。

2. 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的融合。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点主要体现在与中国古代哲学的融合,具体融合点主要包括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社会理想的融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知行观”的融合、马克思主义的全局观念与传统文化中整体思维方式的融合、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与“内圣外王”的政治伦理思想的融合等。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涉及世界本原、方法论、社会理想、真理观、辩证法思维、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内容,教师授课时应着重把握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和相通处。

“生活与哲学”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典籍中富含哲学思想名言的引用上。如《易经》中的许多名句可供讲解教材相应的知识点时参考和引用,具体请见表1。

通过表格中所列内容的引用和融合,既使学生理解相关哲学原理,又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与高中“文化生活”课程教学的融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生活”教学的重要任务。从开篇的“致同学们”到后面正文的每一个单元都有许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笔者认为,此模块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整体性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的整体性教学能够展现其整体概貌、整体气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但在整体教学中,倘若任意举例、不分轻重,不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启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就会影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整体教学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能整体把握,又可深入理解典型内容。

(2)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直观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愉快地体验传统文化的韵味,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教学中,展示精美图片、播放视频、组织表演、提出耐人寻味的问题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情境设置方法。如组织表演,就可请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传统武术表演、书画创作表演、传统戏剧表演和传统乐器演奏等。

(3)注重合作探究,引领学生感悟生成。在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设置一个探究主题:有一群外地中学生来参加“跟着课本游某地”活动,请在座的同学担任导游,介绍本地的传统文化,请同学们以传统建筑游、传统习俗游、传统思想游、传統文艺游为主题设计四条经典旅游路线,并配好解说词。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同时要求每组完成设计后推荐一位同学发言,看哪一组的设计最受欢迎。学生合作探究后,设计出四条路线并分别进行解说。在解说员精彩的解说中,学生们似乎亲自经历了一次文化之旅,也掌握了教材要求的相关理论知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课程实践教学融合

在德育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获取知识是低层次的简单要求,要真正做到对理论知识的真信、真懂,必须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德育课程的社会实践是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达到此境界的必要途径。下面以学生参与传统节日实践活动为中心,从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和网络实践三个角度谈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融合。

1. 与校内实践的融合。校内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内传统节日体验和校内文娱活动,前者是围绕传统节日举办元宵灯谜会、清明祭奠、端午游园诗会和校内赏月会等活动;后者包括知识竞赛、社团活动、文艺演出、征文、演讲、经典朗诵和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讲座等。

一般来说,节日民俗活动主要在家庭内进行,但是在现有的假期模式下,一些传统节日不放假,就是在放假的传统节日,很多路远的学生也选择在学校度过三天假期。学校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开展传统节日体验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①元宵灯会,包括品汤圆、猜灯谜、赏花灯、诵读元宵节相关的诗句等。②清明祭典,清明节能够追思先人、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还能够团结人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了进一步发挥清明节的德育功能,可将纪念学校所在地的革命烈士与清明祭奠结合在一起。③端午游园诗会。这一活动旨在汲取古代智慧,传递护佑生命的传统精髓。诗会的主体活动是诵诗、赛诗,还可进行端午节知识竞赛、系五彩绳、包粽子等文娱活动。主办者要给予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竞赛中的优胜者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品可包括彩绳、彩蛋、粽子、香包等节令物品。此外,还可开展中秋赏月会、重阳节敬老活动等。

2. 与校外实践的融合。德育课程的校外实践教学形式相当丰富,如组织学生参观地方文化古迹、走访民间传统工艺坊、进行社会调查、参与志愿服务等,下面主要对进行社会调查和参与志愿服务作一阐述。

开展节日民俗调查是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方式。这种调查的时间选择一般有两种:一是结合时令节日开展主题调查,如在寒假中进行“寻找失落的春节民俗”的调研,让学生调查自农历腊月下旬至元宵节期间家庭所在地传统节日习俗流行的情况;二是围绕热点事件开展调查,如韩国申请“端午节祭”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引起强烈反响。德育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状,关注、重视传统节日文化,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假期志愿服务是通过校外实践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寒暑假期间,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团体或社区组织的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志愿者活动,使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三者配合的良性环境中,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此外,学校还可组织学生或班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重阳节期间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除了让老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真情,还能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美德,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与网络实践的融合。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网络是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已經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师可以利用QQ群、微博、微信、电子邮件、校园论坛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的历史由来及其德育意蕴。

学校可建立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教育网站,或是在原有网站上增设相关内容,将一些传说、习俗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呈现出来。通过搭建这样的网络平台,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德育课程的实效性。从宣传内容上看,要注重德育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也不能忽视处在消失边缘的节日。从宣传方式上看,要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网络上生动直观地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以增强德育课程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德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各地不同的传统工艺、节庆活动、习俗风俗等信息,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传统的节庆节令。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征集“全家福”的活动,让他们在学校官方论坛、微信群、QQ群中发布照片、畅谈感想等;或是组织网上讨论会,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讨论南方与北方不同的春节庆祝方式等主题内容。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使他们在浓浓亲情中从爱家上升到爱国的高度。此外,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德育教师可以在七夕节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做问卷调查,将传统节日的浪漫元素与网络平台相结合。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课程教学环境融合

校园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增加校园文化的底蕴,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

1. 与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融合。校园物质文化是凸显校园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环境,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可通过和谐、精巧和实用的设计来实现。如通过合理规划校园绿化,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在校园内增加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建筑,包括增设名人雕像、古代诗词、名言警句等。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爱国敬业等内容可以通过树立塑像、张贴警句、用历史人名命名重要建筑物来凸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采用开辟传统节日校内博物馆的形式,馆内展览传统节日富有代表性的器具,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以上多种方式,使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场所。

2. 与校园媒体环境相融合。校园媒体主要包括宣传栏、广播、校报、学校网站、QQ群、微信群等,其中既有传统的纸质宣传方式,也包括以实时传播为特点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学校在重视线下传播的同时,更要认识到线上传播的重要性,认识到互联网对学生的重要影响,重视新媒体平台建设。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校园德育课程专题网站、校园网主页等渠道,全方位、多时段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滚动宣传;鼓励师生在校报中以传统美德故事为题材发表文章,创作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微视频、主题网页和主题曲等,以通俗化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通过这些方式,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使他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3. 与校园人际环境相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人际环境的融合要求教师具备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这样才能有效地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一些教师在思想上缺乏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自身传统文化的底蕴不足,在对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只看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灌输。因此,应引导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学生在与教师接触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此外,应将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贯彻于校园人际关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之间讲和谐,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能够达到相互学习、互相配合、共同提高的效果。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是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能够产生尊师重道、教学相长、平等和谐的亲密关系。良好的同学关系的构建不仅能让学生在坦诚相待、相互信任的氛围中结下深厚的友谊,还能在相处中正确认识自我、形成优良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取得学业事业的成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努力为学生构建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展现风采的舞台,使校园成为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4. 与校园制度环境相融合。校园制度文化对于凝聚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建立正常的校园生活秩序、培养全体师生的优良品行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在协调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制度文化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体现公正、平等、严谨等思想内容,从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中获得支持。在规章制度健全的前提下,通过对错误行为的惩戒、对正确行为的鼓励,使全校师生正确地评价他人和自己。此外,可在传统文化“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强化服务师生、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注重制度管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自觉按章办事,将服从制度管理变成一种习惯。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应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内容的选择上,现代学校制度文化完全可以传承和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等思想。与此同时,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要摒弃传统文化的糟粕。如传统文化中作为社会秩序调整标准的“情、理、法”,人们一般将“情”放在首位,显然与现代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相悖之处,如果重新架构为“法、理、情”将更有助于学校制度建设,能更好地维护制度的约束性功能,体现其权威性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课程教学融合时应注意一些基本原则:一是契合性原则,即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做到紧密联系现实,深入挖掘其中能够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文化元素,注重契合当代形势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二是创新性原则,即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其进行改造,将具有传承价值的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喜爱的文体娱乐活动中。三是典型性原则,即选取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内容和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

[2] 项赠,张仙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出发点及策略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4,(3):32-35.

[3] 于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70-72,105.

责任编辑 秦俊嫄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