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红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83)
动词具有方向性特征,学界已形成共识。张国宪认为动作是动词的典型事件类型,“动作是在空间中进行的,但它受制于动向,空间的变化最终都可以从动向上得到解释”[1]177;王媛认为动作的方向是动作在空间展现时的一个重要特征,“完全有理由也有可能像观察其他事物一样去观察动作本身的方向特征”[2]。
在此认识下,学界对动词方向进行了语义分类:孟琮认为,不及物动词的方向是由人在地球表面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及物动词的方向是由人体及其四肢等器官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前者包括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后者则有各式各样的方向,如向内和向外方向等①参见孟琮《动词和动作的方向》,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350-357页。;齐沪扬分出了上向移动动词和下向移动动词、近向移动动词和远向移动动词②参见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32页。;马庆株区分了内向动词(吃类、看类、插类、抱类)、外向动词(呼类、表达类、踹类)以及“不定向动词”(读、念类)③参见马庆株《“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语文研究》,1997年第3期,第18-19页。;马庆株还根据发话人与受话人的地位差异而形成的选词差异,将动词分为对上动词(如:乞求、请假)和对下动词(如:赐、发布)④参见马庆株《指人参与者角色关系取向与汉语动词的一些小类》,马庆株主编《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二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分类需要进一步结合句法验证,如将进入“NP1+向+处所/方位词+_______+(NP2)”格式的动词称为有向动词,并将有向动词分为单向动词和多向动词,前者包括纵向动词、横向动词和内外向动词⑤参见张国宪《动词的动向范畴》,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第九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8-179页。;王媛认为“利用趋向动词做补语来表达动作动词的方向性是语言系统提供的最佳手段”[3]45;邱广君认为“能在句式‘VRL来/去’中‘V、R、来/去’位置上的动词为‘有向动词’[4]204,“动词本身方向在句式中的显隐情况与动词本身所含的方向的明显度的关系是:动词本身的方向性越明显,越容易采用隐性表达方式;动词本身的方向性越不明显,越容易采取显性方式。”[4]207;王媛还区分动作的空间方向与动作的结构(图式)方向,前者表示动作发生时在空间中展示出的空间方向,后者可分为过程性方向(通过动作本身展示出的过程性方向表现出来)和关系化方向(由一定关系中的相关项确立)①参见王媛《动词的方向性研究与趋向动词教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22页。。
上述研究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动词的方向性特征提供了借鉴,然多囿于例举,尚未有系统深入的分析。我们认为,趋向动词做补语可被看作方向性的外化标志,通过动趋组合可以更有效地验证动词的方向性。本文将借鉴认知语言学、框架语义学等理论,依托《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统计动词与趋向动词的搭配情况,详尽探讨动词的方向性特征,建立相应的动词词表,以期有助于不同语言类型的比较,并推进对外汉语教学。
物体在空间中总是占有一定的位置,“物体本身占据的位置又可以分成静态位置和动态位置两种:静态位置是物体在这个位置上相对于参考位置来说是静止不动的。动态位置是物体在这个位置上相对于参照位置来说是运动着的,这种运动是有方向的”[5]。下面通过动趋组合的认知框架和方位参照点分析趋向补语的空间方向。
动趋组合源于驱动-路径图式,该图式整合了驱动链模式(Causal Chain Model)②Croft W.Syntactic Categories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The Cognitiv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pp.26-48.与路径图式(Source-Path-Destination Schema)③Lakoff 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pp.282-283.,最初表达受动者在施动者力的作用下发生空间上的路径变化,具有一定的致使性,包含五个基本要素:“施动者(力的来源)、受动者(力的作用对象)、作用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驱动力)、参照体和移动路径(受动者在施动者作用下发生相对于参照体的位移方向)。”[6]其中,参照体可以是自我参照体,也可以是客观参照体,前者指物体位置依据观察者本身(包括眼睛、头和躯本等)来表征;后者物体位置依据环境中的各个元素和环境特征(如地标或房间的地板、墙面等)来表征。
当施动者与受动者一致时,表达返身致使。当施动者与受动者不一致时,表达外向致使④参见周红《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2页。。如“他跑进教室来”表达返身致使,即施动者“他”通过作用力“跑”使自身朝向自我参照体由外及里进入终点处所“教室”。“他把桌子搬出房间去”表达外向致使,即施动者“他”施加作用力“搬”作用于“桌子”使“桌子”背离自我参照体由外及里进入终点处所“房间”。其中“教室/房间”是客观参照体,“来/去”则是朝向/背离自我参照体的标示词,“进/出”是表达移动路径的标示词。
空间方向的提取是人类感知经验的结果。在方向系统中,汉语常利用方位词来表示方向。按照方向参照点的不同,汉语方位词可分成五类:“A.水平方向1:前、后、左、右;B.水平方向2:东、南、西、北;C.垂直方向:上、下;D.辐辏方向:里(内、中)、外;E.泛方向:旁、间、中、旁边、附近、周围、中间。”[7]34下面我们基于驱动-路径图式,结合方位参照,对趋向补语的空间方向进行以下分类:首先,根据自我参照体和客观参照体的类别,区分自我参照向和客观参照向。自我参照向体现为趋向动词“来/去”,这是泛方向,即方向不明确,可以是水平向,如“他向我后腿踢来/去”,也可以是垂直向,如“他从台子上下来/去”,也可以是内向,如“他跑来/去教室听课”。客观参照向是除“来/去”以外的其它趋向动词“上/下/起/过/进/出/回/到/开”等。其次,根据受动者与客观参照体之间的空间方向关系,区分上向和下向、前向和后向、内向和外向、聚拢向和延展向、依附向和分离向、到达向和返回向。其中,前三组空间方向分别与“上-下图式”(UP-DOWN Schema)、“前-后图式”(FRONTBACK Schema)、“容器图式”(CONTEINER Schema,或IN-OUT schema)相对应;第四组和第五组空间方向与“中心-边缘图式”(CENTER-PERIPHERY Schema)⑤参见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8-72页。相对应;其余两个体现为泛方向,可以是水平向,如“他跑到前面”“他走回对街”,也可以是内向,如“他跑到教室(里)”“他走回房间”。
到达向不突显位移动程,意象图式如图1所示(虚线表示不突显路径动程,下同)。
返回向体现为封闭性路径,受动者与施动者之间具有领有关系,有时是在作用力前已有这种关系,有时是在作用力后具有这种关系,前者如“孩子(从学校)把书包背回了家”中的“书包”与“孩子”在作用力“背”之前具有领有关系,表达施动者“孩子”作用于“书包”使其由“家”(Y处,多不突显)经学校(X处)到达施动者原处“家”(Y处);后者如“他把书包(从书店)买回了家”中的“书包”与“他”在作用力“买”之后具有了领有关系,表达施动者“他”通过作用力“买”获得“书包”使其由“书店”(X处)回到施动者原处“家”(Y处)。“回”的意象图式如图2所示(加粗表示突显的路径轨迹,X处是经过的某处,Y处是终点)。
图2 “回”的意象图式
以上14类空间方向中“聚拢向和延展向”着眼于受动者与自身参照体之间的关系,其它空间方向着眼于受动者与其它参照体之间的关系。陈纪德、李川将位移分为刚性位移和变形位移,“若物体中任意两个点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则这时物体的位移称为刚性位移”“若物体中任意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则这时物体的位移称为变形位移”[8]。据此,聚拢向-延展向属于变形位移,其它则属于刚性位移。
1.上向和下向
“上向”和“下向”是一对,源于“上-下图式”,即受地心引力的作用,人们站立、坐、行走的时候,总是头朝上,脚朝下。据此,“离开地面朝着头的方向为上,而向着地面朝着脚的方向为下”[9]。物体有高低,水面会上升等,由此感知和经验抽象得出上-下图式。“上向”和“下向”分别表达“由下而上(靠近终点)”“由上而下(靠近终点/离开起点)”,是垂直向的体现。“上、起”是上向趋向补语①由于篇幅原因,此处只列出简单趋向补语。,“上”聚焦终点,“起”聚焦起点,分别如例(1)、例(2)。“下”是下向趋向补语,可聚焦终点,也可聚焦起点,分别如例(3)、例(4)。
(1)黑娃已绕过房子跳上墙头,……(陈忠实《白鹿原》)
(2)远近的那些小泥屋上都飘起了白白的烟。(张承志《晚潮》)
(3)杜平和马英下令不准还枪,跳下路沟往回走。(李晓明《平原枪声》)
(4)我立即也跳下拖拉机,说:“你几时回来呀?”(贾平凹《秦腔》)
2.前向和后向
“前向”和“后向”是一对,源于前-后图式,即“人类对自身和周围相对水平空间关系的认识,它们以语境中的人、有朝向或可以拟人化的物为方向参照点,面对的方向、物体的朝向或前进的方向为前,背靠或背离的方向为后”[7]34。“前向”和“后向”分别表达“由后及前(靠近终点)”“由前及后(离开起点)”,是水平向的体现。前、后向可体现为接近向-离开向,分别表达“(向前)接近/到达某处所或实体(靠近/到达终点)”“(向后)离开某处所或实体(离开起点)”,接近向对应趋向补语“上、过”,如例(5)、例(6),分别表达受动者“一颗子弹”接近参照体“他”,施动者“吴胖子”作用于“两根鞭子”使其从警察手里到达自己手里。离开向对应趋向补语“下、开”,如例(7)、例(8),分别表达施动者“他”使自身离开参照体“赛场”,施动者“她”自身离开参照体“病房”。
(5)……一颗子弹追上了他。(莫言《红高粱》)
(6)吴胖子从警察手里夺过两根鞭子往地下一扔,……(李晓明《平原枪声》)
(7)他低着头走下赛场,神情悲伤。(《新华社》2004-08)
(8)病房的门虽是虚掩着,但走廊里是人来人往,不可能躲在外面偷听,她只好充满遗憾地走开。(毕淑敏《血玲珑》)
前向-后向也可体现为经过向,表达“经过某处所(靠近终点)”,对应趋向补语“过”,可以是前向,也可以是后向,如例(9),a句表达施动者“鬼子”使自身向前经过参照体“村子”,后接“一直向东去了”,说明其终点去向;b句表达施动者“吴宗笠和郞化之匪军”使自身向后经过参照体“龙蟠河”,后接“驰援入江口”,说明其终点去向。以上说明经过向在具体语境中一般不自足,需要补充其后接小句,以突显终点去向。
(9)a.鬼子终于都过完了,他们没有仃留,穿过村子一直向东去了。(李晓明《平原枪声》)
b.(吴宗笠和郎化之匪军)好不容意撤过了龙蟠河,集合了败将残兵,驰援入江口。(刘绍棠《地火》)
3.内向和外向
“内向”和“外向”是一对,源于容器图式,即人体是一个三维容器,有“吃进”“吸入”“呼出”和”排除”等生理现象,还有“走进”“走出”等一系列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物理空间关系,这样的结果就形成了容器图式①参见李瑛《容器图式和容器隐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第449页。。“内向”和“外向”分别表达“由里及外(离开起点)”“由外及里(靠近终点)”。内向对应趋向补语“进”,如例(10)、例(11),分别表示受动者“我”内向进入“她的怀里”,受动者“水”内向进入“井池里”;外向对应趋向补语“出”,如例(12)、例(13)分别表示受动者“她”外向至门外,聚焦终点“门外”;“两个小孩”外向至沟外,聚焦起点“沟里”。
(10)(母亲)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史铁生《务虚笔记》)
(11)说着,他慢慢把斗子绞起,哗啦地把水倒进井池里。(梁斌《红旗谱》)
(12)他一把揪住她的头发,狠狠将她推出了门外。(《作家文摘》1997年)
(13)从沟里跳出一男一女两个小孩,把他拦住。(李晓明《平原枪声》)
4.聚拢向和延展向
“聚拢向”和“延展向”是一对,源于中心-边缘图式,即“人体具有中心(躯体和内脏器官)和边缘(手指、脚指、头发等);同样,树和植物具有树干、树枝、树叶。……中心是重要的,边缘是不重要的,边缘依赖中心而存在”[10]。“聚拢向”和“延展向”分别表达“围绕受动者自身中心源点由边缘到中心聚拢(靠近终点)”“围绕受动者自身中心源点由中心及边缘延展(离开起点)”。聚拢向对应趋向补语“起”,如例(14)、例(15),分别表达施动者使受动者“一只拳头”围绕中心“掌心”由展及拢,施动者“于震海”使受动者“同车厢的难友”围绕中心“于震海”自身由散及合。延展向对应趋向补语“开”,如例(16)、例(17),分别表达施动者“朱先生”使受动者“宣纸”整体围绕其中心点由拢及展,受动者“炮弹”整体围绕其中心点由合及散。
(14)司马库握起一只拳头,对着我们晃了晃。(莫言《丰乳肥臀》)
(15)于震海联合起同车厢的难友,砸死两个押车的日本兵,……(冯德英《山菊花》)
(16)(朱先生)……在院中石桌上铺开宣纸,……(陈忠实《白鹿原》)
(17)“轰”的一声,炮弹炸开了。(刘流《烈火金钢》)
5.依附向和分离向
“依附向”和“分离向”是一对,也源于中心-边缘图式,这时受动者与客观参照体之间具有依附关系,客观参照体处于路径的中心位置,受动者处于路径的边缘位置。“依附向”和“分离向”分别表达“依附于某参照体(靠近终点)”“与依附的某参照体分离(离开起点)”。依附向趋向补语体现为趋向动词“上、下”,聚焦终点,如例(18)、例(19),分别表达施动者“顾淑贤”使受动者“蒙嘴的白布罩子”依附于隐含参照体“嘴上”,施动者“叶帆”使受动者“一张字条”依附于隐含某处。分离向趋向补语体现为趋向动词“下、开、去”,聚焦起点,如例(20)—例(21),分别表达施动者“杨晓冬”使受动者“自己的棉袍”脱离隐含参照体“身上”,施动者“她”使受动者“屋门”脱离参照体——门轴,施动者“人们”使受动者“大枝”脱离参照体“老树”。
(18)顾淑贤气呼呼地戴上蒙嘴的白布罩子,……(白桦《远方有个女儿国》)
(19)叶帆是留下了一张字条给叶启成,才跟贝欣到机场去的。(张承志《黑骏马》)
(20)杨晓冬见小燕铺盖单薄,脱下自己的棉袍,……(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21)她打开屋门,扶着门框呼吸新鲜空气。(迟子建《岸上的美奴》)
(22)人们砍去了老树的大枝,树干便成了河上的独木桥。(路遥《平凡的世界》)
这一对方向性特征对应的是空间位移事件,动词后优先选择搭配受事宾语,而不是处所宾语,客观参照体往往隐含,如特别需要指出的处所则突显,如例(23)—(25)中的“在离门口几步远的地方”“高原”“歹徒手中”。
(23)……三人在离门口有几步远的地方站下了。(李佩甫《羊的门》)
(24)厚的地方超过200米,好像给高原盖上了厚厚的黄地毯。(《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5)……从歹徒手中夺下一把正要刺向徐洪刚的匕首。(《人民日报》1994年)
6.泛方向
泛方向包括自我参照向“来/去”、到达向“到”和返回向“回”,分别如例(26)—例(29),分别表达施动者“翻译官”作用于身体部位“脚”使其朝向叙说者接近参照体“我后腿”,施动者“刘宗敏”使自身背离叙说者接近参照体“沙丘后边”,施动者“呼天成”使自身血液到达“脊背上”,施动者“父亲和爷爷”使其自身返回到达参照体“高梁地”。
(26)(旁边的翻译官)……飞起一脚向我后腿踢来,……(刘知侠《铁道游击队》)
(27)刘宗敏点点头,走去沙丘后边上马,……(姚雪垠《李自成》)
(28)(呼天成)……浑身的血好像一下子全流到脊背上了。(李佩甫《羊的门》)
(29)父亲和爷爷伏在地上,爬回高粱地,从河堤上慢慢伸出头。(莫言《红高粱》)
以上趋向补语空间方向的界定是通过动作引发所涉及到的实体在空间中发生位移的情况总结而来的,这与“对动作方向的认识就要通过考察动作所涉及到的事物在空间中的位移变化来获得”[3]16的看法一致。趋向补语的空间方向具体归纳如图3所示:
图3 趋向补语的空间方向类别
我们认为,以上趋向补语的空间方向体现了路径的五维量度:一是“形量”,即根据受动者形状是否变化,分为“变形”与“刚性”,前者表现为聚拢向-延展向,后者表现为其它方向;二是“距量”,即根据受动者与参照体的距离,分为“近向”(靠近终点)与“远向”(远离起点),前者表现为上向、前向、内向、聚拢向、依附向和泛方向,后者表现为下向、后向、外向、延展向和分离向;三是“向量”,即根据受动者与参照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上向和下向、前向和后向、内向和外向、聚拢向和延展向、依附向和分离向和泛方向;四是“标量”,即根据受动者路径上起止标点的特征,可分为“聚焦起点型”“聚焦经过点型”“聚焦终点型”等;五是“参量”,根据受动者与自我参照体(又称“立足点”)之间的关系,可分为“朝向立足点”和“背离立足点”。前者用“来”表示,后者用“去”表示。这是叙说者对受动者位移的观察视角,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以上“五维量度”可以较系统全面地定位不同趋向补语的空间方向坐标,依此有助于分析动词的空间方向性特征。
张国宪认为“动向属于语义范畴,它是由动词的概念意义所决定的,意义的差异是句法形式差异的基础”[1]178要判断动词的方向性特征,框架语义学可提供一定的分析范式,即“词的意义的描述必须与语义框架相联系”[11]3。语义框架是“在人类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并用于组织和解释经验的知识系统及概念工具”[12],它将人类的经验知识和语言结构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解释性。语义框架联系着场景,场景是语言之外的真实世界,“必须通过语言使用者的透视才能进入语言,才能与语义发生联系”[11]2。语义框架的本质是原型和视角,“框架不是在世界中真实存在的实体,而是一种原型”[13],用来解释词语使用和真实情景之间适应程度的复杂性,并受社会活动背景的影响。语义框架由框架元素组成,框架元素包括“框架的参与者(participants)和框架的支撑者(props),是呈现图式化(schematic)情景的概念角色(conceptual roles)”[14],它们通过词与语义框架的联系,表示特定的语义特征。如动词“写”可以描写下面的场景:一个人在某个物体的表面握着一个顶部尖锐的工具使其进行运动,在物体表面留下痕迹。在上述场景中有4个参与者:“发出这个行为的人、实施这个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承受这个行为的物体表面、这个行为在物体表面留下的痕迹。”[11]2这是在没有上下文时动词“写”所描述的全部内容。
动词的方向性特征可通过动词所激发出来的语义框架来体现。当激发出来的语义框架体现为位移事件时,动词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具体可通过受动者(框架元素之一)与参照体(框架元素之一)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具体说来,可在《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动词释义①《汉语动词用法词典》选择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的1223个动词,共2117条义项。我们沿用其中对义项的标记方式,用上标表示不同词语,用下标表示某一词语的具体义项。的基础上,结合动词激发出来的语义框架,判断动词的方向性特征,然后利用动趋组合②不注“自拟句”的均为词典例句。来验证。如“升(1)”的概念义为:“由低往高移动(跟‘降’相对)”,激发出来的语义框架为:某实体由低往高移动的过程。这一语义框架包含受动者与参照体,其方向性特征为“(受动者)(由低到高)上向”,例句有“我们那边还没砌完呢,你们怎么升上脚手架了”“太阳升上来了”“把红旗升上去”“东方升起红太阳”“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来了”等③例句引自孟琮、郑怀德、孟庆海、蔡文兰编《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下同。。
根据是否突显受动者与参照体之间的关系,动词的方向性特征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表现为运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方向,未突显受动者与参照体之间的关系,称为“过程性方向”。如“跳(1)”释义为“物体由于弹性而向上运动”,“上向”特征只是运动的过程,其最终运动结果则不确定。因此,具有过程性方向特征的动词除搭配具有相应方向性特征的趋向动词外,还可以搭配其它方向性特征的趋向动词,如可以说“他跳上床”,也可以说“他跳进屋”“他跳出屋”“他跳下河”“他跳回屋”“他跳过一条沟”“他跳到河里”等。第二种表现为运动的结果,突显了受动者与参照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结果性方向”。如“升(1)”的“上向”特征是运动的结果。具有结果性方向特征的动词一般只能搭配相应方向性特征的趋向动词,而不搭配具有反义方向性特征的趋向动词,如可以说“飞机升上空了”“飞机升起来了”,不可以说“飞机升下空了”。动词的过程性与结果性方向的分类比王媛的分类④王媛《动词的方向性研究与趋向动词教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22页。更简洁,其提出的动作空间方向实质上是过程性方向,动作过程性方向与关系化方向实质上是结果性方向。细化过程性和结果性方向,有助于考察动词激发出来的位移事件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变化。
考察动词的方向性特征时,还需要注意:第一,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通过动趋组合的原型搭配来验证。如“进(1)、上(4)、探(2)”具有“前向”特征,“倒退、缩(3)”具有后向特征,但不能添加“上”“下”。第二,不能将具体语境中的方向强加到动词头上。如“绑”的概念义为:用绳、带等缠绕或捆扎,其激发出来的语义框架为:施事用绳、带等将某实体缠绕或捆扎,包含动作发生者(施动者)、动作承受者(绳、带等,受动者)、动作后终点三个框架元素,受动者在动作作用后与终点具有依附关系,在句法上可搭配具有依附向的趋向动词,如“他身上绑上绳子了”“你把这根绳子绑上去”。因此,“绑”具有“依附向”特征。至于“把那个奸细绑进来”“从中间绑过来”“我把他绑来”等中的“绑”,则表达位移事件的方式,并不能说明“绑”具有内向、经过向、接近向。第三,动词的方向性特征具有复杂性呈现。有的动词可能具有多个空间方向,如“吞(1)”具有“内向”和“下向”,“吞(1)”的概念义为“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儿的或成块的咽下去”,着眼于受动者由容器外到容器内时,体现为“内向”;着眼于受动者由上到下时,体现为“下向”。
动词的空间方向可以是实际位移方向,体现在物理空间认知域,对应的是具体位移动词,如“沉”是具体下向位移动词,“跑”是具体泛方向自移动词,“搬”是具体泛方向他移动词。也可以是虚拟位移方向,体现在抽象空间认知域,对应的是抽象位移动词,如“提拔”是抽象上向位移动词。下面结合趋向补语的空间方向对《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动词的空间方向进行统计分析。
“上向动词”可搭配“上”组或“起”组趋向补语,分为三类:第一类,空间位置由低到高的“上向动词”,记为“搭(5)”类动词。如“搭(5)”释义为“共同抬起”,表达受动者实际位置由低到高,例句有“把书柜搭上来”“两个人搭起条凳就走”,该类包括(22个):搭(5)、打(12)、登1(1)、跳(1)、举(1)、升(1)、抬(1)、登1(1)、顶(2)、顶(6)、发(6)、扶(2)、立(1)、搂(2)1ōu、冒(1)、爬(2)、欠1、生长、树立、提(1)、托1、长(1)。第二类,社会地位或关系由低到高的“上向动词”,记为“提拔”类动词,可搭配表上向的“上”组和“起”组趋向补语。如“提拔”释义为“挑选人员使担任更重要的职务”,表达受动者的社会地位由低到高,例句有“把有觉悟有能力有知识的青年干部迅速提拔上来”“他很快就被提拔起来”,该类包括(4个):反映(2)、汇报、举(2)、提拔。第三类,情绪由低及高的“上向动词”,记为“带(6)”类动词,可搭配表上向的“上”组和“起”组趋向补语。如“带(6)”释义为“带动”,表达使(受动者)情绪高涨或由低及高义,例句有“这个好消息把大家的情绪带上来了”(自拟)“干部能起模范作用,就能把大家带起来”(自拟)。该类包括(5个):带(6)、调动(2)、动员、发动(2)、鼓动。不搭配趋向补语的“上向动词”有(7个):起(1)、起(2)、起来(1)、起来(2)、上(1)、上(3)、提高。
“下向动词”可搭配“下”组趋向补语,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位置由高到低的“下向动词”,记为“沉”类动词。如“沉”释义为“[在水里]往下落(跟‘浮’相对)。向下放(多指抽象事物)”,表达受动者实际位置由高及低,例句有“石头沉下去了(自造句)”“听了这句话他马上沉下脸跟我嚷嚷起来”,也可表达受动者心理位置由高及低,如“念书要把心沉下来”“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都沉下去了”。该类包括(35个):吃(1)、沉、倒1(1)、滴、点(5)、掉1(1)、掉1(3)、跌、蹲(1)、跪、喝、减(2)、降(1)、降(2)、降落、浇(1)、鞠躬、淋lín、漏(1)、漏(2)、落(1)、落(2)、趴(1)、洒、摔(1)、摔(2)、塌(2)、退(3)、吞(1)、吞(2)、卸(1)、压(1)、咽、砸(1)、栽2。第二类,社会地位或关系由高到低的“下向动词”,记为“撤(3)”类动词。如“撤(3)”释义为“降[级];除去[职务]”,表达受动者的社会地位由高及低,例句有“他的局长职务被撤下来了”“他干得不好就应该把他撤下去”。该类动词包括(15个):撤(3)、传(1)、传(2)、传达、顶(8)、发(4)、分(2)、分配(1)、分配(2)、派、批(1)、批准、替、替换、通知。第三类,使某实体(局面、速度、情绪等)不超出某范围(由高及低)的“下向动词”,记为“控制”类动词。如“控制”释义为“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操纵”,例句有“对于整个局面还得控制下去”“过高的生产增长速度不可能在短期内控制下来”。该类包括(3个):放心、控制、忍。不搭配“下”组趋向补语的“下向动词”有(13个):放(9)、降低、掘、命令、塌(1)、下(1)、下(2)、下(3)、下(11)、下降、下来、下去、镇压。
“接近向动词”是使受动者逐渐接近参照体的动词,可搭配“上”“过/过来/过去”,记为“赶(2)”类动词、“挨(2)”类动词和“凑(3)”类动词。“赶(2)”释义为“加快行动,使不耽误时间”,例句有“你赶得上看电影吗?”,该类包括(5个):传(5)、赶(2)、跟、跟随、追(1)。“挨(2)”释义为“靠近”,例句有“左边的同志应该再挨过来一点儿”,该类包括(5个):挨(2)、采纳、靠(2)、靠(3)、压(4)。“凑(3)”释义为“接近”,例句有“往这边凑来一伙人”等,该类包括(25个):奔bèn(1)、采集、冲chònɡ1、传(1)、凑(3)、打(16)、打(18)、逮、逮捕、赶(1)、划huá1、还(1)、拉1(1)、搂(3)Lōu、扑(1)、取(1)、收(4)、套(4)、提(4)、吸引、招1(2)、征求、抓(3)、捉、追(1)。不搭配趋向补语的接近向动词(6个):进(1)、靠近、跑(1)、前进、接受、上(4)。
“离开向动词”是使受动者远离参照体的动词,可搭配“下/下来/下去”“开/开来”。前者表达“水平向远离参照体”,如“退(1)”,释义为“向后移动或使向后移动(跟‘进’相对)”,例句有“他退下赛场”“伤病员们都退下来了”,该类包括(4个):倒退、缩(3)、退(1)、退(2)。后者均表达“泛方向远离参照体”,如“闪(1)”释义为“闪避”,具有“离开某处,躲避某人”的含义,如“地方小,闪不开”,该类包括(11个):背bèi(1)、避、挡(1)、滚(2)、逃(1)、逃(2)、逃避、闪(1)、脱(3)、脱离、走(3)。不搭配趋向补语的离开向动词包括(5个):掉1(2)、点(2)、出差、去1(1)、下(7)。
“经过向动词”是使受动者经过参照体的动词,搭配“过”组趋向补语,记为“翻(4)”类动词和“掉2(1)”类动词。前者如“翻(4)”释义为“爬过;越过”,突显经过点,如“翻过两道岭就到了”,该类包括(11个):抄2(2)、穿(2)、翻(4)、翻(6)、翻译、划2、绕(3)、跳(3)、通(1)、抓(2)、转zhuǎn(2)。后者如“掉2(1)”释义为“回;转”,激发出来的语义框架为“某实体水平向发生由一边到另一边的位移”,如“大车还是掉不过头”,该类包括(6个):掉2(1)、回(2)、磨mò(1)、扭(1)、转zhuǎn(1)、转zhuàn(1)。不搭配趋向补语的经过向动词包括(5个):过(1)、过(2)、经过(1)、经过(2)、通过(1)。
“内向动词”是使受动者由容器外到容器内的动词,可搭配“进”组趋向补语,记为“插(1)”类动词和“介绍(2)”类动词。“插(1)”释义为“长形或片状的东西放进、挤入、刺进或穿入别的东西”,表达受动者进入某容器,例句有“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的心脏”。“介绍(2)”释义为“引进,带入[新的人或事物]”,表达受动者“人”进入机构容器,例句有“他把国外的先进设备介绍进来”“你把小孙介绍进去吧”。内向动词包括(32个):参加、插(1)、插(2)、吃(1)、吃(4)、抽2(1)、放(11)、搁(1)、关(2)、浇(3)、叫1(3)、介绍(2)、卷(2)、塞、深入、收(1)、收(5)、算(2)、听(1)、听(2)、投(2)、投(3)、投入、吞(1)、吞(2)、喂(2)、吸(1)、吸(2)、吸收(1)、咽、凿、装2(1)。不可搭配趋向补语的“内向动词”有(9个):接收、进(2)、入(1)、入(2)、听从、听见、听取、下(4)、下(6)。
“外向动词”是使受动者由容器内到容器外的动词,可搭配“出”组趋向补语,记为“拔(2)”类动词和“开除”类动词。“拔(2)”释义为“吸出[毒气等]”,例句有“拔出一个红印”“把脓拔出来”。“开除”释义为“将成员除名使退出集体(如学校、机关、队伍、党团等)”,表达受动者“人”从机构容器中出来,例句有“把他从学会中开除出去”。外向动词包括(84个):拔(1)、拔(2)、摆脱、剥bāo、抽1(1)、抽1(2)、抽1(4)、吹(1)、吹(2)、打(13)、倒dào(2)、丢(2)、发(2)、发(4)、放(4)、放(6)、挤(3)、寄(1)、交(1)、缴、叫1(1)、解放、救、举(3)、开(11)、开除、砍(2)、拉2、捞(1)、淋lìn、领取、冒(1)、撵、呕吐、拍(3)、排2、排除、排挤、抛(2)、跑(4)、跑(5)、喷、批发、泼、起(4)、起(8)、清理、清洗(2)、驱逐、让(1)、撒sǎ、散发、射、摔(3)、送(1)、送(2)、弹(1)、掏(1)、淘(1)、淘(2)、腾、剔(2)、提(5)、挑1(1)、挑选、投(1)、投(4)、投(5)、吐(1)tǔ、吐(2)tǔ、吐(1)tù、吐(2)tù、推(1)、推(5)、挖、望、挽救、吸(3)、选(1)、选(2)、选举、选择、邮、张望。不搭配趋向补语的“外向动词”有(7个):出(1)、出(3)、出差、出发、出来、出去、给。
“聚拢向动词”是使受动者由展及拢或由散到合的动词,搭配“起”组趋向补语,记为“关(1)”类动词和“编(2)”类动词。“关(1)”释义为“使开着的物体合拢”,例句有“把窗户关起来”,该类动词包括(7个):闭、关(1)、合(1)、卷(1)、缩(2)、弯、围。“编(2)”释义为“把分散的事物按照一定的条理组织起来或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具有“由散到合”特征,例句有“号码编起来了吗”,该类动词包括(26个):编(2)、穿(3)、串(1)、凑(1)、存(2)、号召、合(2)、合(4)、积累、集合、集中、加(1)、接(1)、联合、联系、收(1)、收集、收拾(1)、搜集、统一、团结、扎、召集、综合、总计、组织。
“延展向动词”是使受动者由拢及展或由合到散的动词,搭配“开”组趋向补语,记为“放(7)”类动词和“掰”类动词。“放(7)”释义为“扩展”,例句有“放开一点儿就合适了”,该类动词包括(23个):传(3)、传(5)、发展、放(7)、开展、扩充、扩大、流传、排1(1)、排列、泼、铺、普及、沏、撒(1)、撒sǎ、散sàn、散布、伸、摊(1)、摊(2)、推广、宣传。“掰”释义为“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例句有“他已经把馒头掰开了”,该类动词包括(32个):掰、裁(1)、裁(2)、断(1)、分(1)、分裂、割、划、剪、锯、砍(1)、拉lá、离(1)、离(3)、裂、劈pī(1)、劈(1)pǐ、劈(2)pǐ、劈(3)pǐ、披(2)、破(2)、破(3)、破裂、掐(1)、切、松、撕、挑(2)tiǎo、咬(1)、铡、炸(2)、炸(3)。
“依附向动词”是使受动者依附于参照体的动词,可搭配“上/上来/上去”或“下/下来”。前者具有“努力到达终点”特征,记为“挂(1)”类动词,“挂(1)”释义为“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高处的一点或几点”,例句有“春节前爸爸又把那张古画挂上了”,该类动词包括(142个):挨(1)、安(2)、安(3)、安插、巴结、绑、包(1)、闭、补(1)、擦(2)、踩、搀2、缠、乘1、乘2、盛(1)、吃(5)、冲2(1)、穿(4)、传(6)、传染、串(2)、存(1)、搭(3)、搭(4)、搭(6)、打(8)、打(10)、带(4)、戴、登2(2)、点(1)、点(6)、盯、钉dīnɡ(1)、顶(4)、钉dìnɡ(1)、钉dìnɡ(2)、顶(1)、堵、对(3)、对(5)、对(8)、缝、盖(1)、盖(2)、盖(4)、赶(5)、勾结、刮1(2)、挂(1)、挂(4)、挂(5)、滚(3)、糊、寄存、加(1)、加(2)、加(3)、浇(2)、接(1)、接(2)、接(5)、接洽、看kàn(1)、扣(1)、扣(2)、捆、联络、联系、晾、抹(1)mǒ、抹mò、趴(2)、拍(4)、泡(1)、佩带、配(2)、配(3)、配(4)、配(5)、配合、捧(1)、碰(1)、碰(2)、碰(3)、披(1)、拼1、骑、牵扯、牵连、敲(1)、亲、染(1)、染(2)、绕(1)、晒、上(7)、上(8)、上(9)、上(10)、锁(1)、锁(2)、踏、摊(2)、套(1)、套(2)、调tiáo、贴(2)、捅(2)、涂(1)、拖(1)、围、吻、捂、压(6)、淹(1)、咬(2)、依靠、依赖、印、应用、用(1)、运用、砸(1)、栽1(2)、沾、蘸、着zháo(1)、蒸、指(4)、指望、种、煮、抓(1)、装2(2)、撞(1)、撞(2)、撞(3)、坐(1)、坐(2)、坐(3)。不可搭配“上/上来/上去”的依附向动词(2个):上(6)、压迫(2)。后者具有“(轻松)控制到达终点”特征,记为“放(8)”类动词,如“放(8)”释义为“搁置”,激发出来的语义框架为“将某实体放在某处”,例句有“先把这事放下”“我们现在很忙,工作放不下来”,该类动词包括(17个):放(8)、记录、扣(3)、落là(1)、落là(2)、落là(3)、留(1)、留(2)、停(1)、停(2)、停(3)、停顿(1)、停顿(2)、停留、遗留、站2、住(1)。
除此之外,“摆(1)”类动词可表达使受动者努力依附于某处,或者控制使受动者停留在某处,如“摆(1)”释义为“安放、陈列”,激发出来的语义框架为“将某实体放在某处或使其停留在某处”,例句有“这儿摆上盆花儿就好看了”“地方太小,桌子摆不下”,该类动词包括(30个):安(1)、安排(1)、安置、熬(1)、摆(1)、布置(1)、布置(2)、盛(2)、搭(1)、搭(2)、登1(2)、登记、搁(1)、裹、挤(1)、夹(1)、交(3)、落luò(4)、埋、描(1)、签2、签订、拴、躺、添、填(1)、填(2)、贴(1)、腌、栽1(1)。
“分离向动词”是使受动者作为部分离开整体的动词,可搭配“下”组趋向补语、“开”组趋向补语、“去”,记为“剁”类动词、“拆(1)”类动词和“减(1)”类动词。“剁”释义为“用刀向下砍”,隐含使受动者作为部分离开整体的意义,例句有“剁下两个鸭腿”“把树杈剁下来”“把菜根剁下去了”,该类动词包括(7个):掉1(1)、丢(3)、剁、刮1(1)、揭(1)、揭(2)、啃。“拆(1)”释义为“把合在一起的东西分开”,例句有“先把包裹拆开再说”,该类动词包括(4个):除(2)、拆(1)、解(1)、开(1)。“减(1)”释义为“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跟‘加’相对)”,例句有“五减去三等于二”,该类动词包括(43个):擦(1)、采(1)、铲、扯(2)、撤(1)、撤(2)、撤(4)、锄、打(15)、掸、刮1(1)、减(1)、扣(4)、磨(1)、磨(2)、抹mā(1)、抹mā(2)、抹mǒ(2)、抹mǒ(3)、碾、抛(1)、跑(2)、抢2、清洗(1)、扔(1)、扔(2)、扫(1)、刷、剔(1)、剔(3)、挑(4)tiǎo、涂(3)、褪tuì、褪tùn、脱(1)、脱(2)、洗(1)、下(5)、掀、卸(1)、卸(2)、卸(3)、摘(1)。
以上动词小类表现的均是结果性方向。除此之外,不少动词具有显著的位移特征,但不突显具体哪种方向,称为“泛方向位移动词”。具体搭配哪类趋向补语要看具体语境,属于过程性动词。其中,也包括搭配自我参照向“来/去”、到达向“到”、返回向“回”。
根据施动者与受动者是否同一,可分为泛方向自移动词和泛方向他移动词两类。泛方向自移动词记为“跳(2)”类动词,如“跳(2)”释义为“一起一伏的动”,位移方向不明确,可根据具体语境搭配不同的趋向补语,例句有“草丛中的一只青蛙向我这边跳来”“向河中跳去”“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他又跳回原处”“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等。“流动(1)”释义为“[液体或气体]移动”,位移方向不明确,不搭配趋向补语。该类动词包括(71个):包(2)、包围、摆(3)、蹦、闯(1)、穿(1)、搓、打(1)、登2(1)、点(4)、顶(3)、翻(1)、飞(1)、飞(2)、飞(3)、拐1、逛、滚(1)、活动(1)、挤(2)、接(4)、进攻、来(1)、流、流动(1)、流动(2)、旅行、摸(1)、挠、耪、爬(1)、跑(3)、漂、飘、飘扬、扑(1)、扑(2)、迁移、闪(2)、闪(4)、渗、送(3)、掏(2)、踢、跳(1)、跳(2)、透(1)、拖(1)、袭击、揉(1)、揉(2)、散步、扇shān、上(2)、上(5)、梳、摔(4)、涮(1)、突击(1)、旋转、轧、摇、摇晃、迎接、游、招3、转zhuàn(2)、转移、钻(2)、走(1)、走(2)。
泛方向他移动词记为“搬(1)”类动词,如“搬(1)”释义为“移动物体的位置(多指笨重的或较大的)”,位移方向不明确,可根据具体语境搭配不同的趋向补语,例句有“搬来一块石板”“谁把我的凳子搬去了”“搬到舞台上”“搬回一块土坯”“把花盆搬上来”“行李搬下来了”“搬出不少书”等。该类动词包括(75个):搬(1)、搬(2)、搬(3)、拌、抱(1)、摆弄、背bēi、拨(1)、搀1、扯(1)、冲2(2)、喘、打(7)、带(1)、带(2)、带(5)、倒dǎo2(1)、倒dǎo2(2)、倒dào(1)、递、颠倒、钓、发(1)、翻(2)、放(1)、放(3)、放(10)、扶(1)、俘虏、赶(3)、赶(4)、耕、攻击(1)、刮2、裹、划1、还(1)、换(1)、换(2)、换(3)、活动(2)、捡、交换、叫1(2)、卷(2)、开(6)、开(7)、扛、磕、抠(1)、拉1(2)、搂(1)lōu、拿(1)、捻、拧(1)nínɡ、拧(2)nínɡ、拧nǐnɡ、挪、牵、撬、绕(2)、筛、捎、拾、输1、抬(2)、挑tiāo2、挑tiǎo(1)、挑tiǎo(3)、捅(1)、推动、驮、喂(1)、运、钻(1)。
本文认为可通过动趋组合探讨动词的方向性特征。动趋组合源于驱动-路径图式,据此可分析受动者与参照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并结合方位参照的上-下图式、前-后图式、容器图式、中心-边缘图式等,将趋向补语的空间方位先分为上向(“上、起”)和下向(“下”),接近向(“上、过”)和离开向(“下、开”),经过向(“过”),内向(“进”)和外向(“出”),聚拢向(“起”)和延展向(“开”),依附向(“上、下”)和分离向(“下、开、去”),还有泛方向。泛方向又细分为自我参照向(“来/去”)、到达向(“到”)和返回向(“回”)。诸多空间方向体现了路径在空间坐标上的“形量”“距量”“向量”“标量”“参量”等五维量度。这14类空间方向是划分动词方向的重要类别。
在此基础上,借鉴框架语义学理论,根据动词的语义框架,关注受动者与参照体之间的关系,提取动词的方向性特征,然后利用动趋组合的原型搭配来验证动词的方向性特征。根据是否突显受动者与参照体之间的关系,动词的方向性分为过程性方向和结果性方向,前者表现为泛方向位移动词,后者包括上向动词和下向动词、接近向动词和离开向动词、经过向动词、内向动词和外向动词、聚拢向动词和延展向动词、依附向动词和分离向动词。建立动词词表,可以更清楚地考察动词的方向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