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路径

2019-03-10 13:51徐再加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路径新时代高校

徐再加

摘 要:高校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主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断推进的主阵地,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也就成为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进一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水平对于培养更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不同高校的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对于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影响巨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期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新路径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对于整个世界尤其是中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发展的任务更重、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对高校的学生要求更高,这就要求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需要通过变革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一、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一直以来都是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壮大发展的必备武器,在中国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新时代我国需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目标,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必经之路”。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依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新时代的发展重任最终会落到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才能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发展道路上的这些问题;只有坚定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才能实现保证党和国家的健康发展,因此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势在必行。由于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就需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 将理论知识通俗化、形象化、具体化, 才能便于理解和易于转化运用。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力度不足。

新时代背景下,受到互联网、经济全球化、文化融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目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往往流于形式,教师在声情并茂的讲解,但是经常会存在学生不认真听讲、不乐于接受的情况。如果是这样,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课程只能停留在课程的层次,往往因为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而被学生应付了事,进而不会得到任何收获。

2.教育不够贴近生活。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很高深的理论,丰富的内涵不易于人们理解接受,也无法直接应用,只有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理论转化为大众化的知识。目前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侧重于知识理论, 导致学生的理解不深入。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体系丰富, 另一方面课堂时间有限而无法细致全面的讲解。而课后没有专门的渠道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互联网等方式获取的信息,比如朋友圈, 手机、电脑等渠道,权威性和全面性不足。由于缺少与学生自身的联系, 因而不能很易于被学生接受。

3.教育实践不够丰富。

丰富的理论需要在生活中不断被实践才能不断发展,并且容易体现出它的价值。高校的马克思主义课程也需要进行实践来丰富学生的认知,进而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得以灵活运用。要走出课堂,无论什么地方、什么行业、什么时间,只要学生进行实践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4.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路径。高校马克思教育需要找到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不断改进和强化:

(1)强化马克思主义教育覆盖面。要做到教育全面覆盖而不能留死角。针对有的学生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就要通过改变教育的方式方法,课堂上提升教学质量、课堂外增加教学渠道。新时代背景下,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多媒体等多重手段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另一方面,辅导员作为直接参与学生思想教育的管理者,强化辅导员理论水平和职能范围,增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

(2)强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实用性。马克思主义是活的, 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优势和价值。要贴近學生生活, 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可以得到运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还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

(3)强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多样性。生活中应该引导学生加强对课堂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只有通过认真观察思索才能真正理解, 才能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高校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由老师统一带领才能保证实践的效果,而不能放任学生随意实践,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实践效果的考核和检查,强化对实践的监督。其次可通过组织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等大型纪录片开展专题教育,增强教育效果和保证形式多样性。

采用以上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意义、强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实用性等方法,再弥补例如教育不够贴近生活、教育实践不够丰富等问题的不足,就能够起到好的教育作用,让各大高校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更好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使马克思主义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更好的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邓山.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34-36.

[2]鲜风骄.新时代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路径[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7(01):54-56.

[3]云莉.新时代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01):5-8.

[4]裴桂清,李桂霜,薛双.信息化时代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04):119-121.

猜你喜欢
新路径新时代高校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