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红妮
【摘 要】本文分析我国教育扶贫投入相对不足、对致贫与脱贫模式研究不足、对职业教育与家庭教育重视不够等问题,提出精准扶贫的教育路径: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梳理致贫与脱贫原因,建构教育扶贫新模式;重视职业教育与家庭教育,构建教育协调发展新机制。
【关键词】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 教育投入 家庭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C-0012-03
教育扶贫就是政府投入教学资源和力量,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劳动技能,以获得更好生存能力的一种扶贫方式。进入精准扶贫攻坚阶段以后,教育扶贫不仅在精准扶贫上成绩斐然,也在推动扶贫对象脱贫不返贫上发挥稳定作用,为人们所重视。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教育扶贫,近五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层面,学理层面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概括,影响了精准扶贫整体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本文试图厘清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关系,指出教育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完善精准扶贫的教育路径。
一、教育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代际传递主要指能力不足、动力不足、资源匮乏导致的贫困代代相传的情况。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学习满足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科学文化,主动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机会,参与人力、技术、资金的配置,主动创新创业,尽力摆脱贫穷的困境。教育扶贫可以提高人的劳动生产率,提升脱贫致富的效率。教育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主动性和适应社会的灵活性、摆脱贫困的坚决性,与产业扶贫、异地搬迁、社会扶贫等其他扶贫方式相比较,教育可以大力提高扶贫对象的劳动技能,激发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影响长远,是治本之策。
教育在防止返贫上作用突出。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使劳动者在找到工作岗位以后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激发劳动者通过劳动致富的积极性。一技傍身使得劳动者在择业、创业上更自主灵活,可以充分享受个人发展的成果。通过教育摆脱贫困后,贫困户的状况与过去贫困时期相比,生活状况已然是大大改善了,用水用电各方面的生活既便利又舒适,极少有人愿意可以忍受退回到贫穷的旧况中去,他们会拼力向前。
此外,也有研究者認为,教育精准扶贫实现了社会正义。教育精准扶贫保障每个受教育者的权利平等,使程序正义,有效配置了教育资源,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接受教育,不搞“一刀切”,力图机会均等,做到差别对待,实现了精准扶贫起点、过程、结果的公平正义。
二、教育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育扶贫实际投入资金总量、占比相对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教育投入的总量依然偏低。“2013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为360美元,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例是5.3%,而美国2009年人均教育经费是3300美元,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例是7.3%,OECD组织国家2009年人均教育经费是2200美元,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例是6.3%。”与我国长期情况比较,我国农村教育投入总量逐年增加,但占比没有显著变化。“从我国教育经费方面的公共投资来看,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从1998年的2668.89亿增长到2011年的23085.78亿元,增长了8.65倍。农村教育经费也基本呈现出上升趋势,从1998年的79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6752.66亿元,增长了8.51倍。但是农村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的比重基本维持在25%-30%的水平上,23年间没有显著变化。”
(二)对致贫与脱贫模式研究不足
对于贫困的发生,学界主要有贫困文化理论、资源要素理论、人力资源贫困理论、贫困生命周期理论等四种理论。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的贫困文化理论认为贫困群体中存在故步自封、萎靡不振、不求上进的文化,以致贫困群体不能打破贫困困境。资源要素理论认为,贫困对象对土地、劳动、资本等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而致贫。研究者姜德华把贫困归结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或不合理开发。美国学者舒尔茨的人力资源贫困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质量,个人收入水平与其受教育的年限呈正比,贫困的发生乃是人口素质低的结果。贫困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了家庭主要劳动力要成为技术工人,否则家庭可能陷入贫困。该理论的运用表现在目前我国政府为贫困生提供助学贷款,帮助其完成学业,以有效地提升人力资本,减少贫困的发生。
上述理论从多个角度解释了贫困发生的原因,但存在明显缺陷:一是没有确定最根本的致贫原因,没有深入探讨各因素在致贫上的占比情况。二是没有建构模型,没有探讨致贫和脱贫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致贫可能会以人力资本提高后脱贫的,而在人力素质不变的情况下,加大产业扶贫也能解决家门口就业难题,从而脱离贫困。致贫和脱贫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致贫和脱贫各要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仍是一个重要问题。三是这些理论普遍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社会力量有所忽视。目前我国政府投入很大,私人资本、社会资本却激发不足就是这种视角局限的结果。“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保持年均17.4%的高速增长,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年均增速却跌为2.6%。”
(三)对职业教育、家庭教育重视不够
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职业教育上,其他层次职业教育成果较少,没有指明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各自任务。一方面,宏观上存在制度障碍,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可以升入高等职业教育,那么学生完成学业后怎么在职业教育体系和非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自由流动呢?目前并没有流动机制,是一个比较大的制度障碍。另一方面,微观上也有一些实践障碍。职业教育申报新专业程序复杂,难以获得审批,而一些有市场的专业无法通过审批,失去了招生的机会。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是解决“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有效手段,但是基层师资力量匮乏,开课不易,贫困户也缺乏足够重视,贫困生进入职业教育后重视也不够,时有中途辍学情况。
三、完善精准扶贫教育路径的办法
(一)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教育精准扶贫指导思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在教育投入上非常重视,与大部分国家不同,在财政收入没有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30%~40%区间时,财政教育投入就达到了4%。我国教育经费发展水平仍处在所有国家的中等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应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争每年财政性教育投入达到5%,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占教育经费的比重,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私人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教育扶贫领域。
(二)梳理致贫与脱贫原因,建构教育扶贫新模式
中国的教育精准扶贫主要有四种:输血式教育扶贫模式、造血式教育扶贫模式、协作式教育扶贫模式、智慧教育扶贫模式。输血式教育扶贫模式主张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人财物的投入。刘冠南认为,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是导致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造血式教育扶贫模式旨在通过教育,提高扶贫对象的自身素质,提高劳动技能,改变贫穷落后、守旧不前的观念,从而实现个人发展。协作式教育扶贫模式强调政府、高校、社会力量多方加强精准扶贫沟通协调,实现教育扶贫效果的最大化。冯涌锋、陈夫义指出海南省在教育扶贫中实施以政府、非营利性组织、学校三方为主“三位一体”教育扶贫模式,提升了贫困人口素质,提高了社会效益,改善了民生。
智慧教育扶贫模式将是今后教育扶贫模式发展的新方向。智慧教育扶贫模式认为贫穷的本质在于信息的缺乏,智慧扶贫的建设将会推动信息的流动,从而带来资金、物流流动,使教育扶贫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李昊认为,智慧城市在渠道、数据、服务和包容几方面,对扶贫产生深远影响。石健认为,智慧扶贫管理系统会实现信息化、实时化、数据化的管理,从而实现扶贫上精细管理。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互联网+”教育扶贫是第四种教育扶贫模式,但是自从智慧地球概念提出以后,“互联网+物联网”概念广受认可,之后陆续大量运用云计算和智能设备。我国从2012年开始建设智慧城市,目前提出或正在建的智慧城市有500个左右。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脱贫攻坚的推进,相信精准扶贫在以往“互联网+”模式基础上,更注重感知智慧化的应用,加上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设备,最终会实现精准扶贫的智慧化服务和管理。
(三)重视职业教育与家庭教育,构建教育协调发展新机制
重视职业教育,一是优化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使之与全日制本科教育相互流动,使其优秀分子向上提升有希望,優化专业设置,及时审批适合市场的新专业,及时淘汰落后的旧专业;二是寻找外推和内生共进的扶贫模式,既注重贫困地区产业环境、资金缺口的问题,也加强扶志、扶智的问题,共同推进贫困户尽快脱贫不返贫。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应运而生,数量巨大。吕利丹、阎芳等以2000年、2010年、2015年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较长时期内儿童人口的变动趋势,提出2015年全国留守儿童规模达到6877万人,得出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仍然巨大且城镇留守儿童规模日趋壮大的结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愿是与父母团聚,现实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容乐观,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安全忽视、医疗忽视等情况突出,缺少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认知上更容易出现偏差,情绪更加焦虑,性格上更加孤独。互联网时代进一步加剧了留守儿童与父母、祖父母的数字代沟,留守儿童或青少年群体沉迷游戏,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青少年更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的稳定。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当前研究在完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学前教育,促进留守儿童流入城市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我们单独提出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研究者普遍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强烈关注,而政府对家庭学校疏于指导,留守儿童的父母对此更是疏于管理,对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估计不足。“父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达5.12%,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有8%的主妇和25%的祖母未上过学。”当夫妻双方不得不派出一个人外出务工时,也有一些母亲外出务工的情况,他们似乎对谁负责照顾孩子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考虑不足。如果夫妻双方都必须外出工作时,把留守儿童留给文化程度不高的祖父母,养而不教可能性极大。哈佛大学格兰特研究长达76年,他们认为,亲子关系是一种重大的人际关系,童年被爱与亲密代际关系是幸福人生的关键,有助于提升成年后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反之,亲子关系疏离冷漠会增加贫病、犯罪、心理疾病的风险。当前,我国留守儿童家庭中也充斥着不少情感忽视、暴力沟通的问题,重视留守儿童的(下转第17页)(上接第13页)家庭教育对教育扶贫作用巨大,对精准扶贫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朱之文.扎实推进教育脱贫 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J].行政管理改革,2016(7)
[2]杨凤平.黄承伟:教育扶贫应立足当前,面向未来[J].财经界,2018(4上)
[3]胡耀宗,刘志敏.从多渠道筹集到现代教育财政制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1)
[4]谢小丽,杜希,张桃李.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资金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研究[J].农村金融,2018(2)
[5]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
[6]李兴洲,刑贞良.攻坚阶段我国教育扶贫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教育与经济,2018(1)
[7]冯文全,徐松妮.精准扶贫的教育路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下)
[8]段从宇,伊继东.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J].要素及实现路径,2018(5)
[9]赵红霞,王文凤.致贫视阈下我国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探讨[J].陕西师大学报,2019(2)
[10]王大江,孙雯雯,闫志利.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理论基础、实践效能与推进措施[J].农村教育,2016(34)
[11]姜德华.中国的贫困地区类型及开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
[12]刘冠男.吉林省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13]范涌峰,陈夫义.“三位一体”教育扶贫模式机制建设分析[J].理论建设,2017(10)
[14]李昊.论贫穷的本质与智慧城市的扶贫[J].中国名城,2016(8)
[15]石健.智慧扶贫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9)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