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新探索

2019-03-09 11:59苏惠虹何慧贞张小薇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实训室检验

苏惠虹 何慧贞 张小薇

多年来,中职教育虽然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是学生素质普遍下降,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等方面矛盾更加显著。如何摆脱困境寻找突破口解决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只有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打造精品课程,以教学手段改革为先导,全面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向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现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行业的特点和需求、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以中职《微生物检验》课程为案例,呈现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基本形态。

一、《微生物检验》精品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路径与实施

深入医药相关企业调研和聘请行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共同探讨并进行课程整体设计,以行业专家对药品食品检验专业所覆盖的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如企业提供细化的企业药品检验标准、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并提出药用微生物方面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开发专家提供课程建设思路和意见支持,专业教师则根据实际工作岗位,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学习情境,结合专家意见实施课程开发。

本课程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

(1)参考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初定教学内容和调查问卷。通过广泛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了解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最近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借鉴相关中职学校的教学标准和查阅各微生物检验教材等,初步整理出《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内容,制订相关的企业、学生调查问卷。

(2)企业调研。走访企业开展毕业生工作环境调研。通过访谈了解畢业生的职业生涯和工作任务,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等,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通过调研,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和调查问卷的修订。

调查对象主要包括药品、食品和化妆品等相关企业的行业专家、实践专家、毕业生和在校学生等。问卷内容包括工作经历、工作岗位、企业用人标准、课程内容的设置及相关建议等。做好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并利用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

(3)开展专家访谈会。通过开展企业专家及企业实践专家(有5~10年相关检验工作经历的我校毕业生)访谈会,征求他们对本课程建设和改造的意见,进一步优化本课程的设置和确定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路线。

二、《微生物检验》精品课程建设内涵

(一)课程目标

《微生物检验》的课程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做中学”的教育教学思想,以企业实际岗位需求为导向,围绕微生物检测岗位任职要求和检验工作任务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及微生物检测相关职业标准和行业要求,注重微生物检测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双证书”的教学模式,通过两至三年努力,力争建成职业特色鲜明、行业认可度高,社会认可并具有示范作用的校级和市级精品课程。

(二)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应把握两个基本原则:第一,课程教育目标应服从专业培养目标。从专业技术实际应用出发,充分认识本专业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采用系统观点和并行的思想进行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实施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如《微生物检验》精品课程主要是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通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和参照药品检验标准,分析药品检验的工作性质和岗位工作要求,构建工学结合课程,进而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第二,课程教学内容应符合课程教育目标。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制定创新性教学大纲。应根据课程目标,依据工学结合课程的设计开发方法,形成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并将真实的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化处理。

(三)课程教材建设

《微生物检验》一书于2018年8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以任务教学为线索,以工作过程为驱动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了微生物与人工培养技术、微生物形态观察技术、微生物分布检测技术、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测定、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等6个学习任务,每个任务设有课前准备、实训课堂和课后巩固三大环节。每个环节包括任务描述、任务目标、内容结构、漫画释义、参考资料、归纳总结、实际应用参考、任务评价和知识拓展等板块。本教材结合工学结合的职教理念,兼顾专业特点;通过扫二维码进入公众号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学习,是微生物检验教材编写的新尝试。

(四)课程实践环节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引进企业的生产规范和标准,开展与之相配套的场地、设备、软件等教学环境建设,熟悉理实一体化教学流程。

(1)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场所,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近几年我校对微生物检测实训中心不断加大投资,建立了微生物无菌操作室、内毒素检测实训室、微生物检验实训室、数码互动显微镜实训室、培养基制备实训室、微生物培养室等、紫外分分光度计实训室、电子天平实训室等,为微生物检测技术实践教学任务完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有效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保证,保障工学结合课程有效实施。

(2)拓展校企合作,实现专业教学和实习相衔接。我校与广州市药检所、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以及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践,使理论学习融合进生产现场真实环境,实现专业学习与企业文化熏陶的融合,实现职业技能训练与企业适应无缝对接,提升职业能力。

(3)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新型教学模式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实现学生大量时间在实训场所现场体验、自主学习,安全管理,当仪器、药品管理遇到困难,仍由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只做最后评价。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保证教学安全有效实施。

(五)机制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在《微生物检验》课程实施方面,开展新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1)以行动导向为原则,每项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都由“准备—计划—实施—检验—评价—迁移”几个部分组成,教师通过行动导向的方法实施教学,引导学生明确任务、查找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解决具体问题,学生与教师共同评价任务,让学生理解整个工作过程的全部思路与方法,掌握工作任务中的相关知识,目的性、方向性非常强,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2)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工学结合理念,创设具有模拟现实效果和仿真度高的教学情境,创建更有利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强化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

(六)评价机制建设

评价机制要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全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建议以发展性评价为指导,从个体表现和互助协作双方面,关注学生的行为;收集学生的过程性资料;借鉴企业标准,形成考核方案;考核方式可以是闭卷、开卷、口试、考查或写小论文,还可以根据学生在网上的提问情况给分;采用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七)师资队伍建设

要形成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均合理的教师队伍,并作为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同时也作为衡量、评估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尺度。措施有:引进企业专家指导课程建设,教师每年参加企业实践,参加行动导向教学法、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专项培训。

(八)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应用网络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库,包括:课件、微课、媒体素材、相关标准、案例、试题试卷、网络课程、APP等,并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使得广大师生都能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提高个人的能力水平。

为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今行业的需要,必须改变现有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设成果应有革新的教学大纲、创新的教学方法、先进适用的教材、现代教学手段、科学的考核方法和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实训室检验
苯中水分的检验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放实训室管理探索与实践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