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出,数学学习应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通过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知识和资源。目前,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各科目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了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2-0080-02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现在的教育教学,取而代之的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背景的新型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点。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在促使学生共同进步的同时,也能达到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科学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先决条件。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习小组进行划分时需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性别、数学基础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合理分组,将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组合起来,让成绩好的带动成绩差的,使学生之间形成互补,互相帮助和学习,也保证小组之间能够公平竞争[1];还可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环节进行流动性分组,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其不仅能增强教学效果,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班集体凝聚力。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划分时要始终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科学地划分合作小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设定合作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活动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都需要明确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为学生指明合作学习的主要任务,使其有足够的动力朝着目标去探索,协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2]。在设定合作学习的目标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注重的是这个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思考和分析问题,而不是以问题的答案为重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设定一些能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有一定价值、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的目标和任务。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时,教师可设定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认识负数,能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0不是正负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将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组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以小组合作方式对数学相反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散思维、团结协作、讨论交流,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能力。
三、鼓励各小组成员明确自身责任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当重视集体合作的优势,时刻关注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的实际情况,防止出现整个讨论场面激烈,而有的学生没有参与交流的现象[3]。为了避免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现象,教师要让各小组成员明确自身责任,为每位学生指定不同的任务,促使各组员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位成员分别担任小组的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不同工作,并轮流更换,以保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这样明确的分工使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学习任务,肩负着不同的学习责任,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合作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自行分配任务,小组合作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有的学生尝试将圆划分为等份的三角形,有的学生再将三角形组合成长方形,从而经过思考、讨论、探索,结合已经学过的面积公式推算出圆的面积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学习课本知识,效果更好。
四、参与学生合作学习過程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到每个学习小组中去了解学生探讨的主要内容和过程;在学生讨论结束后,要仔细聆听学生的发言,以多样化的交流合作方式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探讨;还可将各小组设置成正方、反方,以辩论的方式各自汇报讨论结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团队之间的辩论,认识到问题的多面性,更好地理解知识,反思自己分析问题的方法,深入地认识问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探索如何运用数学运算定律和性质解题。在推算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逻,看学生在抄写数据、书写、审题、演算等过程中是否规范,尽量减少错误,提高推算的正确率。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合作方法去分析问题;并可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在争论中不断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思维能力,保障合作的学习质量。
五、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合作学习小组通过讨论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教师需要对各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这种评价绝不能只以学习结果为主,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要充分了解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根据这个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可取之处,对今后的数学教学活动进行一些改进和指导;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让各小组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使学生通过反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今后加以改正;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能引发学生的创优积极性,以竞争为动力,强化自身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各小组表现的评价则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明确今后要强化的学习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些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对于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都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卢维建.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67+117.
史尧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36-37.
孙立章.数学课堂呼唤有效的小组合作[J].名师在线,2016(03):40-41+74.
作者简介:毛开章(1970.10—),男,广西钟山人,大专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