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全
摘 要:国有企业年轻干部培养是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怎样才能做好此项工作,需要立足基层、注重培养、创新发展,从五个方面的结合促进青年干部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青年干部;个人与组织
国有企业对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对党忠诚、勇于承担、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怎样才能达到好干部的标准,就需要下大力气抓好培养工作,要立足基层、打破思维,要敢于压担子、处理好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的关系,有计划的开展培养工作。
一、个人努力与组织培养相结合
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青年干部处在事业发展起步阶段,个人的勤勉努力是成长发展的内在原因,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思想站位,增强理想信念,坚定立场,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我、增强能力、强化素质。干部是从员工成长起来的,要保证干部队伍的活力和质量,就要从员工的培养入手,员工从入职开始就需要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和方向,根据公司的干部队伍需求,有意向的压担子,加强核心人才中的骨干培养,纳入后备人才库,建立完善优化后备干部培养制度,确保有措施、有成效。将个人努力的成果与企业培养的成果紧密的结合。
二、从严管理与关心厚爱相结合
严管就是厚爱,从严从实加强管理是促进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公司有健全的制度和体制,改变干部照章办事、遵守纪律、政治清廉的作风,还要加强青年干部日常管理考核,培养细心、严谨、踏实的工作习惯,杜绝“假大空”和“水上漂”,严厉惩罚违反制度纪律者,正确处理干部队伍“年轻化”的问题,多压胆子、多给任务、经常表扬,包容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而出现的錯误。青年干部的社会压力和思想问题比较突出,应格外重视关心关爱工作。在个人成长上,找到干部的弱项,开展针对性培养;注重加强青年干部正向激励,做到政治上关注、生活上关爱、精神上激励、经济上奖励。
三、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相结合
企业与政府不同,企业是以经营创效为目的,要做合格的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将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有效的结合,做到既懂技术,又会管理。年轻干部或者后备人选,没有长期的积累,很难同时兼顾。通过调研发现,年轻干部往往存在“懂专业”的不会搞管理,“会管理”的不懂专业,“一只腿走路”,这对企业和个人都是不利的。要不断的加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个人的“手艺”,不断的巩固和强化。还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管理是一门艺术,没有通用的法则,考察的是综合能力,工作中要锻炼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等统筹协调、组织管理的能力;对于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要区分的对待,不同的管理层所占比例是不一样的,对于基层管理者专业技术要大于管理能力,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层就需要同时兼顾,处理好技术上的上下衔接、管理上的左右为难。高层更多的需要战略、决策、把方向、管大局的管理能力,这就需要干部定位准确,有效的将专业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结合起来,提升自我,向复合型人才发展。
四、基层锻炼与多岗轮流相结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重视发挥基层“练兵场”“大舞台”的作用,坚持把基层一线和艰苦环境培养锻炼、多岗位交流锻炼作为年轻干部实践锻炼的主要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考验,丰富阅历,增长才干。不了解现场就没有发言权,基层锻炼经历是干部成长的必要条件,生产一线,磨炼性格,锻炼党性,提高对企业的认识,打好群众基础,培养群众思维,为个人长期的发展打牢基础。
多岗位锻炼是干部培养的基本规律,呼伦贝尔驰宏后备干部、中层干部更需要加强基层锻炼、积累,多岗位交流全面掌握公司制度、工艺、装备、安全、环保等知识,提高统筹思考问题,协作推进工作的能力,公司要强化制度安排和整体规划,有意识的安排青年干部进行多岗位锻炼,破除青年干部岗位舒适和依赖心理。重视结合青年干部在培养中的基层锻炼和岗位交流,促使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全面发展。
五、公司需要与和个人发展相结合
公司“要什么”,个人“想什么”,是人才培养、干部发展需要处理的两个问题。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公司的发展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形成了一个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自我提升的良性循环,适应公司快速的发展;通过组织绩效合约、个人绩效实现公司需要和个人发展的结合,将组织需要达成的目标和个人努力的方向进行明确,加强过程管理,使干部的个人成长与组织目标紧密结合,促进公司指标的达成,个人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要解决好不同时期的矛盾,公司要制定规划干部的发展要求,个人也不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和“业绩单”上,要紧跟公司的发展和不同时期的任务目标,努力奋斗、贡献力量,积极作为。
做好五个方面的结合,有利于促进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让人尽其才、人展其华活力竞相迸发,让组织规范、公司发展的愿望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国有企业对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对党忠诚?勇于承担?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