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客观依据和标志,同时也对我国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治理实践中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就必须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和意义,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作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着力点和抓手。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 治理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并对不同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做了科学揭示,指出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既然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那么我们做工作,搞建设,就必须围绕解决主要矛盾着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所以围绕主要矛盾的转变和解决,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也是新时代提出的迫切要求。
一、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和意义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为党和国家的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紧紧围绕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是新时代的新要求,而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和意义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这就决定了不管在任何社会形态,其社会主要矛盾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发展历程。党的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中国发展的实际,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前后也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一次是1956年9月在党的八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当时,我党已经敏锐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剥削阶级作为整体已经不复存在,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取而代之的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现实中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根本点就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必须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因此国家的主要任务是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第二次是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指出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虽然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二是囿于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的需要尤其是物质生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较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甚,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我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三次是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就必须认清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个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依据和标志,是我党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是对近40年来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历史与现实回应,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和我国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同时也对政府治理能力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找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着力点和抓手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关键
既然深刻理解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那么找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着力点和抓手则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关键。因为只有这样,政府的治理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不断在治理实践中提高能力和绩效。
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着力点和抓手在哪呢?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明确的回答:“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所以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的GDP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也建立了最完善的工业体系,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主要包括: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域外国家对我国科技发展和对外贸易遏制打压严重;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实现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整体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繁重,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复杂局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所以,国家治理必须围绕这些突出问题,并以此为着力点和抓手,创新治理方式,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绩效,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治理机制,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道路。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奋斗,2017.12
[2] 刘鹏:十九大报告: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宣言书,光明网,2017.10.18
作者简介:段亚茹(1993—),女,河南濮阳人,英国拉夫堡大学设计创新学院企业设计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方向:社会治理与政府绩效管理,企业设计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