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背景浅析

2019-03-08 02:52张美玲
西部论丛 2019年6期
关键词:十八大治国理政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当代中国由大向强发展的时代目标,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以新的理论和实践,深化了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关键词:十八大 治国理政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新形势下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新的伟大斗争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重大现实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宝库,笔者认为: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背景有以下四条。

一、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使命呼唤

十九大以后,社会主义的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仍然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经济发展是大问题,要必须牢固铸就“经济发展”的堤坝,建立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的发展与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有莫大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情况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便显得尤为重要。

从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层面来看,我国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胜时期,特殊时期矛盾也将随之凸显,这些问题要特别加以注重,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和对待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作为执政党要以超前的政治智慧和运筹帷幄的能力统筹谋划,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随着国际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治理能力和执政体系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我们传统的粗放式管理需要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控制型管理需要向自我型管理转变、经验为主管理需要向数据为主管理转变、层级式管理需要向扁平化管理转变。”[1]这些悄然变化需要我们主动参与到国际信息化、大数据化的潮流中,参与国际竞争,继续推进依法治国、更加注重和改善民生,提高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有效性。

二、改革开放提出的新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为我国政治环境的优化、政治格局的升級创造了新的动力。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攻坚阶段逐渐呈现出多种问题与新挑战,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造了环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使我国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是遵守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在改革开放政策下,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按照市场固有的规律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我国探索实践了经济特区制度,使先富带动后富的目标得以实现,并且经济特区制度对于缓解资金短缺、技术匮乏等都起到了积极的缓冲作用[2]。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示范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先后又成立了珠海、汕头、厦门等沿海经济特区,并在宝鸡等地成立了内陆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为我国物质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和生态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三、“五位一体”新走向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道路,不仅如此,还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总体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涉及和涵盖了许多方面,有立法、行政、执法、守法等诸多方面,为实现一个安邦定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总体的战略布局和安排。

坚持改革开放并且强化区域协作,是我国新形势关于发展内容的概括。经济政策和经济战略始终是党的执政内容和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根本道路。我国新形势在经济领域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改革开放,同时强化区域协作。改革开放是经过40多年的实践得以证明的、正确的经济政策;区域协作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区域经济的典型特点,基于资源共享和生产力共享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生产协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显示了新形势下我国政治领域顶层设计对发展的新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对改革开放政策的坚持,又是对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

民生是党的执政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民生理念关系到民生建设的具体政策。建国以来党的民生政治不断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生治理方式更是突出了群众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问题从形式上涉及医疗、教育、卫生、就业、住房、脱贫等。从本质上看是公平问题。特别是随着信息化和法制化的高度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问题更加关注。公平问题反馈到民生领域,就是城乡之间的保障差距,特别是基础性保障体系方面的差距,这些差距直接关系到医疗和养老问题,是人民群众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出现的新诉求,公平、健全的基础保障体系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为谁而建的问题。因此,从我国政治发展现状和趋势看,基础保障与统筹建设是我国政治领域关于民生的新形势,抓基础、重统筹,是实现全民保障和公平保障的重要原则,是今后新形势必须长期坚持的路线。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3]当今世界国际和平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新形势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要体现大国责任,并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出最强的声音。在更加频繁和更加复杂的国际外交中,采用何种方式、原则和战略与各国接触,成为我国外交事业面临的挑战,而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闻名世界的中华民族文化,要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大国外交,就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和巨大优势,充分利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分析民族文化在国际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民族文化进行不断地提炼和整合,使党的执政能力不断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大国外交的发展。

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仍然增长。全球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加剧,使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排斥,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走过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意识到了过去的发展模式对能源和环境构成的危害,因此国家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建设生态文明。

四、“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在2010 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包含了两个时段和两个评价指标,2020年是一个短期的时限,相当于两个五年规划的时间,从国家建设层面看,十年的时间相对较短,从新政策的制定到实施、见效,都显得非常紧凑,然而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看,制定一个十年的短期计划,符合当前我国的国情,更显示了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时,也就是2049年,相比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復兴,2049年是个非常短暂的期限,但是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2049年的奋斗目标仍然能够亲眼见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时间段,都能够使当代人亲身经历其成果,这恰恰彰显了党在执政理念方面的新变化,不仅没有削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勇气,而且以更加量化的时间段去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考核,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自信,是中国共产党敢于担当、直面现状的体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这一目标采用了量化方法,将2010年作为一个重要参考起点。改革开放至2010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大踏步的发展,三大产业都取得了辉煌成绩,但是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意味着要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要将国家建设的成果及时地反馈给广大人民群众,这说明今后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围绕人民群众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改善,将采取一系列更加具体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丁武.《全面深入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06):3-4

[2] 史家亮.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理论的重要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2):74-77.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4.

作者简介:张美玲,博士研究生,山西省朔州市人(1983-),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猜你喜欢
十八大治国理政
十八大以来中国工会工作现状探析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基于党的十八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研究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发展探讨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如何布局
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大众化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