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事业的灵魂,是信仰的种子、精神的谱系,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座落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上的原子城,曾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因孕育诞生我国第一枚原子弹和氢弹,培育形成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而被世人誉为“原子城”。深入挖掘原子城蕴含的红色资源,深入研究原子城的潜在价值,切实发挥原子城的社会教育功能,建设精神高地,建设精神家园,立心铸魂、凝心聚力,深耕厚植,成风化人。
关键词:红色基因 潜在价值 教育功能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事业的灵魂,是信仰的种子、精神的谱系,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党的十九大庄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坚持思想领先,勤补精神之钙,常因思想之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勤劳和智慧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答卷。
座落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上的原子城,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因研制诞生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和第一枚氢弹,孕育铸就“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伟大“两弹一星”精神而被世人称为“原子城”,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这里遗存着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等新中国“原子人”的奋斗足迹和红色基因,更蕴含着万名“草原人”跨越时空的思想财富和精神宝藏,是孕育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丰润土壤、红色高地,是思想的熔炉,精神的“铀库”。
一、从历史的眼光,充分认识原子城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
原子城是民族崛起、国家兴盛、人民安乐的物质基础、精神标识和地位象征,铸就了中华民族持久而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蕴含着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无形力量。
(一)原子城的历史沿革
原子城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称221基地或国营221厂),因研制诞生我国第一枚原子弹和氢弹,孕育形成的“两弹”研制基地精神而被世人誉为“原子城”。221基地从1958年5月开始选址筹建,到1995年5月全面退役,共服役了37年。
选址筹建。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作出发展我国核工业的决定。1957年下,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张爱萍将军的主持下开始选址。1958年5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批准了选址报告,决定在金银滩草原创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代号02工程。1958年12月基地动工兴建,至1964年6月初具规模。基地总占地面积570平方公里(建廠初期为116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6.4万平方米,平均海拔3200米,分甲乙两区,甲区是基地政治、科研、生产、文化中心,有18个县处级单位(简称18甲区);乙区在海晏县城,主要是生活区。基地当时对外称国营221厂或青海矿区。
集中创业。1962年3月,在221基地建设期间,一直集中于北京攻克原子弹理论设计的科研人员,就先行进驻基地。1962年下半年中央批准了核实验的“两年规划”,即争取在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3年3月,大批从全国各地抽调的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陆续集中到221基地,拉开了研制原子弹的攻关会战。经过几千次的小型试验和8次大型实验,1964年8月20日,首次核实验用的原子弹装置在基地加工、装备、验收完备,开始启运到罗布泊试验基地。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弹试验成功。此后,221基地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仅用7个月研制成核航弹(飞机运载原子弹)空投成功。之后,又投入氢弹技术的突破,到1967年5月第一颗氢弹设计、生产、试验工作全部完成,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值得一提的是从原子弹到氢弹,我国仅用2年8个月,而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用了4年。我国16次核爆炸的成品,都是在221基地加工装配和启用的,并实现了武器化进程,生产出各种型号战略武器装备。
撤厂销号。1987年,为了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表明我国政府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作出了撤销221厂的决定,同时决定除专用设备和部分通信设备外,其它可利用的一切设备由当地政府无偿接受利用。到1993年按照“适当集中,合理分散”的原则,在全国各地安置了全部职工。同时,对基地核设施进行了彻底的无害化特殊处理,经国家验收完全符合有关规定后,整体移交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1995年5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完成使命,全面退役。221基地成为全世界唯一和平利用的核武器研制基地。
(二)原子城的历史功勋
原子城是中国原子能工业发展的摇篮。作为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的诞生地,其历史特殊,地位重大,功绩卓越。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是对“两弹”伟业、对原子城历史功勋及重大地位的最精辟阐述。
原子城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霸权主义的核威胁与核讹诈,面对核事业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军事抗衡、贸易竞争、技术较量的敏感领域,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战略决策,并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在青海省海北州金银滩创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即国营221厂。广大科研人员克坚攻难,迎难而上,突破了原子弹、氢弹等尖端科学技术难关,成功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并实现了武器化过程。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为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原子城孕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在原子城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和多种型号战略核武器,而且铸造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当时我国国家极度困难、科学技术薄弱,广大科研工作者克服十分艰苦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扎根高原,顽强拼搏,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团结协作,勇于探索,攻克了一道道科技难关,取得了胜利,从中体现出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优秀民族精神,这也是中国人民在二十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原子城是我国现代科技自主创新的发源地。“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国防科技尖端技术的代表,其自主创新是中国原子能工业发展的基石和灵魂。新中国诞生初期,百废待兴,尖端科技一片空白,广大科技人员发挥聪明才智,独立自主地开展科技攻关和工程建设,克服了苏联撤走专家、停止援助的巨大困难,奋发图强,取得了反应堆、加速器、铀浓缩、后处理、快中子堆、聚变研究等领域的重大成就,使核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为国防科技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二、从现实的需要,深入挖掘原子城的潜在价值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征程更需要伟大“两弹一星”精神的激励和感召。原子城及“两弹一星”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铸就了中华民族持久而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彰显着巨大的战略价值。
(一)科学保护原子城红色文化遗存。原子城是中国人探索原子奥秘、进入原子时代的历史见证,是中国核工业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新中国民族的重要文化遗存,也是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也是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特定历史、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创造的巨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勇气与智慧的结晶,是新中国勇攀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一要充分理清原子城红色文化的历史脉络,尽快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历史研究和实地调查,寻访亲历者和见证者,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充分利用文字、音像制品、图画、电子文本等形式,保存这些历史留给我们的生动教材,建好红色家谱。二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应按照“修旧如旧”和保护开发并举的原则,科学保护原子城红色文化遗存。规划先行,邀请科研机构对57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遗址进行全面规划,制定遗址保护方案,对具有代表性遗址进行挂牌,以鲜明标识突出遗址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依规开发建设。加强立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依法依规和规章制度加强基地的保护。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要求,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保护与修缮。
(二)深入发掘原子城红色教育资源。原子城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一座富矿,一片沃土,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禀赋,要发掘原子城红色文化的多重价值,在科学梳理、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对红色文化本身所承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科研、教育等多重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从而转化为新的资源优势。一是针对原子城特殊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教育意义,坚持“保护开发并重”原则,在保留设施、收集资料,恢复原貌、搞好建设的基础上,对各主要厂区和重点设施进行修缮,广泛联系和走访与原子城历史相关的科研单位在基地工作过的科研专家、技术工人、干部职工和烈士遗属、专家学者和民间收藏人士,搜集图片、文字、音像、实物等文史资料,建立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党史教育景观景点,重点对收藏在馆里的实物、陈列在旧址的遗产、书写在文献里的文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摸底、梳理和挖掘。二是通过深入发掘原子城的特殊历史、伟大成就和英雄人物,以及创建创业时期的典型事迹,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争取将原子城列入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围绕中国近现代史、党史、国史和中国核工业地展史、原子城发展史,制定专项工程规划,加强重点扶持,把原子城打造成为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精品力作。
(三)加强原子城红色教育史料研究。“两弹一星”历史研究是中国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史研究的亮点之一。一是围绕“两弹一星”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理论研究。二是面向全国举办“两弹一星”精神研讨会,邀请当年的参与者及知名专家,以及从事红色文化研究的优秀人才,汇聚长治,共同切磋,深入开展学术讨论。三是组织宣传、党史研究、党校、讲师团等专业机构开展理论研究,组织编写各类理论著。面向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对现有文献资料和文史资料的研究。
(四)扩大原子城红色教育影响。原子城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传承地、展示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表达,集中体现了新中国的“原子人”在保家卫国价值坐标指引下,深怀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舍生取义、无私无畏,坚持信念,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通过建设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深入挖掘他们鲜活生动的事迹,用语言、艺术等形式表達他们的爱国思想、爱国情怀和爱国行为,表达他们祖国高于一切,一切为了祖国的崇高理想和高尚品质,以史为本,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树立对自己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转化为爱国行动。
(五)发挥原子城社会教育功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能,针对原子城最鲜活、最独特、最丰富的社会教育宝贵素材和优质资源,原子城纪念馆不断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外延和内涵,与宣传、组织、国防、民宗、纪检、教育、科技、环保等部门和部队开展合作共建,不断扩大“两弹一星”精神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社会各界方面的教育影响,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简介:陈生艳,汉族,1976年出生,青海海晏人,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