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者们一般认为思维品质包括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四个方面。而思维品质的训练有利于学生记住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概念、法则、公式等,这些都需要思维具有深刻性的训练。而数学题中的一题多解等题目的训练有助于提升思维的灵活性。数学试题中的题目变式有助于学生提升思维品质中的独创性。随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不断确立,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其中数学实践教学受到师生越来越多的重视,新课改的精神也着力推动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更多教学实践任务写入教材之中。设计教学活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入到主动学习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作用,这对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与落地,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思维品质
一、 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高度重视数学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数学实践过程中观察、讨论、猜测、整理等数学能力。数学概念的深化理解和数学公式的验证以及数学知识的深度应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将理念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正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
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能力。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具备基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实践活动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数学学习过程将不会是那么单调和无趣。数学学科有着自身的美,只不过一些老师可能由于能力有限而没能发掘数学的美,而数学实践活动使得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融合,在生活情境中发掘和总结数学知识,充分体验数学的美,使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一同展现在学生面前,必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趣。
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探索数学知识提供了平台。随着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大纲的修订,老师在知识讲授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的来源形成过程予以深入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新知识。因为在讲授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分析、讨论和总结数学知识的,研究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国际上的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都比较认可对教学过程的探索和设计,所以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性教学已经成为师生的共识。
二、 数学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实践活动精心设计,将会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保障。如何设计教学实践活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 提倡实际操作
实践型教学模式由来已久,学生通过观察动手、使用教具、寻找知识,这是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随着实践教学这些年的发展,亲身观察、动手操作,努力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不时可以看到。比如,在讲授面积的时候,通过让那个学生折、量、想,在半径与边长相等的情况下,圆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那个面积大些?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参与讨论,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全员参与的主体性。
(二) 小组合作、讨论分析
學会交际,这是以后学生在社会上成功立足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积极开展小组讨论,提倡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
(三) 勇于质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在方法上有意训练,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渗透,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由“看着别人走”到“学会自己走”的转变。
三、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让学生将学术知识点与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使得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使得数学知识不再高深,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如表演、唱歌等游戏活动,使得学生不仅能参与游戏还能感悟数学知识,思维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老师在引导学生在复习知识时,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使得学生感到学习形式的新鲜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四、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感官感知,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活动的思维性是很强的,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官充分动起来积极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概括性,提升学生整体的数学思维。在讲解“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周长”这两个知识点时,就可以通过演示操作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用纸先画出一个长方形,然后用剪刀剪出长方形,并向学生提出,刚才剪长方形是沿着什么来剪的?学生们就会对此进行谈论分析,通过分析和总结得出刚才沿着画出的长方形边沿剪的。最后让所有的学生亲自摸一圈剪出来的长方形,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周长”就是“绕着物体一圈的长度”。从而就会得知长方形的周长就是长方形四个边的长度值和。而在讲授长方形面积的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用手掌比较剪出来的长方形的大小,感受下长方形平面的大小,然后再抽象感知出来,周长和面积是对物体的两个不同属性的解读,从而加深对周长和面积概念的认知和理解。
五、 在数学实践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新课改精神认为,数学教学被认为是数学活动的实施,通过数学活动的开展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得学生在思维中激发创新性的火花。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和施展的平台,使得学生自我探索中和合作学习中对数学知识和技能做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为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在讲授对称图形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搜索发现哪些字母属于对称图形的概念,然后让在汉字中找哪些属于对称图形,由此可以让学生激发出对汉字的一种自然之情。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下,老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模式,利用好教学资源,不断实施有个性化的教学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使得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思维、开启学习乐趣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杜芳.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学习,2014(9).
[2]刘益欢,季春阳.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影响[J].中华少年,2012(3).
[3]王延芳.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教师,2015(20).
作者简介:郑文贤,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