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桃
(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跨文化适应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我国对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对象主要是来华留学生;内容集中在文化适应理论的介绍及策略的阐述;视角以跨文化心理学、比较教育和跨文化交际学为主[1]。总的来说,以往研究存在涉及问题过于宽泛、实证研究偏少、缺乏针对性等薄弱环节。此外,以往的实证研究对象多为来自韩国、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以南亚、东南亚国家留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较为少见,这与云南省目前的实际情况极不相符:2017年,来滇外国留学生总人数约1.88万人,其中,南亚、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占比最高,超过来滇留学生总数80%以上。
2015年,中国学者李育球将“全人理论”引入跨文化适应领域,认为传统的理论模式虽各具优点和特色,但在人性假定上都存在局限,继而提出作为跨文化主体是一个整体的人,即身、心、社、灵四位一体的全人。因此,真正的跨文化适应不仅是认知学习的过程,也不只是心理减压的过程,同样不是双方博弈的过程,而是身、心、社、灵有机一体的参与[2]。全人理论为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该研究援引“全人视角”,针对南亚、东南亚在滇留学生群体,分别进行调查和访谈,在所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够丰富该领域的研究经验。
该研究以南亚、东南亚在滇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身体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和灵性适应四个维度进行调查和访谈。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4份,有效回收率为87%。被试留学生基本情况如下:性别分布,男性 123人(70.7%)、女性51人(29.3%);年龄分布,18~23 岁 130 人(74.7%)、24~29 岁42人(24.1%)、30岁及以上 2人(1.1%);国籍分布:印度 104人(59.8%)、尼泊尔 15人(8.6%)、巴基斯坦 10人(5.7%)、孟加拉国 5人(2.9%)、老挝 12人(6.9%)、柬埔寨28人(16.1%);留学时间:1年以下41人(23.6%)、1~2年 36人(20.7%)、2~3年 37人(21.2%)、3年以上60人(34.5%);汉语水平:初级56人(32.2%)、中级 105人(60.3%)、高级 13人(7.5%)。
参考杨军红编制的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卷》,援引“全人理论”,编成《南亚留学生在滇跨文化适应问卷》(英文版)、《东南亚留学生在滇跨文化适应问卷》(中文版)[3]。包括基本信息、身体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及灵性适应5个方面的54个问题。采用5级评分制(没有任何困难、很少困难、一般、较大困难、很困难),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说明适应性越差,反之则适应性越强。
南亚留学生、东南亚留学生在滇适应性整体得分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南亚留学生五个因子上得分均较最高,最高为身体适应,其余依次是社会适应、心理适应和灵性适应。每个因子的均分都大于或接近3分,说明南亚留学生在滇生活、学习的整体适应状况较差,存在的困难较多。东南亚留学生在身体适应这一因子得分最低,其余依次为心理适应、社会适应和灵性适应。每个因子的均分都大于2.5而小于3分,说明东南亚留学生在滇生活、学习的整体适应状况一般,存在一般困难。
表1 南亚东南亚留学生在滇适应性整体结果对比
将南亚、东南亚不同国家的留学生适应状况进行对比(见表2),发现均值最高的为印度籍学生,最低的为柬埔寨学生;来自南亚国家的留学生身体适应得分均超过其均值,说明南亚留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灵性适应方面都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印度籍学生在身体适应、心理适应和灵性适应三个因子上,分值均为最高。通过与印度籍学生访谈,得知这与印度学生中存在“老生欺负新生”现象有着重要关系。
表2 不同国家留学生在滇适应情况比较分析
通过对性别因素在留学生适应状况中的影响分析发现,男、女留学生在身体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和灵性适应及整体状况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女生在社会适应和灵性适应方面的分值略高于男生。
表3 男女留学生适应状况对比
与前期研究结论有别,在身体适应、心理适应以及社会适应因子上,在滇时间长短与适应程度呈正相关:即来华时间越长,适应程度越高;而灵性适应因子与时间长短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充分说明,灵性适应是跨文化适应的根本,是跨文化者区分“我”与“他”的真正标准。
表4 在滇时间不同的留学生适应性差异比较
与前期研究成果一致,汉语水平对在滇适应有着明显作用:汉语水平为初级的留学生在适应的整体得分及各项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中级、高级者,而汉语水平为高级的学生在整体得分及各项因子分均为最低。
表5 汉语水平对留学生适应状况的影响
南亚留学生与东南亚留学生的适应情况存在差异:南亚学生的整体适应状况、单项适应状况均低于东南亚学生。主要原因是东南亚文化圈与中国尤其是云南更为接近;此外,通过与调查对象进行的访谈结果也表明:高校采纳的不同的学生管理模式也是影响留学生适应程度的重要因素:来自南亚的留学生多为单独编制班级管理,而东南亚学生则较多地分散在各个中国学生班级;这滋长了南亚学生主动适应的 “惰性心理”。多数学生缺乏主动适应的主观意识和实践行为,导致其适应程度较低。
与前期研究结论有别,针对南亚、东南亚两个留学生群体的适应性与其来华时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在身体适应、心理适应以及社会适应因子上,在滇时间长短与适应程度呈正相关,即来华时间越长,适应程度越高;而灵性适应因子与时间长短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来华时间1年以下直至3年以上的南亚、东南亚留学生的灵性适应水平均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这足以验证跨文化全人理论中灵性适应是根本的观点:跨文化身体适应是基础,跨文化心理适应是关键,跨文化社会适应是保障,跨文化灵性适应是根本。跨文化者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基础上,才能提升对“他国”的认同感。全人视角开辟的跨文化适应理论,应该进一步延伸、拓展到国家形象和国家认同等研究领域中。
跨边界博弈模式论者指出,只有从全面和谐的角度认识文化差异,通过相互渗透和相互认同,交际双方才能从对手转化为伙伴关系。通过与南亚、东南亚留学生的访谈,该研究认为,跨文化适应的外部因素也应该受到关注。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不应当仅仅关注留学生的适应状况;而应当同时研究阻碍跨文化双向适应的因素。只有东道国从“他者”的眼光反观自身,增强文化自觉意识,营造宽松的社会支持环境,实现文化的双向适应,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