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协调”“多元”:广东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三维解构

2019-03-06 12:43陈放郑文
高教探索 2019年1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广东

陈放 郑文

摘 要: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其发展理念的外在显现,是提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和路径。高等教育发展的“广东模式”是“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广东高等教育形成了以创新为动力实现内部质变、以协调为引领实现外部融合、以多元为方向盘活各类资源的发展模式。要实现未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转型升级,需以新规划、新理念、新措施予以强化、优化和实化现有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广东

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及原则、目标与战略、途径和机制等要素的理性认识,并将这些要素付诸实践而形成的科学范式,具有稳定性、重复性、规范性和结构性。从宏观上讲,广东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是“中国模式”的组成部分,对其研究颇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微观上看,高等教育发展的“广东模式”可以从内部质变、外部融合和资源保障三个维度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对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

一、创新:高等教育内部质变

关于创新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日新月异而逐步深化的。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已经有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详细阐述了创新的经济决定因素及其影响的初始假设。[1]C·P·金德尔伯格曾指出:“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经济发展则同时意味着更多的产出和技术与制度的变革,产出的增加正是通过技术与制度的变革而获得的。”[2]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的地位已经奠定,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转向依靠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及其带来的劳动者素质提升,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十八大以来,“创新”成为中国战略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关键路径,被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的广东,更应当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这既是区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宏观环境,也是作为知识载体的高等教育进行制度、管理、培养和形式等多层次自我变革的内在动力。

(一)以理念创新引领高等教育系统发展

长期以来,受传统高等教育发展理念、评价方式与资助重点等因素影响,我国高等学校存在崇尚学术、偏好科研、盲目扩招和追求综合等倾向,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广东在高等教育领域形成以纵向“分层”和横向“分类”为主要思路的系统发展理念,以理念创新带动实践变革。从2015年开始,省委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關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 (2016-2020年) 实施方案》等文件,综合考虑高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和建设目标,将全省高校按照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等4种类型进行分类建设,同时兼顾理工、经管、师范、医药等不同院校类型特点,分类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和办法,引导高校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构建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广东模式”。

(二)以制度创新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制度创新,主要是指“改进现有制度安排或引入一种全新制度以提高制度效率及其合理性的一类活动”[3]。管理体制改革发展与创新,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保证。广东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体现在政府层面的“放权”和“改革评价”两方面。

在“放权”方面,2012年以来,广东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扩大高校在招生、学科专业、教育教学、协同创新、对外交流合作、岗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自主权,构建以办学绩效为导向、适应高校发展的办学资源配置制度,逐步制定学分制管理改革配套政策,健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和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以系统性措施对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作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制度安排。

在“改革评价”方面,要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以最大限度发挥高校在学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就必须形成有效的科学评价标准。对于学校评价,广东在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过程中,重视建立以对产业支撑力和贡献率为导向的大学和学科综合评价体系。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各校基于本校基础和建设目标制订发展方案,政府根据学校申报方案进行最终评估。为了进一步激发高校教师的活力,允许高校科研人员利用本人及其所在团队的科技成果在岗创业或到科技创新型企业兼职及离岗创业;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制度,完善人员考核晋升退出机制。

(三)以模式创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实现自身生存逻辑和价值追求的回归,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学生发展水平是检验高等教育成效的“第一标准”。面对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个性、生命、多样与创新等成为核心要义。[4]近年来广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创新、创造、创业”这一主线,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在思想政治方面,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和大学生成长规律,致力于建立“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工作特色,引领青年学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在学分制改革方面,建立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量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修业年限、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等“四个自主”。在协同育人方面,建立包括省部高层会商、省市联动、校地企长效合作三大推进机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根据国家精神与广东特点,建立和完善省、市、校三级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在读大学生(含研究生)保留学籍,休学从事创业活动,促进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协调:高等教育外部融合

因素是决定事物发展趋势的原因或条件,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必然受到系统内外各种因素的多重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所在区域经济形态、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等相适应,这是其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从国际发展的角度看,“大学和产业这两个领域虽然到目前为止是相对独立且有明显的区别,但是现在已经开始逐渐承担以前属于对方领域的任务”[5]。因此,“在认知层面上,为了寻找新形式(功能)的一体化,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科学家们正在尝试跨越边界”[6]。由融合发展而达到内外协调是近年广东高等教育的重要追求,这一方面源于利益攸关方对高等教育内外规律的基本认识和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另一方面源于“开放、包容、实用”的岭南地域文化。

(一)推动院校布局与区域规划高度融合协调

系统论的观点认为结构决定功能,布局结构优化是广东高等教育从融合到协调从而实现功能彰显的基本点。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个区域,而是以不均衡的方式首先出现在具有增长与发展潜力的区域,形成创新能力与发展动力兼具的增长极,通过关联和乘数效应,以点带面,以极带域,最终实现区域的普遍发展。遵循增长极理论发展起来的广东高等教育形成了资源长期分布极不均衡的显性历史特征,突出表现在高等学校和在校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基础薄弱,即使是珠三角地区,高等学校也主要集中在广州,而深圳、佛山和东莞等作为国家超大和特大城市,也长期缺少重点大学支持,例如2013年以前深圳发展每年所需的理工类人才,90%由外地引进。[7]

新时期以来,广东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坚持以区域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体现了与区域经济社会的高度互动融合发展。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围绕广州、珠海、深圳打造“广佛肇”、“珠中江”和“深莞惠”三个经济圈,粤东、西、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中也对汕头、湛江和清远三市的功能进行了明确定位。广东在高等教育布局方面的具体路径是既考虑“增长极”的建设,实现“以极带域”,又推动“多极建设”,形成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清远等为中心,辐射周边的高等教育体系。在珠三角地区,一是继续巩固提升广州作为我国华南地区高等教育中心的传统地位,重点是围绕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统筹已有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和质量提升。二是推动深圳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总体需求,通过新建、引进等方式,快速集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2012年以来新增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5所具有本科生招生资格的高校;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湖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深圳)、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深圳国际太空科技学院等11所特色学院已经处于开办、规划和洽谈中。三是提升珠海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从新世纪开始以“不求拥有、只求所在”的开放办学思想,通过制度创新、政策配套等措施,在较短时间内汇集颇具规模的高等教育资源,目前已拥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等7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在粤东西北地区,通过高水平大学建设、职教基地建设等途径,逐渐形成以汕头、湛江和清远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需求。

(二)实现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发展融合协调

从创新的角度看,“个人和企业在某些创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但酝酿和传播技术变革的过程是一个各种学科与机构彼此互动交织的复杂网络”[8]。同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周期性,这要求必须以长远眼光谋划学科专业结构调整。[9]这些决定了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跟随政治和经济发展趋势,又要考量人口与文化要素的基本要求,树立系统思维和全局意识,统筹考虑国家发展对学科调整的重大需求,推进学科建设综合改革。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实验区,正在以 “四个走在全国前列” 为支撑中心,努力打造国际水平、国家示范和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南线支点。与此相适应,广东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是建设与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具体包括坚持宏观统筹与高校自主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自主权;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和就业等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构建专业设置预测机制;依据第一志愿录取率、报考率、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建立招生规模、专业结构调整联动机制,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建设重点学科专业;要求高校从学校类型和特色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科学编制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三、多元:高等教育经费保障

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会较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水平,反之亦然。[10]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可由市场、政府或者二者共同提供。因此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必要性。近年来,广东省以省级政府统筹为牵引,以激发地市政府、行业企业积极性为方向,以制度建设、利益驱动、精准投入等为手段,推进各利益主体在高等教育投入方面形成合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经费多元高速增长。

(一)加大省级财政投入,优化经费使用机制

高等教育在政治进步、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起着战略性支撑作用,因此加大财政投入以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是各级政府的应有之义。例如日本政府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1950-1980年,日本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10倍多,而政府的教育经费增加了26倍,高等教育经费增加了45倍,高等教育经费即使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值的1993年也有3%的增長率,这为日本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11]广东省近年来明确把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作为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动力,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投入制度,实现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持续增长。一是财政预算内高等教育投入经费和生均拨款经费逐年增加,全省地方财政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总量从2011年的223.9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707.87亿元,增长了3.16倍,年均增长率达21.14%,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从2011年的11837元增长到2017年的24149元,增长了2.04倍,年均增长率达12.61%。二是在全国率先推行生均定额拨款标准,并逐步建立拨款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2017年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生均定额拨款标准已提高至每生每年10000元,高水平大学生均定额拨款标准提升至每生每年12000元。三是优化经费使用机制,构建以分层、分类、特色发展为导向,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以办学质量为核心的激励与约束制度相结合的资源分配机制。

(二)实施省市共建,促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

激发地市政府办学活力是集聚资源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优质化发展的关键。地方政府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知识和科技代替土地和劳动力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根本驱动要素,与此同时作为知识载体的高等院校开始以更加积极的创业姿态改革组织特性融入地方产业发展,从而形成“政府—产业—大学”互动交叉的三螺旋结构。二是现代大学已成为城市竞争力和文化底蕴的内容和标志,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等,这些大学是全球化时代所在城市的名片和对外宣传窗口。三是经济发达地市的财政经费充裕,已具备实现高等教育繁荣发展最重要的条件。2017年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等市GDP 分别为21503.15亿元、22438.39亿元、9549.60亿元和7582.12亿元,远超海南(4462.5亿元)、宁夏(3453.93亿元)、青海(2642.8亿元)和西藏(1310.6亿元)等省份。

早在1992年广东就开创性地提出“共建”概念,与原国家教委共建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以政府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为基本理念和改革方向。[12]同时积极鼓励深圳、珠海、佛山、东莞、肇庆等地通过兴建地方大学、发展民办教育等方式壮大高等教育实力。“省市共建”正是在这些丰富经验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当前,广东在推进高等教育省市共建方面的主要做法是省级政府给予启动资金和相应的配套制度,激发地市政府资金投入的积极性。2016-2018年省财政安排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各5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地市层面,佛山市政府投入25亿元支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同时2015-2020年再对该校投入30亿元;东莞市政府2015-2020年投入15亿元并新增300亩地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建设。2017年9月,广东省印发《推进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实施方案》,明确未来5年省财政安排约3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9个地市共建11所本科高校,这些地市政府需投入上百亿元资金和大量土地等资源作为配套予以支持。“省市共建”的新模式,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源头活水。

(三)瞄准现实问题,实现经费投入的精准供给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宏观层面上需要解决发展重心偏低、优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高等教育同质同构现象严重三大突出问题[13],其治本之策在于通过差异化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鼓励和支持有实力和条件的高校争创一流,破解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落后、功能不彰的历史难题和引导高等学校准确定位,走特色多样发展之路。在国家层面上,其战略路径包括:一是通过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解决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问题;二是通过国家重点扶持、行业多方共建及学校对口支援等措施,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三是通过分类管理、分类评估和分类资助等方式提升高等教育特色发展水平;四是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五是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

分层次、分类别、分区域、分阶段统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是省域高等教育崛起的重要路径。与国家相适应,广东一方面出台《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 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明确通过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和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全面提升省域本科高等教育竞争能力,2018年用于本科院校“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的资金分别达到17.67亿元、10.30亿元和8.42亿元。另一方面全面实施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解决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不相协调的问题,以校企合作拓宽高等院校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2018年7月首次举办全国规模最大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80余家企业(含30多家上市公司)1600多个项目向全省高校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2.5亿元。

四、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升级

总体来看,广东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既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出强烈的“共性特征”,又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实际出发,显示出浓厚的“个性特色”。以创新实现质变,以协调促进融合,以多元强化保障这三大发展路径中所体现出来的理念,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等发展理念在广东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落实,未来要使现有发展模式得到持续强化、优化和实化,需要持续发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引领作用。

(一)制定新规划,强化模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的以“创新”“协调”“多元”为典型特征的广东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已初露端倪,其成熟和完善仍需以广阔的国际视野系统谋划。必须以将广东打造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创新设计中心和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牵引,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为新机遇,着力规划好体制机制、办学形式、学校布局、人才培养模式、科研评价、知识生产服务、终身教育体系、资源投入和利用等方面的创新发展。通過谋划好各区域、各层次、各类型高等教育优质发展,建设支撑世界级智慧型城市群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融入新理念,优化模式

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变化决定了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必须包含多样、优质且相对均衡。从社会需求看,“因为在朝阳产业中具有科技优势强势的国家更容易从递增的收益中获益,这反过来使其得以扩展技术与生产能力”[14]。同时摆脱对粗放型经济发展的依赖,发展更富效率和更具潜力的经济形态,支持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关键在于产业升级,因此许多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战略,试图优先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此形势下,广东高等教育也必须充分把握国内外发展的形势变化,将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支撑作为目标导向融入到高等教育发展新理念中,推动高等学校超前布局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重点,以精准服务实现发展模式优化。

(三)采取新举措,实化模式

“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且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的国家,中国的首要考虑是尽可能快地发展并赶上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生产力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国政府非常渴望从仅仅是标准的接受者转变为标准的共同制定者,而且在国际标准的某些领域中甚至能成为主导性的标准制定者。”[15]基于此,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国一方面在积极融入国际标准体系中,同时积极建设中国特色教育标准化体系并“寻求运用其渐增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以促进形成国际标准化的新规则,并从而改造国际标准体系本身”[16]。广东高等教育在强化与优化已有的发展模式基础上,还应加快学校、学科、专业、教学、课程等标准体系建设,以广东经验为国家标准的形成提供自下而上的智慧和参考,彰显广东模式的影响力。同时,加快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实现在常住人口过亿、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的社会体系内通过超常规的资源投入和结构优化建立超大规模且相对均衡优质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蓝图变为现实,既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也需要地方政府的理性抉择及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Nathan Rosenberg.Inside the Black Box:Technology and Economics[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88.

[2][美]金德尔伯格,赫里克.经济发展[M].张欣,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3.

[3]王伟光.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267.

[4]周洪宇,鲍成中.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教育研究,2013(10):4-9.

[5][6][美]亨利·埃茨科維兹.三螺旋创新模式[M].陈劲,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40.

[7]汤贞敏,等.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5(3):5-12.

[8]David,Foray.Accessing and Expand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nowledge Base[J].Science Technology Industry Review,1995(16):13-68.

[9]陈萦.金融危机下的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学科发展[J].教育研究,2009(6):40-43.

[10]岳昌君.从经费投入看如何促进大学教育机会公平[N].光明日报,2013-07-24.

[11]王志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理论、趋势与路径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9.

[12]于洪良.新一轮高校省部共建:实践进展及未来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4(4):38-43.

[13]别敦荣.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8(6):6-14.

[14][美]路易吉·帕加内托,埃德蒙·S·费尔普斯.金融、研究、教育与增长[M].路蒙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62.

[15]Jan Fagerberg,David C.Mowery,Richard R.Nelson.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M].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514.

[16][美]迪特·恩斯特,著.自主创新与全球化:中国标准化战略所面临的挑战[M].张磊,于洋,等译.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5.

(责任编辑 刘第红)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广东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广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