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艳,付佳琳,雷 震
(1.河南省中医院 郑州 450002;2.河南中医药大学 郑州 450046;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郑州 45004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1-3]。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4-6],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子宫内膜相关凋亡基因表达异常,使内膜细胞在异位部位的生长能力增强,最终导致异位的内膜发展为EMs。细胞凋亡与EMs 发病密切相关,研究细胞凋亡在EMs 中的作用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内异方由笔者根据尤昭玲教授经验方内异方[7]结合临床经验化裁而来,在临床治疗EMs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观察内异方对EMs 大鼠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基于化瘀解毒理论,探讨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对本病的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
1.1.1 主要试剂
兔抗大鼠NF-kB(B1101)、HIF-1α(B3301)抗体: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兔抗大鼠Caspase-3(197677-1-AP)、Bax(50599-2-1g)、Bcl-2(196841)抗体、小鼠抗大鼠B-actin(60008-1-1g)抗体、羊抗小鼠IgG 抗体(SA00001-2)、羊抗兔IgG 抗体(SA00001-1):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其他:微量BCA 蛋白检测试剂盒(23235),上海恒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axiLumin-WB 飞克级化学发光底物(20170112),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蛋白电泳凝胶制备试剂盒(JC-PE022)、RIPA 裂解液(20170407),北京百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2 主要仪器
凝胶成像仪(Chemi Doc XRS+System,美国Bio-RAD 公司),电动玻璃匀浆机(DY89-Ⅱ,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酶标仪(Spectra Max M2,美国Molecular Devices 公司),赛多利斯电子精密天平(BT25S,德国赛多利斯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JW-3022HR,安徽嘉文仪器装备有限公司)。
内异方的组成是土茯苓、土鳖虫、土贝母、鬼箭羽、大血藤、连翘、香附、黄芪、乌药(药物应用三九免煎中药颗粒,批号:1701001W)。
选择同种未孕成年雌性8-10 周龄SD 大鼠120只,SPF 级,体重200-250 g。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No.41003100004372。采用IVC 独立通风方式饲养观察。喂食SPF 饲料,由河南省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常规饲养。
适应性喂养3 d 后连续2 周每日定时进行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选择动情周期4-5 d,并连续有2 个或以上正常动情周期的大鼠造模。
采用手术复制[8]结合人工干预法[9]建立EMs 瘀毒证模型:术后1周,待大鼠腹部切口基本愈合后进行以下干预:①用贴有纱布的止血钳夹鼠尾,使之保持激怒争斗状态,2 min·次-1,每周1 次;②用绷带细条束缚大鼠后肢,使之行走困难,30 min·次-1,每周1 次;③食用油1 mL/100 g 灌胃,每周1 次;④1g/L 肾上腺素皮下注射,0.2 mL·只-1,每周1 次。以上方法在1 周内随机交替进行。连续3周后剖腹探查异位内膜生长情况。
将造模成功的108 只大鼠随机分为6 组:模型组、常氧内异方低剂量组(常中低组)、缺氧内异方低剂量组(缺中低组)、常氧内异方高剂量组(常中高组)、缺氧内异方高剂量组(缺中高组)、散结镇痛胶囊组,每组18只。
给药方法:模型组灌服0.9%生理盐水、常中低组与缺中低组每日灌服内异方(10 g·kg-1,灌胃量为成人临床剂量的6.3 倍)、常中高组与缺中高组每日灌服内异方(20 g·kg-1)、散结镇痛胶囊组(0.5 g·kg-1)。以上各组大鼠每日1次,每次灌胃给药容积10 mL·kg-1,共28 d。
缺氧状态制作:将缺中低组、缺中高组大鼠IVC笼中注入混合气体(95%N2加5%CO2混合气体),每天灌注30-60 min。治疗过程中缺中低组死亡2只,缺中高组死亡3只。
观察大鼠体重、饮食及饮水情况,眼结膜血管充血、耳廓唇周、爪甲尾部及舌质颜色情况,并观察其精神体征、反应情况。
在末次给药后第1 d 剖腹手术,取出异位内膜,剥离周围的脂肪肌肉组织,按照各组组别摆放。观察异位病灶大小、沿腹壁生长、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积液形态、病灶内血管情况等,并用游标卡尺测量异位内膜的大小,记录各组间的差异。HE 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
在末次给药第1 d 剖腹手术,冰上取各组异位内膜,称重后-80℃保存备用。蛋白样片严格按照蛋白印迹检测法步骤操作。
应用SPSS17.0 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实验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
模型组、缺氧组大鼠易激惹、烦躁,不易抓取,同笼中大鼠互相撕咬、打斗,缺氧组表现更明显。模型组随天数增加,上述外在变化继续加剧,3周后大鼠消瘦、毛发稀疏;缺氧组大鼠随灌胃给药天数的增加,上述症状稍有缓解。给予内异方两组常氧组大鼠随着灌胃给药天数的增加,上述症状缓解。散结镇痛胶囊组大鼠易激惹、烦躁、口渴、表情痛苦等外在表现随着灌胃给药天数增加无明显变化,随着灌药天数增加,体重增加缓慢、毛发稀疏、无光泽。
图1 大鼠异位内膜体积变化比较
模型组大鼠异位病灶较前增大,沿腹壁蔓延生长,可见病灶局部及盆腔粘连带,积液光亮、形态饱满,呈圆形或椭圆形囊泡,内有透明或半透明囊液,部分为粘稠不透明液体,可见血管形成。常中高组及常中低组大鼠异位病灶较前明显缩小,形态欠饱满,血管减少,前者病灶局部及盆腔粘连较后者明显减轻。缺氧中药两组组大鼠异位病灶大小改善略差于常氧中药组,局部及盆腔仍粘连,但病灶形态欠饱满,未见沿腹壁蔓延生长。与模型组相比,常中高组异位内膜体积缩小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1)。
模型组异位内膜结构完整,呈子宫腔状或环形封闭式结构,内有囊肿形成。上皮为立方状或柱状上皮,大部分上皮细胞有分泌现象,间质致密,血管增生密集,并可见到少量腺体及炎细胞浸润;常氧中药两组异位内膜上皮层明显变薄,细胞低平,呈扁平状,甚至萎缩呈线状排列,细胞排列疏松,内膜脱落,间质细胞减少、小而稀疏,血管明显减少,未见明显增生及假腺体改变,纵切面异位内膜呈缝隙状、腺体萎缩,有纤维化倾向,且常中高组较常中低组表现更明显;散结镇痛胶囊组内膜上皮层变薄,细胞低平,呈扁平状,细胞疏松,甚至萎缩呈线状排列,内膜脱落,间质细胞减少,血管减少(图2)。
图2 组织切片HE染色(×200倍)
与模型组相比,常中高组大鼠异位内膜中Hif-1α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3-B);与模型组相比,常中低组、散结镇痛胶囊组Ems 大鼠NF-kB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中高组显著降低(P<0.01)(图3-C);与模型组相比,其他各组Ems大鼠异位内膜中Caspase-3 水平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3-D);与模型组相比,常氧内异方组、缺氧内异方组及散结镇痛胶囊组异位内膜中Bax/Bcl-2 水平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3-E)。
图3 治疗后各组大鼠异位内膜的蛋白表达比较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痛经、盆腔包块、不孕和性交痛等,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妇科临床的现代病、多发病和疑难病。该病在中医学属“月经不调”、“癥瘕”、“痛经”等范畴[10-12],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探索,认为其病机较为复杂,但多与血瘀相关[13-15],临床治疗应辨证论治。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学说众多,如:经血逆流、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及淋巴和静脉播散、在位内膜决定论、医源性散播、内分泌、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16-19],但每种学说并不能完全解释该病在实验及临床中的相关表现。迄今为止,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失衡学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20,21]。
核转录因子-kB(NF-kB)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应激反应、细胞凋亡及病毒复制的调节中起作用,是凋亡反应关键的调控因子,能上调多种基因和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阻止细胞凋亡而诱发EMs。了解NF-kB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有助于阐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进一步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本研究结果提示NF-kB 在模型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中呈高表达提示EMs 发病可能与NF-kB 的过度激活有关;灌胃给予内异方的各组大鼠异位内膜中NF-kB 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提示内异方能抑制其过度表达。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被称为“死亡蛋白酸”,是哺乳动物细胞调亡的关键蛋白酶,它一旦被激活,即发生下游的级联反应,使凋亡不可避免[22]。Bax、Bcl-2 是目前发现在线粒体凋亡通路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基因之一[23]。研究表明[24],Bcl-2 与Bax 之间的比例是决定对细胞凋亡抑制作用强弱的关键因素,当Bcl-2 蛋白过多时抑制细胞凋亡,当Bax 蛋白过多时促进细胞凋亡。有关Caspase-3、Bax/Bcl-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常表达已多方证实。本课题研究结果提示中药各组大鼠异位内膜中Caspase-3、Bax/Bcl-2 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提示内异方可能通过增强Caspase-3、Bax/Bcl-2 表达,促进异位细胞凋亡来阻断异位内膜的增殖。
子宫内膜异位症种植学说指出,经期子宫内膜的螺旋小动脉收缩,使内膜处于缺氧的状态[25],内膜碎片进入腹腔后缺氧继续存在,而适度的缺氧可减少内膜细胞的凋亡,有利于细胞的异位种植[26]。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稳定表达有利于提高异位内膜的种植能力,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27]。说明HIF-1α在EMs 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课题结果显示,常氧中药两组HIF-1α水平明显低于缺氧组。提示缺氧为异位子宫内膜生长的重要条件,内异方通过下调HIF-1α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广泛、形态多样,临床表现复杂,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所形成的结节、包块等,祖国医学称之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蓄积于下焦,血聚为瘀、瘀聚为癥瘕。近年来虽然各医家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不尽相同,但大都是以血瘀立论。即“瘀血”是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灵枢·五音五味篇》云:“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这种有余于气的状态易引起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景岳全书·妇人规》云:“瘀血留滞作,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成癥矣。”总之内因外邪皆可导致瘀血内阻,瘀血既成,阻于胞脉胞络,下焦气化不利,水液代谢失调,日久生湿化浊,聚而化热蕴毒,表现为“瘀毒互结”的基本病机;另一方面,毒热内蕴,进一步煎熬营血,血运迟缓,加重瘀血,毒瘀凝结,导致疾病缠绵难愈。故本病病机是瘀毒互结,病位在肝,病在血分。
内异方由土茯苓、土鳖虫、土贝母、鬼箭羽、大血藤、连翘、香附、黄芪、乌药组成。方中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有解毒清热,除湿通络之功效,《本草正义》言:“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湿热之蕴毒。”;土鳖虫咸寒,归肝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功效,临床常用于瘀血经闭及癥瘕痛块;以上二味化瘀活血,解毒通络共为君药。土贝母性微寒味苦,归肺脾经,入肺则制约肝之妄动,入脾则减弱肝之克制,功在散结解毒;鬼箭羽又名见肿消,性辛味苦寒,归肝经,辛能行,苦寒解毒,有破血通络、解毒消肿之功效;大血藤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能散瘀止痛,清热消肿;连翘性微寒味苦,入心、肝、胆经,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作用。以上四者助君药加强化瘀散结、清热解毒之力共为臣药。香附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有理气解郁,止痛调经功效,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为血中气药,一则行气以助瘀化,二则用在味苦药中防其凝滞;炙黄芪甘,温。归肺、脾经。具有健脾益气功效,能提高减弱之免疫力,方中更加入辛温之乌药既防诸药苦寒凝滞气血,又能止痛减轻症状共为佐使之药。综观全方补泻兼施、寒热并用,标本兼治,诸药合用共奏“化瘀解毒,疏肝消痈”之效。
综上所述,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确有疗效,其作用机制初步表明内异方有抑制NF-kB 的过度激活,下调多种基因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减缓细胞增殖,激活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途径的作用,通过促进细胞凋亡,降低其在宫腔外的存活及种植能力而抑制异位内膜病灶发展。且缺氧在内异症的治疗中有一定意义,提示缺氧微环境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发展有关系,为内异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