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雁飞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16)
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候群,泛指由胃动力障碍引起的疾病,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1-2]。复方阿嗪米特和莫沙必利是临床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本次研究旨在分析两种药物在消化不良治疗中的效果和价值,并以此为临床早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借鉴经验,内容如下。
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消化不良患者100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5~77岁,平均(63.12±2.41)岁,病程6个月至4年,平均(2.13±0.48)年;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6~78岁,平均(63.27±2.38)岁,病程5个月至4年,平均(2.11±0.52)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家属知情同意;②患者年龄≥55岁;③患者均符合《临床胃肠病学》[3]中关于消化不良的相关诊断标准;④临床资料完整;⑤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肾功能障碍;②合并精神性疾病;③合并言语、意识障碍;④入院前1个月使用过促胃动力药物;⑤临床资料不全或者中途转院;⑥合并药物过敏反应。
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方法为:饭前口服莫沙必利片(国药准字H19990317,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mg×24s)5mg,3次/d,以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方法为:餐后口服复方阿嗪米特片(国药准字H20000232,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s)1~2片,3次/d,以1个月为一疗程。两组同时治疗1个疗程。
①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1个月对其症状变化进行评分[4],无症状变化为0分,经提示可以回忆症状为1分,存在主诉症状但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为2分,影响较大为3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症状越重。②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变化,评定标准:显效为症状积分下降程度≥75%;有效为症状评分下降≥50%,但不足75%;无效为下降<50%或无明显变化。③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肤瘙痒、肠鸣和恶心等。
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1个月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时间段症状评分变化对比(±s, 分)
表1 两组各时间段症状评分变化对比(±s, 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对照组5050 t P 15.15±2.4315.13±2.410.0300.97710.17±1.4811.54±1.364.8200.0003.12±0.625.48±0.7617.0140.000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2.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变化对比[n(%)]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消化不良形成机制较为复杂。近些年,随着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消化不良发生率逐年升高。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约有20%左右居民存在不同程度消化不良症状,而其中老人占比最高。随年龄增加,老年患者自身胃肠功能逐渐衰退,消化酶分泌减少,以致于肠胃蠕动减弱,进而增加消化不良发生率[5]。此外,还有学者认为,老年患者消化不良发生率高是因为其焦虑、抑郁情绪增加,且多合并基础性疾病,以此导致患病率增加[6]。
莫沙必利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药,可显著地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进而刺激胃肠道发挥促动力作用,以此达到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的目的[7]。而复方阿嗪米特是一种消化酶制剂,其具有增加胆汁液体量以及增加固体成分分泌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吸收和消化,恢复机体的正常消化功能[8]。此外,其成分中的纤维素酶4000具有解聚和溶解或切断细胞壁作用,对于改善胀气和肠道中菌丛混乱引起的酶失调有着显著的作用。高飞[9]等学者曾通过对比莫沙必利和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发现,单独使用莫沙必利相较于联合用药其总有效率更低,且不良反应高(P<0.05)。而史轶[10]等学者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对老年消化不良的疗效研究中同样发现,联合用药有效率高于单纯用药且症状评分低于单纯用药,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2周、1个月其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低,和以上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由此可见,将莫沙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用于消化不良具有高疗效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将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应用于老年消化不良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