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液输注器改良

2019-03-06 12:56:28张玉芬刘炳娇
智慧健康 2019年5期
关键词:装袋软管残留量

张玉芬,刘炳娇

(宁南县人民医院,四川 宁南 615400)

0 引言

肠内营养液是指具有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患者,因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一些治疗的特殊要求,需要从口服或管饲等方式给予要素制剂,经胃肠道消化吸收,提供能量和营养素,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营养支持疗法。临床护理发现,患者对肠内营养液的需求量正在逐渐提升,目前鼻饲患者肠内营养液主要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利用手工推注的方式,但营养液很容易发生污染,且速度快慢不均,不利于病员胃肠道对营养液吸收,导致肠内营养液易从食道反流,发生营养液浪费,严重情况下甚至可导致患者发生误吸,造成窒息[1-3]。另外,其人力成本极高,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选择改良的双插肠内营养液输注器用于鼻饲肠内营养液,以提升肠内营养液输注器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我院重症监护室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针对肠内营养液输注器改良的相关问题,抽取2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行胃肠营养治疗,选择改良的肠内营养液输注器给予鼻饲,200例患者中共有呼吸衰竭40例,脑内出血120例,食管癌40例,其中男性135例,女性65例,年龄37~76岁,平均(62.5±4.5)岁。排除其他类型疾病患者,由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鼻置入18号一次性鼻胃管,调整深度为55cm左右,输注营养液时调整患者为半卧位,选择营养液为:瑞代肠内营养乳剂,并选择增温器控制患者输注温度,控制在38~40℃,且每日营养液的总摄入量不超过1100mL;鼻饲持续10~20d。利用改良的肠内营养液输注器进行操作,肠内营养液输注器改良包括直式与袋式两种,其中直式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输液软管,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并接于输液软管一端,输液软管的另一端无需设胃管接头,同时需保证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流速控制器,第二支管上设第二流速控制器,输液软管上设第三流速控制器,第一支管用于输送营养液,第二支管用于输送冲管液,输液软管上设有第三流速控制器及滴壶[4-6]。滴壶设第一加药口,第二支管连接冲管液存放装置,冲管液存放装置设温度测量装置,管液为食用水,胃管接头的长度为2cm;详见图1。

图1 一次性鼻胃管各接头长度

袋式装置在输液软管上设分装袋,针对营养液进行定量分装,分装袋容量为250mL,并在分装袋上设有第二加药口,详见图2。

图2 鼻胃管营养液定量分装袋加药口

1.3 观察指标

分析经改良肠内营养液输注器在2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肠内营养液鼻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通过直观对比治疗前后的胃残留量判定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s)进行描述数据,t检验计量数据,以率(%)表示,通过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例患者治疗前后胃残留量对比

治疗前共有136例患者胃残留量超过200mL,治疗后仅25例患者胃残留量超过200mL,组间对比,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200例患者治疗前后胃残留量对比[n(%)]

2.2 患者满意度统计

200例患者经改良肠内营养液输注器行肠内营养液鼻饲及相关护理后,共有非常满意150例(75.0),满意42例(21.0),不满意8例(4.0),综合满意度为96.0%。

3 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适应于需胃肠营养治疗的患者,肠内营养的本质,是将鼻饲管经一侧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痿口等途径,插入胃部或肠道内的一种技术,从管内滴入要素饮食与流质饮食等物质,从而达到给予患者足量蛋白质或热量的临床治疗方法[7-12]。临床研究发现,通过肠内营养方式,能够有效维持患者黏膜细胞的正常机构,促进肠道菌群的快速增长,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患者消化液与胃肠道激素分泌水平,优化肠蠕动,强化内脏血流,致使患者的正常代谢功能更加符合生理过程的规律,提升生活质量[13-15]。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肠内营养用物包括瑞代、能全力、百普力等,其中以瑞代最有代表性;同时,肠内营养还包括多种周边内容,如营养管路、营养泵等[16]。经临床经验得知,经常规肠内营养措施,很容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状况,其中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涵盖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常见症状,同时合并有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等临床症状;一旦操作不当,将造成脱管、堵塞,威胁患者安全,同时伴随有一定程度的血糖紊乱及水电解质紊乱等状况,促发鼻、咽、食道黏膜损伤[17-19]。本次研究通过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将肠内营养液输注器进行改良,每次输注过程中,合理控制输注间隔,每输注4h间歇时间为1h,同时选择温水冲洗胃管,确保卫生标准,于下一次输注前回抽胃内残余量,并选择加温器维持营养液温度,有效降低不良风险隐患,可及时发现为主流与食物返流状况,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及胃管堵塞的概率,有效中和胃酸,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便于临床诊疗过程中,能够更早的检出胃潴留症状,从而避免吸入性肺炎。常规的肠内营养方式通过泵入等途径进行营养给予,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胃内营养液的真实泵入量,从而引起一定程度的不适,在胃蠕动的影响下,导致不同类型的临床不良反应[20-21]。

本次研究发现,通过肠内营养液输注器改良,能够针对重症患者的常见性胃肠疾病进行针对性处理,如针对胃肠动力障碍时,可通过胃残留量为指导依据,合理控制剂量与注入条件,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应用于临床上,既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还能规范统一管理;使用便捷,可有效简化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效率,同时其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耗资少,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且易于在临床上进行深入推广;可见其十分利于鼻饲病人的管理[22]。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液输注器进行改良可有效避免肠内营养液污染,速度均匀,吸收性强,不易引起反流导致误吸;同时分装袋分量给予肠内营养液,可有效避免浪费,降低人力物力资源成本,针对临床鼻饲患者意义重大,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装袋软管残留量
软管式液压隔膜泵的研发与应用
水泵技术(2021年6期)2021-02-16 01:14:42
新型液动食用菌装袋机的设计要点与应用*
中国食用菌(2020年9期)2020-11-11 04:55:40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软管传声筒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戊唑醇的残留量
广东茶业(2019年2期)2019-06-18 10:24:24
HPLC-MS/MS法检测花生中二嗪磷的残留量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31
板栗的塑料薄膜袋贮藏技术
农家之友(2018年4期)2018-01-30 17:47:26
膜下软管微喷应用技术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4
辐照橡胶软管实现中国制造
橡胶工业(2015年8期)2015-07-29 09:22:50
线上称重器给食品装袋带来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