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机场群空地一体化协同运行实践探索

2019-03-06 06:47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却建昆陈关鹏中国邮政航空公司
民航管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滇西空地旅客

□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却建昆 陈关鹏 罗 睿 中国邮政航空公司 何 宁/文

当前,我国民航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民航资源规划也逐渐从单一机场、功能导向的“1.0时代”过渡为以机场群为单位,充分强调区域性和协同性的“2.0时代”。如何对机场群进行合理规划协同便成为多机场发展体系的新课题。机场群空地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区域内的交通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服务经济发展。在实施机场群空地一体化协同运行的同时,还需加快推进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本文以云南滇西机场群“保腾芒”协同运行模式为例,展现了滇西机场群空地一体化协同运行思路,为中国民航中小机场群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贡献云南方案。

高质量发展迫切要求机场群空地一体化协同运行模式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交通运输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和战略机遇期。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引领下,各种交通方式将由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在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过程中,民航发展进入了以机场群为核心的区域化和一体化发展阶段,民航资源规划已经逐渐从单一机场、功能导向的“1.0时代”过渡到以机场群为单位,充分强调区域性和协同性的“2.0时代”。在2017年第九届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指出:“机场群”是以协同运行和差异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多机场体系。在《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中,提出了要形成与其他交通方式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

机场群空地交通一体化发展是一个体制改革与技术进步相统一的发展模式。空地协同一体化的实施需要网络化的设计布局、智能化的信息管理、一体化的运输服务。相关资料表明,若实施一体化协同运行,可节省10%的运输成本,提高15%的运输效率。在交通强国建设目标中,“2.0时代”的机场群将发挥民航在交通体系的龙头带动作用。

探讨云南滇西机场群空地一体化协同运行模式

(一)打造滇西机场群背景及意义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类似滇西“保腾芒”(保山、腾冲、芒市)的中小机场群多达32个(至少两个相邻机场距离在150公里以内),涉及机场130家。除西藏自治区外,几乎其余所有省份都有类似“保腾芒”的机场群分布存在,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

滇西保腾芒一体化协同运行,对推广全国范围内中小机场群的协同运行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与意义。滇西机场群立足西南门户,连接“一带一路”和“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保腾芒”三地共商、共建、共享,有助于推动并促进我国西南边境自贸地带的繁荣发展。

(二)特有环境迫切要求打造滇西机场群

滇西机场群是云南机场集团以及昆明国际航空枢纽战略的重要一环。滇西机场群的发展,促进了云南机场集团航空运输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对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民航强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地域天气环境。地域距离方面,“保腾芒”三地机场之间的直线距离均在150公里以内,且相互间均有高速公路连接,地面转运便捷;天气特点方面,“保腾芒”三地机场气候季节性特点明显,运行常年受大风、雷雨、低能见度等复杂天气影响,且季节性影响时间互有不同,影响具体运行情况参见表1;机场容量方面,三地机场高峰小时主要集中在11∶00~12∶00和17∶00~18∶00两个时段,运输量均未超过芒市机场的最大容量,具备三地运力统一协调的条件。综上,三地机场运行公路转运距离在 150 公里以内、天气影响时间不同、高峰小时集中,机场互补性强,具备协同运行条件。

表1:滇西机场群运行情况

表2:云南省六大旅游区域基本情况

2.经济环境。旅游业在云南省GDP 占比高达三分之一,依据云南省旅游资源分布,将云南省分为六大旅游区如表2所示。在航空运输的带动作用下,通过机场与高速公路的运输联营,滇西机场群的发展必将不断演变出新业态,为云南省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好强力支撑。

(三)统筹布局滇西机场群战略目标

1.精准刻画,实现滇西机场群“1+1+1>3”的合力规模增长

充分调研三地航空出行旅客的需求特征,协同机场群战略规划,发掘三地潜在市场需求,构建具有滇西地域特色、适合三地机场群的航线网络,在运输规模上,实现1+1+1>3的规模经济效应。

2.协同创新,提升机场群航班综合保障能力

引入滇西“保腾芒”大机场概念,突破三机场固有的空间尺度限制,协同空地保障资源,统一地面交通服务保障标准。在实际运行中,结合三机场的天气实况及预报,开展空地交通协同保障能力容量评估,优化执飞航空公司飞行计划配额分配,评估运行条件变化,实现航班计划起降机场灵活变更,航班临时备降无缝隙保障和客货地面运输快速接驳,构建“运行信息实时沟通,协同放行,协同起降,协同保障”的一体化运行模式。

根据“保腾芒”机场的气候特点,在运行重点保障的夏秋航季(集中在6~8月),结合局方对跨管制区计划目的地机场变更批复的难易情况,从航线设计角度出发,创新性的制定了对应的运行保障机制:若局方对跨区计划变更批复容易,则直飞“保腾芒”的航线根据天气情况直接实施一体化运行,灵活变更目的地机场;若局方对跨区计划变更申请批复困难,则在夏秋航班计划调整阶段,提前将跨区域直飞航线优化为首先经停昆明,在昆明合并旅客后飞“保腾芒”,通过变通航线计划申请,制定并优化中转经昆飞旅客服务政策,同时实现航空资源共享和机场群一体化协同运行,提升综合保障和服务能力。

3.固化机制,为中国民航中小机场群协同发展贡献“云南方案”

融入民航“中国服务”品牌建设,以滇西机场群一体化协同运行为基础,打造中国民航中小机场群的协同发展标杆,向中国民航中小型支线机场群协同创新发展贡献“云南方案”。

(四)多方联动精密部署机场群方案

1.全局协同,举旗定向探究机场群运行机制

面对滇西机场群因特殊地域、天气原因造成的保障短板,早在2012年起,云南监管局牵头,与东航云南分公司、云南机场集团一同积极联系地方政府,解决了一票三通、旅客落地保山后转运腾冲的应急保障需求。西南管理局也高度重视,组织专题工作会,协调云南省政府职能部门、保山市、德宏州人民政府加快推进完善“保腾芒”空地一体化地面交通服务保障工作。

在推进过程中,各方共同努力,探究出了发展新路径。一是航空公司提前统一运行资质和保障资源,确保航线申请、飞机维修、机组资质、机场保障等满足运行要求;二是局方推进“放管服”工作,负责航班时刻和计划管理部门放松对航空公司管制区内及跨区飞行计划临时变更等需求的管控;三是优化和完善空域结构,推进机场群进近管制中心建设;四是整合基于ADS-B的航班运行监控系统和A-CDM等信息系统,建设汇集空地运行及地面交通保障信息为一体的大数据协同可视化分析决策平台,设立集中协同决策机构,建立决策机制,优化决策流程。

2.凝心聚力,联合组建滇西机场群运行机构

昆明机场运管委牵头成立滇西机场群(保腾芒)运行协同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滇西运管委)。滇西运管委将航空公司、保腾芒机场、空管等单位联合在一个平台,此外,各市交通运输局、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共同推进保腾芒协同运行相关工作。

3.精密部署,精准落实保腾芒空地协同运行

按照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云南监管局以及云南机场集团关于建设“保腾芒”空地一体化协同运行机制的工作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旅客保障措施:

天气研判,启动“保腾芒”一体化运行。天气研判是启动一体化运行的重要决策依据。气象管控相关单位联合利用大数据工具,优化数值预报模型,开展跨区域天气研判工作,实现省内气象数据互联互通集成应用及远程天气会商机制,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

信息通报,快速准确分享航班变动信息。滇西运管委统筹指挥三地机场一体化运行联动保障工作,牵头搭建协调决策平台,及时了解航班动态,通报领导小组及相关单位。航空公司、机场等单位均会利用多种手段及时播报最新信息,告知旅客及相关保障单位。

沟通协调,尊重旅客航班变动出行意向。机场设立专用柜台办理值机手续,负责解释说明。若旅客同意“保腾芒”协同运行,地服人员将按计划保障;若旅客有其他需求,工作人员也将积极为其办理相关手续。

周密谋划,及时保障旅客出行安全顺畅。机场、航空公司、地方政府、地方交通部门等相关单位共同完善保障工作流程。一是设立“保腾芒”业务咨询点,快速传达信息;二是配套引导设备,安排专人进行引导服务;三是保证车辆运输服务,根据航班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四是做好旅客服务质量评价,为下一步服务改善提供依据;五是做好特殊旅客服务。

协同联动,各司其职服务旅客准点出行。在启动“保腾芒”协同试运行期间,三地机场按照方案确定保障流程。以腾冲机场出港为例,因腾冲机场低云天气,MU5953昆明—腾冲变更目的地至芒市,腾冲出港航班改为由芒市出港。腾冲机场的旅客首先在城市候机楼候车休息,由专人引导安检和乘车;地面大巴车按该航班计划起飞时间提前3小时发车,期间路程时间2小时左右;地面大巴车到达芒市机场指定位置,由专人引导旅客到“保腾芒”值机柜台办理值机手续并快速过安检通道(旅客自行办理电子登机牌,无纸化乘机)。整个保障流程突出了滇西机场群空地融合的衔接能力和服务品质,也体现了地方政府、机场、航空公司等相关单位之间的联动力度。

4.协同创新,推动智慧机场群和信息化建设

研发“保腾芒”协同运行系统平台,包含运行监控、天气研判、签派决策、服务评价等模块,涵盖滇西运管委决策流程。通过融合航空器ADS-B、车辆定位、旅客人数等信息,提升协同运行效率,改善旅客满意度,实现多方共赢。

延伸机场群空地融合协同运行创新模式

(一)加强机场群协同运行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和扩大省内一体化范围,积极发挥省内各机场网络功能,组建云南机场群(云南省机场群分布如图2所示),未来将加大航线环飞、串飞力度,将一体化航线网络延伸到国内,进而扩大省内机场群环飞、串飞功能。加强各机场与地面交通的衔接,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组建省内空地联运联盟,实现设施连通、信息互通、票务畅通,提升空地一体化发展水平。

(二)实现行李托运模式的创新化

创新旅客托运行李服务模式,改善交通设施和工具装载行李条件,方便旅客携带行李出行。一是试点推广远程行李托运服务。可将行李运输系统、行李安检系统和民航离港控制系统前移至城市候机楼、市中心或基础轨道车站设置,使旅客可以直接在市中心或机场轨道就地办理值机手续和行李托运;二是利用行李RFID全流程跟踪系统,让旅客在托运行李过程中,熟知行李运输状态,提升旅客获得感。

(三)建立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新技术应用,有效整合运输资源,促进空地运输一体化发展。建立统一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在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场航站楼、大巴车等交通设施内设立交通运行实况信息,向联运旅客提供航班及车次的动态信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旅客移动信息服务。

(四)融入通用航空服务功能

完善运输机场功能布局,科学规划通用机场,发挥通用航空运输服务功能以及对社会公共服务的支撑作用,构建公共运输航空、通用航空两翼协调衔接的航空服务网络,将通用机场融入机场群布局中,扩大通用机场服务功能,加快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

猜你喜欢
滇西空地旅客
走进大美滇西·探寻红色印迹
第六章 神秘的空地
第六章 神秘的空地
滇西贫困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满意度现状
非常旅客意见簿
空地一体化技术在IFTD试飞中的应用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候车大厅的旅客
我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