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价值研究

2019-03-05 20:44常智慧
延边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西部倡议全球化

常智慧

(中央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 100081)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5年多以来,成效显著,好评不断,同时质疑声也一直存在。西方一些智库将“一带一路”比作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认为“一带一路”意在谋求全球霸权。这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背道而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①习近平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7/content_5316913.htm.习总书记讲的“是”与“不是”,阐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其一,“一带一路”本着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向周边国家发出倡议,在各国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伙伴关系。因而,“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以中国一国为准,而是大家共同商量、共同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承诺不称霸,也不结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而不是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更不是形成军事同盟。其二,“一带一路”倡议符合经济全球化浪潮,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举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处于转折的十字路口,其既促进了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向前发展,也造成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经济全球化的新一轮发展亟需一套新方案。中国由此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而“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该思想的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符合时代潮流,是推动世界进步的长久大计。中国欢迎有意愿的朋友本着真诚合作的态度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共同协商,共谋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的、包容的,推动建成和谐共存的大家庭,而不是中国拉帮结派形成“中国俱乐部”,或者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其三,中国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不以意识形态划分界限,对参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附加任何要求,欢迎有意愿的各国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也绝不会刻意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建共赢共享,以解决各国发展问题为根本目标,通过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释放彼此发展潜力,实现国家间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而“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的伟大倡议,对中国和相关国家的发展有着重大推动作用。

一、就中国而言,“一带一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经济发展新动力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却呈现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具体来说,东部地区发展迅速、西部地区发展缓慢,沿海地区发展迅速、内陆地区发展缓慢。区域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事业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发展差异的形成有区位、禀赋等客观原因,也有政策策略和发展模式等原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因而必须加快推动西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确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从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树立榜样示范作用转向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总体效果不够明显。我国主要面向北美、西欧的向东开放格局不能从根本上带动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因而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尤为必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使西部地区成为新的开放前沿,与东部地区共同承担我国“走出去”的重任。

“一带一路”倡议将大大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其一,“一带一路”建设将大幅度改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水平。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只有先打通地区的道路交通,才能进一步带动其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和中欧班车的重要通道,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需放在首位完成。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将大大加快中西部地区与相关国家的战略对接和互联互通,节省时间成本、物流成本和贸易成本。其二,“一带一路”建设贯穿我国东中西部,新的价值链将会形成。一方面,东部地区要素成本高的企业和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发展受限的企业可转向中西部地区发展,与中西部资源要素优势相结合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腾飞的支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分工将会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来往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要素成本等优势,促进中西部地区在国际区域价值链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分工和独特地位,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其三,“一带一路”通过中西部地区与相关国家的贸易对接,将我国的资本、技术和产能优势转化为国际合作优势,促进我国过剩产能消化和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在输出我国优势产业的同时引进相关国家优势产品,满足人民高质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因而,“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于开创全面的对外开放格局、协调东中西、海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我国应对经济“新常态”,提供经济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就沿线国家而言,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促进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涵盖了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非、中东欧等世界大部分地区,横跨欧亚非三大陆,其中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中等收入和低收入阶段。“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资源、制度禀赋等各不相同,因而各国经济模式和所处发展阶段等也各不相同。沿线国家中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如卡塔尔、阿联酋、文莱等为能源出口型国家,捷克、斯洛文尼亚等为传统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下较为缓慢,经济增长缺乏动力,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沿线国家中的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处于欠发达国家贫困陷阱中无法自拔,欠发达国家的消费占GDP的比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而生产资料投资却远远不足。这些国家必须筹措资金、发展产业以带动经济发展。此外,沿线国家非常容易受到国际金融风波的影响,因而必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完善金融监管体制①吴舒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J] .经济研究参考,2017(15):35-37.。反观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成就了中国奇迹。由于良好的政府主导和市场运营,中国经济发展可观。中国有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可谈,有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可做,这都是在“一带一路”中可以分享给沿线国家的中国智慧,与沿线国家一道推动经济发展。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5-526、540.“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发展经济和繁荣社会的机遇。其一,政策沟通下沿线国家可以就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其他国家进行战略对接,各国平等协商、互相尊重,寻求最大公约数,签订相关发展协议以推动共同发展。其二,“一带一路”完善了亚欧非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道路畅通便利了国家间的交往沟通,便利了贸易和人员往来。各国在互联互通中加深彼此的了解和经济联系,实现共同发展。其三,“一带一路”重点在于提升区域间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各国可将自身的相对优势转化为国际合作优势,同时引进他国优势产业,实现各国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其四,“一带一路”可以满足沿线国家的融资需求,各国可借助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分享我国改革发展红利。在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下发展本国产业,提升产业化水平。其五,“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人民带去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实现了在科技、教育、文化、民间交往等多领域的广泛合作,沿线国家人民有切实的获得感,对“一带一路”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不断加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其涉及面将愈加广阔,完善度也将不断提高。“一带一路”以中国的对外开放带动了沿线国家的对外开放,释放了彼此的经济发展潜力,对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繁荣有着重大价值。

三、就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而言,密切各国经济联系,促进亚欧非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进一步合作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从历史来看,张骞出使西域促成了陆上丝绸之路基本干道的形成,海上丝绸之路路线也在汉武帝时期基本形成,古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的海陆商业贸易,成为东西方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纽带。古丝绸之路开辟两千余年间,中国的丝帛锦绣、瓷器、铁器、打井技术、四大发明等传至西域,同时,西域的特产、艺术、宗教等也传入中国。中西文明在古丝绸之路中交流融合,加深了中西之间的交流理解和互学互鉴。古丝绸之路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民心基础。从现实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低收入阶段,且当前国际背景下,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具体来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其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而制定了更高标准的国家贸易规则和投资规则,极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对外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乐观,因而将成绩和经验与世界分享。“一带一路”倡议满足了沿线国家发展经济和提升实力的急切需求,因此可以得到沿线国家的认可和肯定。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我国顶层经济战略的体现,构建了亚欧非国家在经济上深层次合作的宏伟蓝图。在各国认可和支持的基础上,实现各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对接,促进沿线各国的多双边经济合作与发展,既推动各国经济的发展,又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具体来说,“一带一路”建设以“互联互通”为核心内容,在各国产品的自由流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中,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各国贸易往来的基础因素。首先,提升和完善沿线国家及国与国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发展相关产业,为贸易往来打下基础。“一带一路”发挥了中国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相对优势,带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发展。其次,“一带一路”不断提升各国间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放宽市场准入原则,降低或减免关税,为各国贸易往来提供自由便捷的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以来,中国通过建立多双边贸易体制,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和建立自由贸易区,极大地提升了区域间贸易合作水平,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再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以来,沿线国家不断受益,切实感受到“一带一路”的伟大价值和重要意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更足。最后,在沿线各国日益频繁的贸易往来中,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的命运日益休戚与共,在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实现亚欧非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四、就世界而言,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以攫取剩余价值、获取财富为生产根本目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自身的资本和技术优势,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交换,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来获取大量利益,导致财富分配失衡,贫富两极分化。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全球化问题频发,由于资本逐利的实质,其不能放弃自身利益而从根本上解决世界问题,因而全球性问题困扰世界人民已久。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全球化过程中,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因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趋势,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献计献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世界是各国的,不只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何去何从,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新的国际规则也应由各国共同制定,全球性事务应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由各国共同分享。唯我独尊、强买强卖、穷兵黩武、一国独霸的思路和做法不符合世界各国根本利益和历史发展规律,终将被世界淘汰。

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终结或逆转,而意味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呼吁新的经济动力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思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运而生,而“一带一路”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各国间的政治互信,各国平等协商,推进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互融,在互联互通中实现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各国间的人文互通,各国在经贸合作中加强人文交流,实现不同文明的平等对话。各国在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交流中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为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提供了新路径。“一带一路”不仅关注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关注如何做好“蛋糕”的问题,追求公平公正,各国在共同发展、共同协商中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而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早已紧密联系、休戚与共,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因而,“一带一路”不仅响应了全球化号召,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全球治理体的完善有着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中西部倡议全球化
“天宫课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点燃航天梦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全球化陷阱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