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虎 赵红宇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1
提要 “懡”是中古时期产生的一个连绵词,字书和辞典对“懡”的解释都是表羞惭貌、面青貌和稀疏义。文章根据词义的系统性,语义演变的规律性,排比归纳出“懡”表模糊(含糊)、虚空、虚度三个新义项,探求到其核心义为“模糊”,语源上溯到先秦时期的迷离、朦胧,流变下探到元代的面磨罗等,从汉语史的角度全面考察词汇的发展演变。
(2)师一日造方丈,未及语,被祖诟骂,懡而退。(宋《五灯会元·五祖演禅师法嗣》)
(3)药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被遵公说得口似扁担,不胜懡。(南宋《岁时广记》卷二十引《正法眼藏》)
(4)公子亭台香触人,百花懡无精神。(唐王毂《红蔷薇歌》转引自蒋礼鸿)
(5)楼上等多时。两地里,人马都饥。低低说与当直底,轿儿抬转,喝声靠里,看俺么裸而归。(宋向滈《摊破丑奴儿》)
(6)没留没乱,不言不语,尽夫人问当,夫人说话不应一句。酒来后满盏家没命饮,面磨罗地甚情绪!吃着下酒,没滋没味,似泥土。(金董解元《董西厢》卷三)
(7)我心恍惚,面没罗,是谁人撒然惊觉我?则见圣像严恶,鬼似喽啰,排列的闹呵呵。穿红的圣体忙挪,穿青的子细评跋,穿绿的亲定夺。似白日里无差讹,元来是一枕梦南柯。(元无名氏《小张屠》二折)
(8)撇的我嘴孤独,面魔罗,呆答孩,死没腾,危楼独倚频频望。(明无名氏《雷泽遇仙》第四折)
(9)嘴古都钗头玉燕,面波罗镜里青鸾。(元无名氏《集贤宾》)
例(6)大意是崔夫人意欲悔婚,设计邀张生来让崔莺莺认他作哥,这句是写张生明白夫人用意后内心十分气愤又不好发作,只能青着脸闷头喝酒,不理睬夫人的问话。例(7)写张屠做了一个关于地府阎罗的噩梦,被惊吓得面色发青。例(8)“嘴孤独”谓嘟着嘴,“呆答孩,死没腾”是指死气沉沉,可知此句中“面没罗”应为内心不悦时阴沉发青的面色。例(9)“嘴古都”同例(8)“嘴孤独”,谓嘟着嘴,说明主人公情绪低落,“面波罗”即“面没罗”,谓情绪低落时脸上呈现出的面青貌。
张相(2001:570)“面没罗,发怔或发呆之义”,高文达(1992:546)“面没罗:亦作面磨罗,面波罗,面魔罗,脸上没有表情,发呆。”都举了例(6)。我们认为将“面没罗”解释为发呆义不够准确。例(6)张生得知崔夫人要悔婚后,内心是气愤的,所以会铁青着脸只喝酒不说话,并不是“脸上没有表情,发呆。”许少锋(2008:1278)“面没罗:形容神情发呆、无精打采。”举了例(7),我们认为例(7)是写张屠被梦惊吓到的面青貌,此例中的“面没罗”被解释成神情发呆、无精打采不准确。其实“面没罗”谓面色发青、没有光彩,金元戏曲中常用以形容人在愁烦、气怒或突然受惊时的面部表情。这个解释符合词义的演变发展规律,我们认为如果一味随文释义,就会见仁见智,缺乏科学客观的解释,只有从词义的系统性出发,分析词义的来源和发展,才能得出准确的释义。
(10)走马看山真懡,忙中拾得片时间。(宋杨万里《盱眙军东山飞步亭和太守霍和卿韵》)
(11)莫怨乘桴道不行,身方否处道方亨,大千世界愁中老,八万障门嗔上生,了了不如都懡,休休便是力修行,夜缸酒熟谁堪唤,共啜人间骨董羮。(南宋方岳《秋崖集》卷十一《遣兴》诗)
(12)我之忠厚不逮后生之明了远矣,此不紧要也。愚谓其中有精切而遭去者无限。逞其懡之辞,易其担当之语,往往有之。夺吾说以畀新安胡氏者五十许条。(元陈栎《定宇集》卷十)
(13)人不求师,奚自觉悟?倘有所师,先以《参同契》一书辩之。苟有一句懡含糊,便难信受。(元陈至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14)梁武帝问达磨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磨云:“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 磨云:“不识。”帝不契。达磨遂渡江至魏。(这野狐精,不免一场懡,从西过东,从东过西。)(《碧岩录》卷一,《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 宋代卷》48页)
(15)凡情脱落,圣意皆空。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两头不着,千圣难窥。百鸟衔花,一场懡。(宋廓庵禅师《十牛图颂》)
(16)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竟?”师曰:“吃醋知酸,吃盐知咸。”曰:“弓折箭尽时如何?”师曰:“一场懡。”(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
(17)入俗入僧几番下火,如今两脚捎空,仍旧一场懡,莫把是非来辨我,刀刀只斫无花果。(清澹归和尚《徧行堂集》卷七)
(18)顺治壬辰六月,自携李归虎邱东小庵,邀苍公坐榻前,手书诀别曰:“一事无成,五十二载,一场懡。”双手拓开,敛容掷笔而逝。(《苏州府志》卷第一百三十四)
(19)及至入室之际,竞竞着意寻择,方知多有难能之事,甚费苦辛。因知着意寻之句,犹不易得。况惟世人得师一诀之后,又只懡时光,岂知年迈日衰,容易老死而已。(宋张伯端《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卷二)
(20)人亦有言:年近三十,忧老将至。世事易缠纠,光阴易懡,忽忽淹留,壮老逼人。(明黄宗羲《明文海》卷一百五十二)
(21)人烟懡不成村,溪水微茫劣半分。流到前滩忙似箭,不容雨点稍成纹。(南宋杨万里《小溪至新田》诗)
(22)郊原晓日嫩晴初,懡人烟望总疎。近辅风云都入画,长须僮仆只担书。(清文昭《紫幢轩诗集》东屯集)
模糊即不清楚、不分明。视觉上看不清楚是模糊,言辞、文章内容的“不清楚、不分明”也是模糊,如“逞其懡之辞,易其担当之语”;为人处事上“不清楚、不分明”也是模糊,如“了了不如都懡”,这里“懡”表示“模糊”(糊涂义),可见“模糊”这一义项的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陆宗达和王宁(1983:153)认为“词义中常有从具体到抽象的变化。有些是因为词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外延的增大影响到内涵的缩小。”如“暗”和“昏”都可以由表示光线的昏暗模糊引申至做人处事糊涂不明。
陆澹安(1981:600)认为:磨罗,魔合罗之省。《戏曲词语汇释》收录“磨罗”:“磨罗,魔合罗之省,本义指宋元人七夕所供的小泥人,引申作‘呆若泥塑木雕’的意思。”我们认为此“磨罗”与本文中所探讨的“懡”另一变体“磨罗”是同形异词,二者语义源流没有关系。
蒋礼鸿(1981:228)不仅能说明语义,而且能说明词义的来由。他说:“其实‘曪’‘懡’即是朦胧。辛弃疾《浣溪沙·黄沙岭》词:‘突兀趁人山石狠,朦胧避路野花羞。’突兀即是很貌,朦胧即是羞貌,可以为证。这是语源之可以推论的。”此说是也,“懡”、“曪”的语源义是朦胧。朦胧,微明貌,也表示模糊。“朦胧”类同源词都有模糊之义,如曚昽,《玉篇·日部》:“曚,曚昽也。时也。”《广韵·董韵》:“曚,暡曚,日未明也。”《大字典》认为“曚昽同暡曚,义为日未明。” 朦胧,《广韵·东韵》:“朦胧,月不明。”蒙茏,《汉书·扬雄传上》:“获蒙茏,辚轻飞。” 颜师古注:“蒙茏,草木所蒙蔽处也。” 因草木所蒙蔽而模糊不清。蒙茸,模糊迷茫,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气色蒙茸,风云蓬勃。” 唐无名氏 《撷芳词》:“风摇荡,雨蒙茸,翠条柔软花头重。”据《广韵》:“茸,而容切,平声钟韵日母。”“日”母和“来”母准旁纽,可通转。朦胧这组词的核心义为“模糊”,这与“懡”的核心义是一致的。“蒙茏”也可倒文为“笼蒙”《淮南子·修务训》:“今夫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粉白黛黑,佩玉環,揄步,杂芝若,笼蒙目視,冶由笑,目流眺。” 高诱注:“笼蒙,犹眇目視也。”按:“眇目視”即小视,乜斜着眼睛看的样子。从语源看,当是眼神迷蒙,形容女子的娇羞。需要注意的是:“懡”之羞愧义,蒋礼鸿(1981:228)探源为“面无色”,其实人羞愧时,眼神是迷离朦胧的,可证“懡”源于朦胧。
上古汉语有这样一组声母格式为m-/l-式、词义为“模糊不清”的词族。这可能是“懡”更早的源头。[注]审稿专家指出“懡”应该与“模糊”、“缦胡”、“莫络”、“莫略”、“无虑”、“孟浪”等同源,先秦时已存在。该词核心义是大,大而虚空、晦暗,大而粗略、模糊。如不考虑最根本的根源,也至少是模糊、虚空。按:我们赞同审稿专家的意见,大和模糊义有密切联系。但是汉语表“大”概念的词语众多,词义纷繁(大、多、远、厚、高等),我们将另成文说明。“懡”、“蒙龙”、“曚昽”、“朦胧”、“蒙茏”声母格式都为m-/l-式,且都有模糊义,例已详上文。下再增补词例,以证明此词义系统。如“弥离”、“迷离”、“幂历”、“羃”等,这组词和“朦胧”组类似,有两个义项,覆盖蒙蔽和模糊义。《尔雅·释诂》:“覭髳,茀离也。”郭璞注:“谓草木之丛茸翳荟也。茀离即弥离,弥离犹蒙茏耳。”弥离、蒙茏都谓草木繁盛,有所蒙蔽。蒙蔽即使模糊不清。幂历,《释名·释言语》:“幂历,弥漫笼罩貌。”宋梅尧臣《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归鞍却望原头路,幂历轻烟物景沈。”“幂历轻烟”即轻烟弥漫笼罩,视觉上模糊不清。迷离,模糊不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羃, 《广韵·锡韵》:“妇人面罩”。又写作“幂篱”,《北史·秦王俊传》:“(俊)为妃作七宝幂篱,重不可带。”“羃”,由轻薄的沙罗制成,是少数民族的一种头巾,亦可遮蔽身体,其语源盖是遮蔽(风沙等),或是模糊(由于披戴了沙罗,人脸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