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崔昕
贝内特·塞尔夫说:“阅读是心灵的享受。”阅读是让自己和伟大的灵魂进行交谈,借此找到一个制高点,提升自己。写作是让自己和自己的灵魂进行交谈,借此把所读所见的外在生命体验融入所知所悟的内在精神世界,丰富自己。品读、感悟、积累、生长。多年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使笔者深感阅读课不能仅仅满足于“读”,带写入读,以写促读,读写一体,才是真正的阅读,才能获得真正的生长。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践行写,在写中回味读,在读写中延伸更多的读与写,不做阅读课上的“独臂侠”。
阅读是一种遇见。阅读一本好书就是遇见一个故事折射一段人生,遇见一种生活走进一个时代,遇见一方天地品味一段历史……这种遇见,能使人从庸常的生活中惊醒,激发人们诉说自己的欲望。这种遇见,犹如一面镜子,将我们投向他处的目光回归己身,生发内在的心灵财富,收获沉甸甸的思考,提升生命的高度。如何向自己暗示这种思考的转换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所思所悟转换成文字,付诸笔端。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笔记使人准确。”那么,写作使人渊博。如果说阅读是对知识的收集,笔记是对知识的筛选,那么,写作就是对知识的创造。所以,在普通高中阅读课中,教师不能止步于读与抄,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联系时代与自身进行写的践行,带写入读,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用纸笔将读的意义扩大。
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例,这是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写的论文,彼时他面临或升学或就业的选择。此刻的高中学生,也有与作者类似的焦虑。虽然2019年和1835年有着近两百年的跨度,但是从伟大人物的思考中我们能收获真知,进而启迪我们的心智。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总结文本中涉及的作者有关职业选择的观点,比如选择职业要持有严肃的态度、要清醒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要将职业的选择与伟大的理想结合起来等;接着引导学生将这些观点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最后启发学生针对这些观点写下自己的看法。有学生在“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不能被一时的兴趣、激情所左右”这一观点边标注:“兴趣和激情是做好工作的基础,选择职业应该综合这两项。”寥寥数语彰显智慧,懂权衡知取舍,既不“送去主义”,也不“送来主义”,“拿来”就好。生命在读写结合中蓬勃生长。
阅读时的悸动有如烟花,璀璨绚烂,但转瞬即逝。将阅读时的悸动诉诸笔端,引发绵延的感慨,这些感慨因显形笔端,而更充盈饱满,表现出逻辑性、厚重感。人们常常会在写中回味读,不是“读”使“读”变得更加深刻,而是“写”使“读”变得更加隽永。在写的过程中,人们会反复地回望作品寻找动情点,深化自身的悸动。这反复,无论对于读还是写都是积极的。所以,在阅读课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在读中践行写,在写中回味读。
以《祝福》为例,小说写于中国新文化运动发展时期,鲁迅通过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叙述,揭露了封建思想的流弊及其对百姓的荼毒。教师由结构入手引领学生梳理情节,学生了解到小说围绕祥林嫂展开,采用倒叙手法,开头叙述她沦为乞丐并在雪夜中死去的结局,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她初到鲁镇—被迫改嫁—再到鲁镇的种种遭遇,进而充分揭露封建社会对祥林嫂的戕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祥林嫂这一人物的分析。学生粗线条掌握情节后,确实产生了些许感想,在写的过程中,为了验证自己的感想会反复地回望课文,与作者共情,这既加深了学生对祥林嫂这一人物的了解,又思考了祥林嫂悲剧发生的原因。
爱迪生说:“所谓天才,那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没有人天生就有超强的读写能力,读写能力是一步一步的训练积累形成的,这便是“量变产生质变”。阅读课对读写的持续训练,可以激发学生读写的兴趣和热情,进而实现更多次关于读写的自主实践。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思念故土的文章,如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柯灵的《乡土情结》、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等。首先,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篇作为示范,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让学生通过读,写出感想。接着以这种简单的读写为引导,让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思念故土的文章,进行专题阅读,获得更多更大的悸动,最后围绕思乡、爱国等主题进行写作。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题阅读,触动学生心灵,引发学生多次的读与写。经过持续地训练积累,学生必定会在读写方面体现出较高的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言能力的四个方面。其中“听”“说”相对,“读”“写”相对。两两相对的能力发生碰撞形成合力,便会获得“1+1”大于“2”的效果。在普通高中阅读课上,读的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写的能力的培养,带写入读,以写促读,读写一体,交相辉映。在读中践行写,在写中回味读,在读写中延伸更多的读与写,只有这样,读的能力的获得才具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