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茗
对于任何一节高中语文课来说,上课之初永远都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学生只有在开始阶段对所学知识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在后期学习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另一方面,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应运用趣味问题导学法,努力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镜”,透过标题我们可以获取很多课文的信息。因此,作为一篇课文的标题,不仅要能将课文内容概括出来,还应有更多精彩的寓意隐藏在其中。作为教师应挖掘出隐藏在题目中的精彩寓意,并将其包装成一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当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一定的兴趣后,就会对随后的课文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讲授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时,教师抓住课文的标题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任何生命都有终结的那一天,那么常春藤树是一种什么植物,它真的可以‘常春’吗?”教师从课文标题中提出了这一问题后,很多学生纷纷回答道:“常春藤肯定不能永远常春。”教师:“既然不能永远常春,为什么还叫常春藤呢?”当教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后,大家纷纷围绕这一问题搜索资料、阅读课文,使得学生快速进入到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之中。
通过上述案例中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将标题中的一个十分有趣的元素转换成问题给学生提出来,让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研究兴趣瞬间提升,让随后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对于很多文章来说,对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话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到文章内容,还是学生把握人物特色、性格特点的主要途径。教师应有意识地放大对话在课文中的作用,从对话出发创设一些悬念,让学生在没有阅读全文之前就对课文中的内容产生更强的阅读欲望。而一旦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一定的阅读欲望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让学生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强的学习动力。
比如在讲授《说书人》时,教师在讲解课文前将课文中的这样一段话语挑出来让学生阅读,具体内容是:“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随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看看这句话,能猜出来主人公说这些话的意思吗?”这句话本身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加上教师是在学生没有阅读课文前给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无法理解其本身的含义,但同时也对这句话的含义产生极大的研究欲望,迫切希望了解这一对话的含义,因此会进一步激发对课文内容的自主研究欲望。
通过上述案例中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很好地抓住了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并以此给学生创设了悬念,激发了学生主动研究阅读课文的欲望。
很多情况下,学生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与生活中用到的语言有一定的差异。一方面,由于课文的作者所生活的年代已经比较久远,尽管都是汉语,但在语言的使用上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很多情况下作者有意用一些生活中不常见的语言来突出某一细节,因此也会出现很多学生平时很少见到的词语。为此,教师应把握住这些基本的语句,通过创设矛盾的方式将课文内容与平时日常用语之间建立一个“矛盾”,引导学生根据矛盾进一步围绕课文展开研究,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课文的探究意识。
比如在讲授《荷塘月色》时,教师在上课前给学生选取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句话,并给学生说道:“‘只不见’这个词语我们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吧,他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应该是‘只是看不见’的意思。”也有学生说道:“应该是‘只是没有’的意思。”教师:“大家的答案基本相同,但是大家想想我们现在能不能用‘只不见’这样的词语表达某件事?”学生思考了一段时间后纷纷表示不能。教师继续引导:“一句我们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的语句出现在课文中,究竟有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必须要‘见到一些流水的影子’呢?”至此,教师很好地通过创设矛盾提出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使得学生对探究课文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将一句与生活中的话语相悖的内容表述出来,成功创设矛盾,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强烈的研究意识,对学生研究课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从课文中提取一些趣味元素,并将其转换为趣味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由对这些趣味问题的喜好转换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动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努力从标题出发创设问题,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学习兴趣,从对话出发创设悬念,让学生对文章生成阅读欲望,从语句出发创设矛盾,让学生对文章形成探究意识,让课前导入变得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