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矛盾”,往往是一种艺术手段,是作者为了达到某些效果而故意为之。对矛盾进行探究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了解文章,让学生和作者进行深度交流。教师要带领学生发掘课文中的“矛盾”。
语文考试中有一种句子改错类的题目,我们这里所说的句子矛盾并不等于错误,可能只是语句的内容前后矛盾,也可能是语句逻辑矛盾,这些“错误”不是作者错了没有发现问题,而是作者为了达到特定的效果而故意为之。面对这些矛盾的句子,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把握,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探索作者如此写作的用意。
比如,课文《奶奶的白发》,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里面“白发”与“给的”就相互矛盾。众所周知,无论贫穷还是富贵,人到了一定年纪头发就会变白,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白发并不是谁给就会有的,它是自己长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给的”一词呢,是作者连这么简单的事都不知道吗?当然不是,我们需要探索作者此处写法的用意。首先是如何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教师可以如此问:“同学们,你们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父母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爷爷奶奶的头发又是什么颜色的,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对于头发颜色的答案都差不多,但是对于为什么头发颜色有区别,则不太确定,她们都认为头发是自己长的,她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不一样,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所以头发是白色的。教师进一步问:“既然头发都是自己长的,不论它是什么颜色的都是自己长的,那么作者这里为什么要说白发是别人给的呢?”这样学生就发现了作者语句的矛盾了,这和他们的认知不一样,是作者写错了还是怎么回事呢?此时再联系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种种关心爱护,以及父母脸上越来越多的皱纹和头发中越来越藏不住的白发,引导学生再次感悟课文,很快学生就知道了,这里一个“给的”就表现奶奶对作者及父亲的付出,体现了奶奶对儿子和孙子的爱。“给的”一词虽与实际矛盾,却合情合理,体现了奶奶对孩子无私的爱。这一探究也让学生明白了父母的爱,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
语文课文中“矛盾”很多,不仅句子有矛盾,很多时候作者为了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对布局也会采取“矛盾”的手法。同样,这里的“矛盾”不是教师常说的逻辑不通,前后不搭,而是作者为了突出重点故意为之。而且,“矛盾”也是写作常用的一种技巧,只是学生的理解有限,读不懂罢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拨乱反正”了。
如《闪光的金子》一文,题目是《闪光的金子》,但只在最后一句提到“闪光的金子”五字,其他内容主要写了徐虎这个人物。我们常常说,写文章全文要紧扣题目,那作者这样写不是自相矛盾吗?教师就要借助问题与文章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和作者进行对话,继而把握文题的精妙之处。教师提问:“这篇文章明明是写的徐虎,又为什么要用金子做标题?”按照学生平时的学习,这属于“文不对题”,如此一篇文章又怎么会出现在课本上呢?在学生意识到矛盾后,教师接着引导:“闪光的金子有什么样的特征,一颗善良的心呢?”很快,学生就意识到,作者用“闪光的金子”做标题是为了展现徐虎高贵的品格和美好的心灵。通过对这篇文章中矛盾的分析,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了作者写作构思的精妙,还让学生认识到了以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教材中有很多比较和侧面烘托的文章,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矛盾,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不同,把握文章主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矛盾的所在,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探究。
比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自相矛盾》,题目都叫“自相矛盾”了,看来确实是前后不搭啊。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矛盾看看主旨何在。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看看文章中的矛盾何在,原来是古代一个买矛和盾的人,先夸自己的矛锋利无比,能刺穿一切,又夸自己的盾坚硬无比,能挡住一切进攻。“怎么可能同时存在这两样东西呢,这显然是矛盾的,那么作者讲这么一个矛盾的故事意欲何为呢?”教师通过这一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深思。很快学生就会明白,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手口不一。这样的矛盾分析实现了学生与主旨之间的交流。相比于其他矛盾,这篇文章的矛盾可能不太容易被发现,因为人们在生活中也会这样夸张说辞,可能意识不到矛盾所在,学生就难以发现了,需要教师引导。通过分析矛盾,一方面是学习文章,另一方面也是告诫学生要实事求是。
我们常说,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在语文课文中,矛盾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总能找到。教师要带领学生探索文中的“矛盾”,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