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虽有体裁区别,但体裁之间存有共性。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索古诗与作文之间的联系,通过古诗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着重探索古诗与作文教学互相促进的方法,以打通文体之间的壁垒,让学生真正体会学古诗与写作的快乐,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是古诗的特点之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通过扩写古诗,能够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积淀学生的文学底蕴。小学作文的最基本要求是能够表达通顺,讲清楚,写明白。把古诗作为扩写的对象,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
教学中,我采用“三步法”指导学生进行扩写训练。第一步是把握一个“熟”字,即在扩写之前,要求学生熟悉古诗的意思,明白古诗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做到诗在心中,为扩写打好基础。第二步是立足一个“准”字,即扩写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用词准确,对于古诗中关键词的扩写,一定要保持与原有意思相近或一致。如在扩写《独坐敬亭山》时,诗中“厌”的意思是满足,但有的学生在扩写时,误将此词解释为讨厌,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这一类问题。第三步要坚持一个“多”字,即要求学生一定要达到规定的字数,在扩写古诗时,我先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扩写,在建立语感的基础上再进行书面扩写。
古诗扩写增强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解决了作文训练的缺乏素材和无从下笔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扩写不是翻译古诗,而是在翻译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使其成为改写型语言形态。扩写时,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加入作者的感受,使扩写后的作文有内容、有主题、有感情,形成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的意思进行扩写,不能为了增加字数而改变古诗的写作意图和写作内容,更不能为了凑字数而生编硬套。
改写古诗的形式更为灵活,内容更多元,表达的内涵更丰富。改写可以立足原有古诗进行改写,也可以跳出原有古诗进行改写。改写是在不改变原诗主题和结构基础上的艺术再创造和再加工,相比较扩写而言,改写融入了更多改写者的思想和体会,作品的创造力更强,更具思想性。
比如,改写白居易的《草》一诗。首先,理清诗意。改写的基础是理解,我指导学生明确诗的主题和内容。这首诗第一句是讲原野长满野草,第二句是讲野草的生长规律,三、四句是讲野草的顽强生命力。全诗先记叙,再描写,最后再议论抒情。其次,找准突破口。此诗的改写可以描写野草的茂盛或赞颂野草的顽强生命力为突破口。以前者为例,可描写一望无垠的草原,写草地的颜色、形状、姿态以及诗人置身其中的感受等,然后揭示主题。最后,改写内容。在原诗基础上,通过增加内容、改换情境的方式,表达文章主题。如歌颂野草的生命力:有的学生先描写门前的野草被碾压折断,忽然有一天野草又抽出新芽,在风中摇摆着,继而赞颂野草的生命力。这样的改写不但符合古诗的布局,中心也没变,使改写更具生命力。
通过改写,学生对古诗主题的理解更为深入,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想象的空间,使作文创作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学生为了能够改写好作文,在古诗学习的过程,更加认真和细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古诗与作文学习的互相促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如何改写,如何突出新意,改写务必要尊重原有古诗的内容、结构和主题,切不可天马行空、信马由缰的写。
古诗的意蕴丰富,用词精炼,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传递最深刻的情感。是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综合表现。一篇优秀的作文也要具有表述清楚、用词简练、内涵丰富的特点。依照古诗的精炼,缩写作文,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概括能力,养成在写作中反复斟酌,深思熟虑的良好写作习惯。
教学中,我通过“三阶训练”实现对作文的浓缩。一是缩成段落,即指导学生提取文章的关键内容和主题,将文章缩成一个自然段。二是缩成一句话,即将段落再进行“瘦身”,将其提炼成为一句表意清楚的话,清楚、简洁地表达出作文的中心思想。三是缩成一首诗。这是对自然作文的变形和高度浓缩,用文学性的语言,精炼地表述作文的感情和思想。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低年级可以引导其将作文变形为儿童诗或者童谣,中高年段则可以尝试缩成“绝句”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简洁之美、韵律之美和文学之美。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每一句童言都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在缩写训练中,教师不要畏惧学生能否成为“诗人”,要积极引导、强化训练、创设意境,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其发自本能地产生创作的欲望。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各文体和体裁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学资源,打通文体之间的壁垒,让学生真正体会古诗与写作的快乐,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