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琪 宋 燕 王红溪
英语写作能体现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是学生在综合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再创造的过程,是体现其英语运用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国内学生虽然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学习完英语语法,但是在英语写作中总是频繁出现一些语法错误,其英语写作能力在达到一定水平后似乎止步不前,这就是中介语僵化现象在英语写作中的体现。因此,本文在僵化现象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僵化性的语法错误在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给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最先提出“僵化”概念的是英国语言学家塞林克(Selinker)。塞林克和勒门德勒(Selinker &Lamendella,1978)将僵化明确定义为“学习者在达到目的语规则之前中介语的永久停止,可以发生在语言的任何层面,包括语音、语义、词汇、句法甚至语篇。虽然“永久性”受到一些语言学家的质疑,且单从字面上来理解是不能被证明的,但外语学习停滞不前的状态及发生在语言的任何层面等特点已被众多语言学家所接受。
根据僵化的特点,塞林克(1972)将僵化分为学习者个体僵化和群体僵化、永久性僵化和暂时性僵化。个体僵化指个体学习者中介语发展的稳定状态;群体僵化指被一个群体广泛接受的固定的语言项目。永久性僵化意味着学习者的中介语错误持续较长时间,而且这些错误已经稳定,无法改变。也就是说,无论学习者接触到多么丰富的语言输入并作出多大努力,这些僵化的语言形式都始终停留在学习者的二语中,即永久性僵化是不能被消除的。暂时性僵化指僵化的中介语可能只持续较短时间,虽然这时的语言学习达到一个不变且稳定的状态,但中介语是动态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学习仍在继续。
僵化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探讨僵化的表现及如何防止僵化也就成为该领域的重点课题。大学生的语言僵化现象大都属于暂时性僵化和个体僵化,如果采用正确、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是可以避免或减少这种现象的。
英语语法可分为词法和句法两大类。由于学生的语法基础知识不牢固,很容易在词法和句法上犯错误。余丽(2006)认为语法基础知识僵化主要是由于对语言规则不熟悉,如忽视规则的限制、应用规则掌握不全面、错误概念等。语法基础知识僵化有时会因为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知识过度使用而引发,主要是学习者根据已学过的第二语言知识对语言同类进行归纳、整合而产生过度概括的错误。如果这些错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慢慢就会形成僵化。
1.词法错误
词法也就是词性,包括实词和虚词。其中实词包括副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而介词、连词、冠词、感叹词属于虚词。名词涉及单复数变化,且汉语中不存在冠词,所以在英语写作中,大学生在这些词的使用上常犯错误。除冠词、名词可数与不可数的误用以外,词性混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误用、情态动词的误用、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规则与不规则变化混乱等也是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错误,如: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opinions).
China has(the)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Arranging the time properly will improve the efficient(efficiency).
He had an accident last night because he drived(drove)uncarefully(carelessly)
2.句法错误
句法相对于词法来说更为复杂,包括句子构成、句子时态、语态、语气、句子情感。其中,句子构成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特殊句,涉及主语、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的排列及连词的使用。从句、固定句型、强调句和倒装句等也是句法中的难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句法错误有:句子成分残缺不全、句子成分多余、主谓不一致、动词时态语态误用、句子语气使用不当、介词to 和不定式混淆、非谓语动词混乱、动宾搭配不当、从句引导词混乱等,如:
To end up with,our university life also should(should also)be valued.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who)like to surf on the Internet.
I want to work with some of the local companies to get(raise)money for the homeless.
I wish I slept (could have slept)longer this morning,but I had to get up early.
以上错误明显不符合目的语句法结构的中介语形式,而语法能力僵化指那些表面符合目的语句法结构而实际上在语义上不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语言形式,或者存在逻辑错误、歧义等。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容易导致误会,给信息传播造成更大的障碍,且更难被学习者识别,因而更容易出现僵化倾向。这种特有的语言学习现象在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比比皆是,进一步妨碍中介语向目的语靠拢。
1.“中式英语”
许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存在这种现象:先想好汉语句子,再把它译成英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大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写出一些半英半汉、不英不汉,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中式英语”同样表现在词语和句式结构两个方面。词语表现在使用多余的名词、动词或修饰语,如There have been good harvests in agriculture;同义堆叠,如new innovation;生造词义,如the third industry(the service industry)。句式结构表现在名词肿胀,如The prolong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is temple is due to the solidity of its construction,正确表达为This temple has endured because it was solidly built;垂悬修饰语,如At the age of 12,Tom’s family moved to China,此句中修饰语At the age of 12 没有准确地与逻辑上应该被修饰的对象Tom 关联起来,正确表达为When Tom was 12,his family moved to China;常用代词作主语,如Taking Boeing 767 plane,we went to Shanghai,该句并没有语法错误,但不是地道的英语,因为英语习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作主语,所以地道的表达为A Boeing 767 flew us to Shanghai。
2.其他语法能力僵化表现
除“中式英语”外,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还出现歧义句、句子逻辑混乱等错误。虽然符合语法,但这样的句子存在语义错误,并不能正确、有效地传播想表达的意思。另外,大学生的英语写作也存在语言生涩、重复句式单一等现象。这些问题使中介语不能向第二语言靠近,如:
The students complained to everyone that they couldn’t understand.
I think traveling round the world can find many amusing things and make many friends.
在探讨了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语法僵化现象后,可以发现大学生对英语语言规则不熟悉和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是导致语法僵化的两个重要原因。虽然僵化现象不能完全消除,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减少。本文提出以下有效避免和防止语法僵化的教学建议:
语法的输入和输出相互配合。充分、有效的语法输入是纠正写作中错误的基本前提,正确的语法输出反过来能巩固、加强语法知识和能力,减少僵化错误。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英语语法输入、输出的质量,在教授英语语法时注重策略,让学生易吸收,易产出。教师在教授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保证学生高质量的语法输入和输出。
纠正性反馈可以防止僵化的形成,纠正错误是将学生从僵化中解救出来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对于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语法错误应予以必要的纠正和解释。据调查,无论是在平时练习还是考试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普遍只有分数,没有错误反馈。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反馈和纠正,这些错误就会形成僵化。
培养用英语思维写作的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防止语法僵化的另一重要途径。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中的语法僵化现象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英汉在句法、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采取措施如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资源或多创造英语学习环境来帮助学生克服对汉语的依赖,尽量避免学生用汉语思维写出具有汉语结构特点的句子。
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语法僵化就是重要的阻碍因素之一。完全避免语法僵化现象是不客观的,但教师可以从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出发,加强学生对英语写作语法僵化现象的认识,强化学生对语法错误的纠正性反馈,提高学生语法输入和输出的质量。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引导其勤学多练,不断纠正其英语写作中的语法僵化现象,努力提高其写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