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冰清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对此还是不够重视,教学缺乏创新,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做得不到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端正认识,创新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要素。
语言能力强调的是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
文化品格不仅要求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求学生能准确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并且深入体会文化内涵,在受到启发的同时培养文化品格。
思维品质指的是学生的英语思维。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及语言思维,并在阅读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英语思维分析文本内容及他人表达的内容。
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自身的学习技能,可以理解为对于英语的认知和了解,其中包括认知策略、学习方法、交际策略及情感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以来,教育的目的就是“升学”。教师只抓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和内涵(章彩霞2016)。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注重教材的讲解及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及思维的开发。同时,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不强,加之对国外文化了解较少,文化意识较弱,导致在教学中很少融入中外文化知识,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内容,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加强口语练习、阅读练习及写作练习,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最好方式。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其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ection A 2d 时,笔者鼓励学生结合本课学过的知识进行小组对话,说一说自己的假期打算,并介绍自己心目中的精彩假期是什么样子的。这个语言情境不仅亲切且十分有趣,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随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训练,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比赛,看谁读得好、谁读得最有感情。学生积极参与,每一个人都读得很认真,不仅深刻理解了文章内容,还很好地掌握了文章中涉及的知识点,同时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为培养核心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品格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要求学生可以正确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尊重他国文化,做到汲取精华,求同存异(王学贤2017)。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也可以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他国文化,适当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并在此基础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激发爱国精神。
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以Customs 为话题,谈论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习俗,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不同的礼仪。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中西方文化内容及其特点;其次,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将从文中获取的内容和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整合到一起,认真分析、归纳和整理,同时掌握相关重点语句的结构及用法。例如:
(1)kiss,bow,table manners,chopstick,fork,spoon,napkin,greet,rude,wipe,point,stick,seek...
(2)shake hands,be supposed to drop by,pick up,learn...by oneself,make(a)noise,go out of one’s way to do sth.,make sb.feel at home,be/get used to...
(3)以“礼仪风俗”为主题开展针对性的班级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通过这样的引导和互动,帮助学生有效加深了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让他们在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延伸本国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对于提高其核心素养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开展思维引导教学,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开发逻辑性思维,进而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是围绕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相关建议和解决策略展开的。教师可以通过对话讨论带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从而深化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刘宇2017)。在进行Section A 2d 部分的对话学习时,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1)提出问题:“What story does this article tell?”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内容。
(2)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文本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生活或学习中在和父母或者朋友相处时有没有遇到难题,是怎样的难题”,然后搭档自己的伙伴表演出来。观看的学生要及时提出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并教会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应该如何处理和面对。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受到话题的引导,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十分成功地展示了自己小组的对话表演,并在对话表演的过程中实现了思维的发散,强化了英语思维品质,为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奠定了基础。
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必须遵从新课改要求,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采取有效手段,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如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确保可以在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体验,使其在自主互动和探究中形成学习策略,掌握学习技巧,全面强化学习能力(韦继权、张小容,等2017)。
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讲述的是一个童话故事,对此笔者开展了任务驱动型教学,具体内容如下:
1.课前预习
(1)阅读两到三遍故事内容。
(2)找出不会读的单词和短语,并标记出来,如normal,program,objects 等。
(3)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并找出重点语法句式,如make changes to 和keep...in...等。
(设置预习提纲引导学生明确预习目标,知道如何预习、如何思考,并通过努力完成预习任务,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上教学
(1)创设情境:播放国产动画片《西游记》,导入教学主题;展示需要掌握的新单词,如hide,shoot,fight 等,并讨论相关话题。
(2)Try to remember the new words. 让学生在谈论话题的过程中巩固新词汇,降低词汇记忆和运用的难度,有效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备。
(3)Read the passage and check the topics it mentions. 让学生通读文章,并回答以下问题:“Who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story?”“What kind of character is Monkey King?”“What abilities does Monkey King have?”
(通过该任务促进学生思路与文章内容相融合,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课后实践
(1)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课本内容,并编制成课本剧。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本剧表演,内容可以适当调整和改编。
(3)其他学生投票,选出表现最好的一组。
通过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活动实现内容的延伸。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强化了学习能力,且热情高涨,活跃了课堂气氛。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时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素质培养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以保证课堂灵动性、趣味性及高效性,进而帮助学生在强化英语技能的基础上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