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3-05 16:12:23
英语教师 2019年13期

解 芳 曲 鑫

引言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输出,且输出性语言教育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动力(文秋芳201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输出性语言技能使其更符合现阶段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更加注重语言输入,而忽视了语言输出,导致英语写作教学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针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近年来,学界提倡的翻转课堂模式能对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产生积极影响。翻转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将课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翻转课堂符合教育发展的目标,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一、翻转课堂概述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被叫作“颠倒课堂”或者“反转课堂”。简而言之,就是逆向安排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颠倒教师和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重新编排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即课外实行在线教学,课内对知识进行升华与提高。王斌宏(2014)则认为任何把课堂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布置给学生在课前或课下自学、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解疑答惑的教学模式都可以称作翻转课堂。由此可以看出,翻转课堂翻转的是传统课堂的学习流程,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1.转变教学流程

传统教学过程注重先知识传授后知识内化。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负责知识的传授,知识内化则是依靠学生在课堂外通过操练来完成的。然而,翻转课堂颠倒教学流程。也就是说,学生要在课前完成新知的学习,课堂变成了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及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等,从而实现知识的运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转变师生角色

以学生为中心是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教师是整个过程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在课前一定要为学生搭建建构新知的“脚手架”,要避免学生走入误区,从而方便学生获取知识、组织加工和深入学习。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翻转课堂可以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3.转变教学资源

传统课堂教学虽然也为学生提供了网络教学视频,但是由于缺少交互式体验,往往不能满足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要求。然而,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加工。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自身教学及学生的特点,制作科学、合理的微课视频。教学视频主要是为特定的知识点而制作的,通常为10 分钟左右。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播放、暂停、回放教学视频,并记学习笔记,方便反思和巩固学习内容。

4.转变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不再局限于课堂内,课堂内外的学习通过网络空间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教学环境。这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组织教学、介绍教学资源、记录学生动态的学习进程,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课堂互动转变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并行,有助于全方位地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翻转课堂重要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有两种流派,一种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另一种是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学生是课堂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同时强调学习者已有学习经验的重要性,认为个体学习是学习者在已形成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基础之上,通过与外界的互动理解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另外,教师应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注重相应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并引导学生借助已有认知建构出新的知识、经验,同时注重知识的处理和转换。翻转课堂正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才有了课堂的翻转、师生角色的翻转、教学资源的翻转和教学环境的翻转。

(二)自主学习理论

学习者自主性也就是其自身主持自我学习的能力。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不同的形式主动进行与学习相关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学习活动的行为。狭义的自主学习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自主完成一些有价值且具有创造性的活动的过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前需要制作视频资料以供学生观看、学习,课堂活动以交流和互动为主,课后更强调学生的自我内化与提升。这些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关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整理和建构,而且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大学英语写作翻转课堂的优势

首先,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掌控着整个教学进程,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被动学习会压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然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会主动提前学习新知,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针对写作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与教师积极互动,充分感受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翻转课堂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等级观念,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不平等观念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一种压力,导致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对写作提起兴趣。然而,翻转课堂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监督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启发、鼓励学生创新写作思路。

除此之外,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学习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Leis&Cooke,et al 2015)。网络资源的运用使得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学习更加具有目的性。学生可以自定步调、时间、地点,安排写作练习。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接触现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扩充和丰富教学内容。

四、大学英语写作翻转课堂的应用模式建构

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应用没有固定的可以参考的模式。翻转的方法是由其教学内容决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课内和课外。具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课前预习阶段、课中深化阶段和课后巩固内化阶段。当然,一堂好的大学英语写作翻转课堂需要有制作精良的视频、完美的课堂活动和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紧密配合是一堂成功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关键点(Temizyurek&Unlu 2015)。

(一)课前预习阶段

大学英语写作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将知识的传递集中在课前阶段。教师课前制作微课,内容包括相应的写作策略,备用的单词、短语与句式结构等,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优秀范文,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翻转课堂更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能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学习任务。翻转课堂还要求学生课前对微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报给各小组组长,最后由课代表汇总问题,反馈给教师。

(二)课中深化阶段

在英语写作翻转课堂中,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自学时的一些写作问题进行的。教师是课中深化阶段的主导者和指挥者,不但要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内化相关写作方法。同伴教学法能够很好地推动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促进其内化和吸收教学内容(Mazur 1997)。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讨论,并从讨论中发现预习中没有发现的写作知识漏洞,找到不足。这样,学生能从讨论中找到存在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这时,教师在课堂上从主导者变成辅导者,促进学生吸收和理解写作知识内容。教师还要根据授课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如课堂展示、小组活动等。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互评和互学,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跟踪,然后对写作内容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最后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三)课后巩固内化阶段

翻转课堂的课后巩固内化阶段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判及学生对其作文自行修改。教师从思想立意、语言组织运用、句子连贯及宏观角度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判,并给出详细的批注,让学生有据可改,但切忌限制学生的思维。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或者不地道的表达进行标注。学生在得到教师反馈的习作之后,应该立即根据教师的修改意见自主修改。学生也要了解相应的评价标准,互相评价。通过互评,学生能够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思维方式,取长补短,同时能激发写作热情,促进对于写作技巧的掌握,并在作文的逐渐完善中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最后,学生通过线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写作心得,再次深化英语写作技能。

结语

总之,翻转课堂是信息化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是深度构建知识的课堂,对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和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大学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应顺应新时代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胆革新,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