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新一旧”背景下的高中i-English 教学

2019-03-05 16:12:23
英语教师 2019年13期

徐 菲

一、“三新一旧”背景

2018 年江苏省成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笔者所教的2018 级学生面临新高考方案、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方案和牛津旧版高中英语教材的现状,本文称之为“三新一旧”。其中,新高考方案指的是不再实行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变为3(语、数、英)+3(6选3);新课程标准指的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新课程方案指的是高中英语课程分必修、选修课程,提倡学校根据自己的特色设计校本课程;牛津旧版高中英语教材指的是2018 级高一学生使用的译林版(2004年)江苏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新高考方案中英语科目(150 分)删去了单项选择题,取而代之的是以语篇形式考查语法。《课程标准》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发展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育中国情怀,增进国际理解”;理念之二是“构建高中英语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即遵循高中英语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原则”;理念之三是“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学用能力,即倡导指向英语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之四是“完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即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素”;理念之五是“提出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丰富英语课程学习资源,即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梅德明、王蔷2018)。

结合《课程标准》所列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主题语境的相关内容,笔者认为牛津旧版高中英语教材中自然灾害、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的内容需要增加;另外,适宜学生诵读的经典作品需要补充。针对牛津旧版高中英语教材进行教学,教师需要挖掘教材中的中外文化元素,将文化知识内化为学生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认知、行为和品格;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融入语言学习中与“看”相关的学习材料,设计综合技能训练,设计听、说、读、看、写多种组合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并指导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会调控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张伊娜2016)。

二、“三新一旧”背景下的高中i-English 教学

基于“三新一旧”背景,教师如何合理使用好牛津旧版高中英语教材,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出成绩优异且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中毕业生呢?

通过研读《课程标准》,教研组经过多次教研讨论,结合江苏省苏州中学学生的特点,提出了i-English 教学,落实《课程标准》理念。i-English 由四 个 维 度(interesting,integrating,interacting,instructing)构成:interesting English,即让高一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使英语课变得生动、有趣,这也是教学的前提,有助于激励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英语学习观,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integrating English,即整合教学素材(结合《课程标准》要求的主题语境,以“主题”“多样性”为原则,创造性地增减单元内容,体现语篇教学观)是教学重点,但教学素材应源于且高于牛津旧版高中英语教材;interacting English,即互动,落实《课程标准》的英语活动观,教师应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融语言、思维、文化于一体,表达个人观点、情感态度等实际语言运用能力;instructing English,挖掘语篇深层次内涵,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爱上英语,这也是英语教学的根本。i-English 教学彰显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观、语篇观、活动观和育人观,成为江苏省苏州中学英语组设计教学的基本思路,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也符合书院制模式下的苏州中学育人模式。

三、i-English 教学实践

(一)i-English 教学设计

i-English 教学贵在集体备课,能产生智慧的火花。经过集体备课讨论,将教材作为语言载体,根据《课程标准》作出调整,不再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而是突出重点,强调语篇教学,注重词汇和语法基础。

以牛津旧版高中英语教材Module 3 Unit 1 的主题senses 为例,确定基本教学思路:第一,从word power 的天气预报到课文fog 的文本解读,结合task“如何写故事”来分享故事;第二,围绕senses,将welcome to the unit 的文本、grammar 板块中的文本和project 板块中的文本串联起来,以The wonderful world of pigeons 文本为样本,进行动物amazing senses 的仿写。

(二)i-English 阅读教学

《课程标准》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教师研读语篇,把握教学的核心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语篇所传递的意义,依据语篇的主题意义、语篇类型、文体风格和语言特点、价值取向,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阅读教学的设计能促进学生听、说、看、读、写,创设多种类型的学习理解、运用实践、迁移创新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语篇素材整合(integrating),以活动观(interacting)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之间产生思维火花与情感共鸣,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interesting),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instructing),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i-English 阅读教学融合了听、说、读、写、看等各项语言能力的培养。

第一课时:看视频《走遍美国》生动的天气预报,激发兴趣(interesting),引出课文fog 发生的背景(setting)。从语篇教学观入手,梳理故事(人物、情节、背景、高潮、结尾、主题、文风),以故事文风(tone)“恐怖悬疑”为切入点,讨论故事的伏笔(foreshadow),品析五感动词、动作、形容词、句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学生读得饶有趣味(interesting),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interacting),感悟助人为乐(instructing)。

第二课时:鼓励学生续写结尾。为了鼓励学生运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让学生分组写不同的结尾,如搞笑的结尾、浪漫温馨的结尾、恐怖的结尾、悲伤的结尾等。结合task 的精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运用具体的动词、形容词、副词,让语言变得生动、具体。通过对whisper,exclaim,announce,declare,say,watch,stare,glance,glare,jump,leap,skip 等不同词进行分类或比较哪个句子写得更生动,鼓励学生写出精彩的结尾。学习文章中最核心词汇的基本搭配与语境含义。

第三课时:补充经典短篇小说Half a Day,巩固小说要素,让学生接触不同的经典作品,读懂小说主题——人生如白驹过隙,鼓励学生珍惜时间,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和过程,实现英语课的育人价值(instructing)。

第四课时:以一组有意思的图片导入,引出five senses。grammar 板块中的文本Pleasant smells reduce pain 作为讨论科普文章结构的范文,学生归纳出科普类文章的要素:实验目的、实验对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实验结论和实验局限性等。在学生讨论完人类的senses 后,笔者适时引出动物的senses,即抓住project 的开场白:“Animals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unique senses over the long process of evolution. These senses help them survive their environment.”学生通过阅读文本Shark attacks来推断鲨鱼的senses,并阐述文章中的证据。学生通过思考,与文本对话,真正读懂文章。笔者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列举其他生物为了生存而拥有的奇特senses。接着,以project 板块中的另一篇文本The wonderful world of pigeons 为样本,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动物senses 的文章。笔者特意让学生体会、讨论非常有画面感的第一段文字。第一段的动静结合描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鼓励学生查阅网络资料,模仿The wonderful world of pigeons,写出生动的说明文,介绍生物的senses。最后,将学生佳作在学生群里分享。

第五课时:补充译林版《高中英语读本》第三册中的《当你的感知能力被剥夺时》,鼓励学生珍惜健康人所拥有的senses,保护好自己拥有的感官。这也符合《课程标准》主题语境的要求。

结合《课程标准》所列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主题语境,围绕牛津旧版高中英语教材senses 单元,通过i-English 英语教学,让学生理解了助人为乐,了解了生物界奇妙的感官世界,明白了保护自身感官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i-English 词汇教学

高一英语备课组教师达成共识,i-English 词汇教学贵在帮助学生养成无时无刻不在积累词汇的学习观,养成坚持不懈的词汇积累习惯。教师应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教材重点词汇,以便学生能精准掌握;通过词缀法和语境推测法帮助学生习得课外阅读词汇,并反复呈现,帮助学生巩固、内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的途径有很多,如通过例句植入牛津旧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没有收录的词汇,通过牛津旧版高中英语教材语篇补充其中没有收录的新课标词汇。《21 世纪英语报》的文章原汁原味,时效性强,教师可以自编8 分钟语篇理解和重点词块考查的练习卷,重视词块在语境中的含义,加强监督与鞭策学生阅读英语报纸和学习课外词汇。为激起学生积累词汇的热情,教研组可以组织年级英语词汇竞赛。

(四)i-English 教学评价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元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学习英语,如备课组教师坚持用语篇自创命题,让学生接触各种原汁原味的最新文本;将小组设计学校招生季广告纳入平时成绩;在平时的默写训练中,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并酌情加分;组织学生互评作文等。另外,鼓励学生朗诵经典美文,摘抄英文美句进行课前演讲,并评价。通过积极、正面的评价,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习惯、朗读习惯和复习习惯。

结语

i-English 教学备课量相当大,必须依靠备课组集体的智慧,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创造地语篇增删整合工作。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点教学,更要从语篇教学观设计、文本主题意义探究、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分析等方面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三新一旧”背景下的高中i-English 教学,应围绕“词汇”和“阅读”两个中心,将英语学习观、活动观、语篇观和育人观融入单元教学,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成绩优异且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中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