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逐步实施,很多学校的课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存在或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好的课堂教学?关于这个问题,国家级课题组研究基地——河南省登封市教研室曾经发布了一个报告——《新课程理念的课堂评价标准研究》,这个报告就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从课堂教学实验反思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等几个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其中包括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笔者在这里,只谈谈个人对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浅薄认识,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上还有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活’。”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语文教学永无定法,而这无“定法”主要体现在一个“活”字上。
1.语文课堂的灵气与活力
著名的现代教育家魏书生,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上课喜欢让学生猜他这节课干什么,有意识地制造悬念,打起学生精神,充满趣味;全国十杰教师,吉林特级教师赵谦翔,在一次公开课上让学生演唱《潇洒走一回》,既为了调节课堂气氛,又为了实现人生感悟;再如于漪的情境导入,钱梦龙的巧妙设问等,无不体现了特级教师的“特”!有句名言说得好:“我不一定能成为强者,但我愿意沿着强者的路去走。”在此,我想盗用一下,“我不一定能成为名家,但我愿以名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学习《出师表》时,先用“草船借箭”的故事来导入;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带着《七子之歌》的音乐走进教室;早读时常在黑板上写句名言;课堂提问时甚至以巧克力做奖励……有时不经意地吟诵古诗名言,偶尔间穿插一个笑话,读一个短信,引用一句歌词,或者以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去跟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情感的交流。所以,我的学生比较喜欢语文课,我也能感受到这样的语文课是充满灵气和活力的。
语文学科与数理化学科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它的“灵”与“活”,即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灵魂的,有思想感情的,因而它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流动的,活动的。如果一个教师讲课呆板,课堂无生气,无活力,激不起学生情感的浪花,即使这堂课安排得再紧凑,教师再卖力,都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学习效果就不会很好,这堂课也就不成功。语文学科有特殊性,教师必须拨动学生情感,活络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到上语文课是一种享受,学生愿学、乐学就顺理成章了。
2.语文课堂要“活”化教材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活”化教材,教活语文,也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师生双方和谐交流,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甚佳。如何“活”化教材?主要有两种方式:改造与迁移。改造就是把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想方设法加以改造,尽可能使它趣味化、剧目化,成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便于消化的东西;迁移就是通过内引、外联、比较等做法,用一种知识产生对其他知识的联想,做到温故知新,及时反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的教学就是成功的教学。
如《中国石拱桥》可改编成卢沟桥和赵州桥兄弟俩的对话,令两组学生各代表一座桥,比谁的优点多,等两方极力夸耀,争得不可开交时,老师就以中国历史老人身份或扮演作者茅以升先生出面调节,使兄弟俩重归于好。在学习《孟子二章》时,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问学生:“你能用俗语或警句来解说这个观点吗?”学生回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有挫折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教学《孙权劝学》时,文中写到吕蒙的进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就联系到“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最终又让吕蒙夺回的故事,同时,再跟《伤仲永》里方仲永做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效果,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其实,语文课本每单元都有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把这些活动开展好,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都大有裨益。
3.灵活的教育机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知道许多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真所谓“艺术的空筐”。因此,任何好课在教学方法上,都应力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艺术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尽力让教学本身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生命活力,使之有吸引力、感染力,进而激活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很钦佩《水浒传》中一个出场不多但很有本事的教头——周桐,他身怀绝技,耍得一手好枪法,他把自己的绝活传给豹子头林冲、九纹龙史进,但他教武松,却能够根据武松的勇和猛的特点,授给他一把朴刀,由此看来,周桐老先生是懂得因材施教和学法指导的。
语文教学不具惟一性,也不具排他性,永远不存在最好,而只有更好。曾记得有位英国专家,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恬静的幼儿园里,突然闯进了几个抗拒警察追捕的歹徒,企图把孩子掳为人质。这时一位年轻的幼儿教师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慢条斯理地对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说:“我们继续做游戏吧。新来的几位叔叔,欢迎他们参加我们官兵捉强盗的游戏。孩子们,你们说好不好啊?”孩子们根本不知道眼前发生了什么,齐声回答“好!”接着,孩子们纷纷奔到这几个“叔叔”跟前,问到:“叔叔,你愿意做官兵,还是愿意做强盗呀?”在孩子们的包围下,几个“叔叔”呆住了……大家一定很关心这个故事的结局。我想,结局并不重要,几个“叔叔”可能束手被擒,但不可能简单地“立地成佛”。
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我们“悟”出什么呢——爱,爱是教育的真谛!除了爱就是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这位年轻的幼儿园教师面对歹徒的袭击,没有像我们通常想的那样,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嚷道:“不要伤害孩子,孩子是无罪的!要杀就杀我吧!”即使遭到不幸,也决不能让孩子幼小的生命结束在惊吓与恐怖中。教育的过程往往是多变的,对于任何一项教育内容,作为一名教师,都应该胸有成竹,但是,在具体运作中,又必须随机应变。一个好教师教不同的课文,或是同一篇课文教给不同的学生,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一堂真正的好课,常常是根据课堂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因势利导,灵活处理。教师的智慧和魅力就融化在这教育机智中。
如果说“活”能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艺术性,那么“实”是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科学性。“实”能固“活”之本。“实”与“活”结合的教学,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1.真实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上课是课程的实施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更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过程。因此,一堂好课,从根本上说,除了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所获,还要以真实为标准。本人每带一届新学生,上第一节课时,都会提出“求真、好学、务实、守信”的口号,而且严格要求自己,上课一定要真实自然,从语言到动作,不造假、不做作,努力使语文课上得顺乎自然,真实可亲。有一次,我上公开课,本来设计好学习第二册第25课的《使至塞上》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结果讲完第一首时有个学生提出疑问:“征蓬”一词,课本中注解是“指唐朝出征的军队”,可是这首诗前面没有提到军队,联系前后诗句,这里的“征蓬”应是作者自喻。当时我认为她讲得有道理,表示赞成,并引导其他同学谈谈看法,最后一节课结束,没有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但我认为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有点缺憾又有何妨?
说到听课,目前我们所听的课大都是公开课。公开课分为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汇报课、比赛课等许多种类,本来这些公开课主要都是为了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或推广教学经验等而举办的,然而,时至今日,公开课这种教学活动却越来越走样了,变味了。有位老师曾对记者说:“公开课与其说成是讲给学生听的,倒不如说是‘演’给听课老师看的。”的确,今天很多公开课简直成了表演课。各个教学环节,教师都反复演练过了,教学内容学生事先也都知道了,课堂讨论的问题也都彩排过了,甚至有的公开课连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回答都预先设置好了。试讲了多次之后,学生自然都是对答如流。与其说上公开课的地方是课堂,还不如说成是舞台或剧场了。
某小学教师要搞公开课,在上课的前一天,一位老师嘱咐学生,许多领导和老师都要来听课,到时候千万别给老师丢脸,当老师提问时,同学们都要举手,会的伸五个手指,不会的伸出四个手指。于是老师又亲自进行示范,并且让学生演练了几遍。当有学生质疑这“不诚实”时,那位老师却告诉学生“该撒谎也得撒谎”。如此教导学生进行演练做课,在许多教师中已不是什么“秘密”,有的学校领导对此也是默认的。
北京教科院一位专家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小学教师上公开课,当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你安排回答‘大萝卜’的那个学生没有来,该轮到我回答‘鸡蛋’了”,引起哄堂大笑。
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加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课,这种课可以称为有价值的课。
2.朴实
有这样一则寓言:
山羊说:我是哲学家
袋鼠说:我是拳王
斑马说:我是英国皇家水兵
狮子说:我是狮子
我喜欢这则简约而又隽永的寓言,我喜欢狮子强者的自信,喜欢他一语道破天机的从容。在语文教学百家争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喧嚣中,我更喜欢这样的声音!语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学,就要追求中国汉语的原汁原味,不加“糖”,不放“色素”,更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要求回归自然,朴实可亲。
如果我们承认语文教学的主导是教师,那么,目前语文课失真的原因,也就只能从教师身上找,我认为语文教师对名家的迷信,对教材的迷信,对程式化教学模式的迷信,是造成语文课缺乏个性的重要原因。不少教师的确非常迷信名家,这里的“名家”既指课文中涉及的一些著名的作家或专家,也指语文教育界的教改名家。这种“迷信”导致教师自动关闭了自己独立思考的大脑,一切依照名家的说法和做法,迷信名家的结果是没有自己的东西,而没有了自己的东西,也就失去了语文课的个性,离开了个性的语文课,当然就是不实在的语文课。
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对名人程式化的迷信,也是造成语文课千篇一律的原因之一,什么“六步自学法”,什么“尝试教学法”,“质疑式教学法”,等等。不能简单地说这些课堂教学模式不好,但它们的实施都同特定教师的个性和特定学生的具体情况相联系,即使是该模式的创立者,也不可能采用同一模式去教所有的课文。特级教师的“特”就特在既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又能抓住学生的特点,自然能上出真切朴实的语文课。
3.扎实
一节好的语文课,从教学目标看,它应紧扣教材,明确实在;从课堂教学的结构看,课前导入、问题提出、课文分析、归纳总结等应该环环相扣,结构完整,给人美感;从教师的教学语言看,它应是准确的、简洁的、明白晓畅且生动形象的;从板书设计看,它应该既是简洁的,也是提纲挈领的。本人提倡“活”的教学艺术,但不能华而不实。
我教语文,完全基于我的理念。我的教法因学生而异,也因课文而异,不拘一格,经常变化。但是,语文课堂有两个原则,是要始终坚持的——既抓“死”的,更抓“活”的。这“死”的就是课文诵读与词语积累,永不放弃。“活”的指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在一次公开课上,学习《狼》一课,介绍作家作品时,让学生读了注释后,还让学生把“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再写一遍。后来评课时,有几个同事都认为,这个环节就是把知识点落到实处。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处处学语文,这是母语学习的独到之处。作为驾驭语文课堂的教师所要做的,应该是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阅读与写作,使学生获得基本语感图式,获得作为人类文明与民族生存的基本信念,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自己去阅读与表达。语文教学应该致力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语文教学不是光为应试,而是为人生。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发展、终身发展,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教师应该具有坚定性,因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总之,“活”,就是要讲求教学的艺术性,生动地教学,教师目中有“人”,课上师生互动,让语文教学深入人心,润物无声;“实”,就是要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朴朴实实,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使学生学有所得,真地能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只有把“实”与“活”结合,以实求活,才能开辟语文教学的新天地,才能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