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契合传统文化的途径

2019-03-05 12:10
语文天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素养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从内容上看有不少是表达优美和丰富情感的古诗。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反映传统文化的文章传达着优秀的思想,相关课外书还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传统文化体现了民族的文明和智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新篇章。高中阶段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注意传统文化的渗透,找出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汇点,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欲望。那么,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高中语文教学契合传统文化的途径都有哪些呢?

一、挖掘教材

教材是由许多专家精心编写的,许多教材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挖掘是必不可少的,要找出教材重点强调传统文化的部分,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纳传统文化。

比如教学《兰亭集序》,对教材中所涉及的“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入《论语》关于“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这段话。原文是这样的: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引入《论语》中的话,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此这般,《兰亭集序》的主题更加明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就会更深入。

再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知道刺杀秦王或多或少是危险的,但他依然是一往无前,临走前还高声吟诵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达不怕牺牲和视死如归的勇气。面对秦始皇,面对秦舞阳的暴露,他仍然很平静,虽然最后的刺杀失败了,但荆轲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

二、培育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老师,无论什么知识。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应该通过兴趣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在音乐、灯光的帮助下,让学生从历史典故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传统文化。

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新旧两个版本的《红楼梦》选段。学生可能更喜欢新版,因为新版在服装和灯光方面更清晰,整体色彩也很鲜艳,但学生在认真阅读原著后可能发现,旧版在贴近原著方面更有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书中人物细微的表情变化。这种情感是难以表达的,教师只使用语言来解释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三、设置情境

语文教科书除了语言文字和篇章结构的知识比较丰富外,还包含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具有文化韵味的情境,让学生接受人文教育,并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研究怎样对高中语文教材富含的文化美进行挖掘,怎样使教学契合于传统文化,这确实是需要将这种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大问题。

《离骚》与《诗经》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双壁。《离骚》全诗充满爱国主义的激情,对屈原所处时代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对未来社会寄托着美好的憧憬。教师要在导论的情境设置中下功夫,我们在课堂不妨这样说:“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认为古代帝王尚武多而尚文的少,秦始皇、汉武帝这些帝王‘略输文采’;唐太宗宋太祖‘稍逊风骚’。我们知道《诗经》中风指的是国风,骚就是《楚辞》中的《离骚》,这集中反映了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在这一节中,老师将和你们对《离骚》进行研究,以实现文学殿堂美的影响,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四、阅读名著

纵观当前的高中教材,传统文化的内容占了很大的分量,有力地继承和发展了祖国的传统文化。高中生要多读文学名著,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提升自身的写作和创新技能,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学水平。中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文学名著,使学生置身优秀文学作品的海洋中,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精神,并鼓励高中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一版块(苏教版高中必修)展示的是《陈情表》和《项脊轩志》,较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读典中提升文学素养,使高中语文教学有效契合传统文化。学习中,古代圣人的作品《庄子》《论语》等名著,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和传统文化素养,使学生成为传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使者。

总之,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思想,对中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高中文化教学中,只有提高教学效果,才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材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教材精读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