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方式和手段,但学生对修辞的理解却存在一些偏差,认为修辞格就是修辞,掌握几种常见修辞格就可以提升表达能力了,这无疑是一种偏见。修辞是一门语文分支学科,包括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种。我们只有从实践应用中展开学习探究,才能真正掌握其应用技巧,并形成语文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有观照意识,将修辞作为必学内容进行全面渗透。教材篇目都涉及修辞应用,教师在文本解读时,不妨有意识结合修辞展开操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修辞能力。
教师对文本语言进行专业分析,自然要涉及修辞方法应用。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想北平》,教师在解读作者“真爱北平”相关内容时,对相关修辞内容进行了对应处理:“作者说爱北平,又说‘说不出’,然后用爱母亲来对比说明,这些语言看起来比较繁琐,其实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特殊情结,不是用‘语言能够表现我的心情的’。这无疑是修辞的运用,从修辞格上看是对比手法,这种手法在文本其他地方也有运用,同学们能够找到吗?”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展开深度阅读体会,很快就有信息回馈。有学生说:“课文第三段,开首部分说想成为诗人,因为诗人能够用‘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这里运用了假设手法,其对比意味比较突出。用诗人的视界表达自己对北平的挚爱。”
教师在文本解读时给学生规划出学习思维路线,让学生受到一定启迪,当学生能够顺利找到类似用法时,学习迁移已经发生。这无疑属于最有价值的教学引导。
修辞在语言运用中可以有效提升表达品质,在具体感知体验时,需要充分考虑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语境,结合语境展开修辞推敲,可以对修辞形成更直接的感官认知。文字的不同排列组合形成了文章,构建了特殊的语境,语境需要借助修辞来实现,典型词语的运用、个性句式的运用、多种表达方法的运用都属于修辞的范围,因此,结合语境感知修辞表达作用,其感知会更立体、更鲜活。
如学习《江南的冬景》,其语言鉴赏内容众多,教师为学生布设语境探索任务:作者对江南的冬景有特殊感情,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浓浓的情意,找几处文字加以分析,看能够有哪些新发现。学生开始仔细阅读文本,并很快就找到一些文段。如:“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学生展开语言鉴赏分析:江南的青草在冬天不会枯死,“野火烧不尽”“寒风吹不倒”,这里分明是借用了古诗文内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将冬天的江南景象,说成是“说不出的悠闲境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江南的冬天有着极高的境界,需要用仰视观瞻的心态来对待,写出了作者心中的热情。
教师让学生找出经典的描写语段,体会作者情怀的表达。从学生表现可以看出,虽然学生都是围绕修辞格展开的,但在具体展开后,学生的分析是多元的,体验是全面的,对修辞的感觉是比较灵敏的。
修辞内容众多,学生认知存在一些模糊认知是现实情况,教师对此要有清醒认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对修辞内容进行多重分析,以简单分类形式展开相应教学操作,为学生规划清晰的学习途径和路线。典型词语、修辞格、句式、表达方式等都可以自成一类,让学生建立修辞初步认知体系。
如教学《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分组寻找经典的用词、个性的语句、修辞方法等,学生分工明确,其操作也更为顺畅。课堂展示时,学生都有很多收获。经典的用词:“嗥叫、回响、迸发、警告、挑战、毛骨悚然、嘶鸣”等。这些词语都带有极为浓重的感情色彩,修辞效果显著。个性语句:“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这些句子都比较短小,节奏感很强,表现力更为突出。修辞方法:“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这是拟人手法。“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并禁止了所有其他的活动。”这是比喻。
教师让学生分类找寻修辞应用案例,不仅让学生理清修辞内容的广泛性,也培养了学生对修辞的敏感性。
修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学生通过修辞可以学习到更多语文技能。教师要直面学生修辞存在的问题,展开针对性教学调整,从思想、方法上展开创新实践,让学生对比、分析、归结,进而掌握修辞的应用方法,培养自觉应用修辞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