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钦菁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学生在高年级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提出,高级英语应“培养学生对名篇名著的分析和鉴赏能力,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大纲对高年级阶段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行了特别的要求,高级英语不仅仅是对低年级阶段语言技能的延续,还是巩固、提高和深化。高级英语课文体裁多样,语言丰富,意义深刻,难度较大。要深入理解和鉴赏高级英语课文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一项挑战。刘润清(1999)认为,“高年级英语教学应从语言技能教学转向内容教学,既超越语言符号的表面现象,又通过语言承载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灵魂”。要想体会语言的灵魂,就要学会鉴赏语言的美学价值。因此,高级英语教学应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利用文体分析的方法深度挖掘语言的深层涵义,理解作者的语用意图,进而达到鉴赏的目的。
笔者在多年的高级英语教学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对课文的讲解仍然停留在语言符号层面,而学生的学习也大多是背单词、学语法、做翻译等。要想更加深入的学习,引入文体分析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词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张汉熙版《高级英语》为研究对象,从语音、意义和结构三个层面探讨高级英语词汇的文体分析方法及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体分析来自文体学,文体学就是研究文体的学问(王守元2004)。文体学是用语言学方法研究文体风格的学问,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语言特征,从“前景化”(foregrounded features)的语言特征入手,把握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达到鉴赏的目的(刘世生、朱瑞青2006)。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个语篇都有其语言特点,但并非所有的语言特征都是文体特征,只有那些“前景化”的语言特征才能被称为文体特征。“前景化”的概念来自绘画术语,画家将要表现的艺术形象凸现出来,与背景(background)相对应,凸现的内容称为前景。文体学中的“前景化”主要研究语言的“变异”或者“偏离”(deviation),而背景是人们一致接受的语言系统。语言可看作是必须遵守的一套规则,而“突出”是违反这套规则,是出于艺术目的的偏离(崔海光2006)。可见,文体学主要分析有别于常规的独特语言特征,通过对“前景化”的语言特征的分析,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作品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
语音是组成词汇的重要元素,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表达手段,也是研究文体的要素(王佐良、丁往道1987)。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过分规则”(overregularity)的语音特征,有助于其体会作者的语用意图。“过分规则”的语音特征往往体现在押韵上。
例4:Let the nation know,whether it wishes us well or ill,that we shallanyany...to assure the survival and the success of liberty.(Inaugural Address)
例1 的shudder 和shift 都以辅音/∫/开头,押头韵的单词读起来有节奏感、紧凑感,且词义均为震动、摇晃,凸显出飓风的威力巨大使房屋摇摇欲坠。例2 中使用了三个浊辅音/d/开头的单词,读起来费劲,速度缓慢,突出表现出德国士兵笨拙愚蠢、惟命是从的形象。例3 中作者用一系列辅音/s/开头的单词构成押头韵,先用splendid 赞扬了西海岸的开拓者,又用了几个读起来节奏缓慢、发音较为困难的贬义词描写了一群懒懒散散、昏昏欲睡、呆头呆脑的人,使他们与了不起的开拓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作者一褒一贬的语用意图。例4 中作者选取朗读时嘴型张开、气流通畅、发音响亮的押韵词表达强烈的语气和感情,凸显出肯尼迪政府将不惜一切代价确保自由的决心。
语音文体特征的另一个体现是拟声,作者通过拟声词营造出具有真实感的场景,让读者在视觉感受之外增加了听觉感受,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以达到语用目的。
例5:The wind sounded like theof a train passing a few yards away.(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Camille)
例6:Telephone poles and 20-inch-thick pinslike guns as the winds snapped them.(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Camille)
例7:Winding up the road with a clumping of boots and aof iron wheels.(Marrakech)
例5 用咆哮这个拟声词形容飓风吹过时如同几码以外火车呼啸而过,形象地表现出飓风的狂暴。例6 电线杆啪的一声折断,说明在飓风面前,再粗壮、坚固的东西也如同树枝一样脆弱、不堪一击。作者利用拟声词表达出飓风的威力,通过营造听觉感受让读者身临其境。例7 中clumping 和clatter 既是拟声词又押头韵,作者利用这两个拟声词描绘了这些殖民地的黑人士兵在炎热的天气穿着笨重的二手靴子艰难行军时发出的沉重的脚步声,以及金属车轮与武器相互摩擦形成的咔嗒声。通过沉闷的拟声词表达出士兵们筋疲力尽、无精打采的样子。
综上所述,通过对语音的文体分析,学生可以发现作者在选词上的用心和严谨,通过精心选择具有突出语音特征的词汇表达出隐含的不愿明说的语用意图。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训练文体分析方法,能够逐渐建立学生的文体分析意识,大大深化其对文章的理解。
作者往往通过选择有特殊意义的词汇表达其隐含的意图。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有别于常规的具有“前景化”意义的表达,并分析这些表达方式与文章主题之间的联系。
1.选取简短的单音节词汇表达特殊的语用意图
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Camille 中使用了大量的动词描写飓风的巨大威力,如lash(鞭打),lap(缠绕),skim(掠过),scud(疾飞),yell(大叫)),dump(倾倒),shot(射击),snap(折断),hit(打击),whip(鞭打)等,这些词汇在意义上描绘出了飓风的狂暴,而“过分规则”的简短的单音节词汇也凸显出飓风到来时迅速、敏捷、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最终烘托出紧张、急迫的气氛,达到作者的语用意图。
在Marrakech 中使用了一系列简短的动词来呈现埋葬死人的过程,如wrap(包裹),carry(抬走),hack(乱砍),dump(倾倒),fling(猛扔)等,从这些词汇的含义可以看出,人们对待死者是很随意的,先是用破布包裹,再放上停尸架,随便挖一个坑就把尸体扔进去。而简短的单音节词汇更表现出人们想要快速结束埋葬的过程,草草了事,漫不经心的敷衍态度。通过文体分析可以体会到作者的目的是想说明这里人们的生命没有任何价值,得不到任何尊重。
2.使用非正式的口语表达突出主题
一般情况下,作者会选择比较正式的书面语来表达思想,而Pub Talk and the King’s English 中则使用了一系列非正式口语表达和习惯表达,如:
例11:The Norman lords of courseat it.(不屑一顾)
例12:We ought to think ourselvesof the Saxon peasant.(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通过口语化表达,读者会发现这些看似不标准的表达方式蕴含着独特的魅力,与标准英语相比更加生动、形象、有趣。作者想要表达“酒吧英语”比标准英语更加受欢迎,闲聊具有的独特魅力得到了完美的彰显。
3.利用严肃语言和抽象词汇表达特殊的语用目的
在Inaugural Address 中,肯尼迪模仿了《圣经》的文体,引用了《圣经》典故,如:
例14:...enlarge the area in which it(《圣经》的文体)
例15:Undo the heavy burdens...and let the oppressed go free.(《圣经》中的典故)
例16:Rejoicing in hope,patient in tribulation.(《圣经》中的典故)
肯尼迪就职演讲的听众大部分是基督教信徒,对《圣经》中的东西深信不疑,肯尼迪模仿《圣经》文体,引用《圣经》中的典故能够让就职演讲更有庄严感和仪式感,也更有说服力。
不仅如此,肯尼迪还使用了许多抽象词汇,如faith,devotion,freedom,liberty,courage,loyalty,belief和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词汇,如explore,conquer,dare,challenge,fight 等,传达出意志坚定、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决心,而这些词汇让听众听后热血沸腾、情绪激昂、人心鼓舞,达到了政治演讲的目的。
4.利用词汇的比较和对比彰显主题
Marrakech 中比较了妇女和驴子之间的相同点,用mummified,tiny,shrink 等描写了妇女的瘦弱,而用“The donkey is hardly bigger than a St.Bernard dog”(比圣伯纳犬大不了多少)表现了瘦弱的驴子;妇女承担重物弯腰驼背,驴子背上的驼鞍几个星期也不会卸下来“...and very often it’s packsaddle is not taken off its back for weeks together”;妇女接受了作为驼兽的地位“accept her status as a beast of burden”,而驴子也是“the most willing creature”。通过人和动物的比较,想要传达的信息就很明显,女人如同驴子是最卑微、最辛苦、最不被尊重的群体。但是女人比驴子更加悲惨的是,当人们看到驴子被虐待时会感到愤怒和同情,却无视女人,可见女人的命运还不如动物,更加悲惨。文章通过词汇对比表达出对殖民者的极度愤怒和谴责,对被殖民者的深切同情。
在Hiroshima-the“Liveliest City in Japan”中,描述主人翁到达广岛之前的心情充满悲伤和沮丧,如鲠在喉,如“I hade a,and a lot ofon my mind”,而到达车站时看到的景象却截然不同,“Little girls and elderly ladies in kimonosteenagers and women in western dress...men spoke to one another as if they wereof the crowds about them.”文章用rubbed shoulders,serious-looking 和oblivious 表现出街上人群熙熙攘攘,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而人们表现毫无异样,这与主人翁先前的想象完全不同,通过鲜明的对比说明了广岛在原子弹爆炸后仍然一如既往,不受影响。
当主人翁被邀请参加市长招待会时,描述了充满痛苦纠结的内心世界,“I wasby the thought that I stood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bombardment,where thousands up thousands of people had beenin one second,where thousands up thousands of others hadto die in show.”而当他从自己的幻想中清醒时看到的却是人们自顾自在交谈,完全没有注意听市长的讲话“Where a few man wereandthe mayor’s speech”。通过对比主人翁的心理活动和现实场景,凸现出广岛是一个愿意忘却悲伤、勇往直前、充满活力的城市,彰显了Liveliest City 的主题。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词汇意义的文体特征,学生能够体会作者措辞的语用目的和期望达到的语用效果,进而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在对词汇在句子整体结构中的作用进行文体分析时,需要选取有别于普通形式的结构特征,包括“过分规则”的词汇结构,如重复、排比,及“过分不规则”的词汇结构,如“偏离”和“变异”。
1.通过“过分规则”的词汇结构表达特殊的语用意图
(1)重复。
在Inaugural Address 中,肯尼迪充分运用了词汇的重复,如:
例17:
例18:
通过词汇的重复使句子形成整体感,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能够加深听众的印象,唤起听众的情绪,达到政治演讲劝说和激励的目的。
(2)排比。
例19:
这段话既是重复又是排比,先描述了战前和平美好的场景,士兵守护家园,母亲妻子在祈祷,乡村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充满欢笑,然而战争打破了平静,全副武装,马刀和靴子叮当作响的士兵出现,德国轰炸机在天空盘旋。利用词汇的重复构成排比句式,层层递进地烘托了战争即将打响时紧张、压抑的气氛,营造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心理效果。
2.通过“变异”和“偏离”的词汇形式表达特殊的语用意图
在Mark Twain Mirror of America 中,亨克(Hunk)对着汤姆(Tom)抱怨其清教徒的寡妇养母无聊的生活方式时说道:“I’ve tried it,and it don’t work,itwork,Tom.Itfor me,theeats by a bell;she goes to bed by a bell;sheup by a bell-everything’s so awfula body can’t stand it.”这段话中出现了大量的词汇变异和偏离现象,如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有意的偏离正符合了亨克这个乡村少年的特点,他出身卑微,没上过学,生活放荡不羁,没有约束,语言不规范,带着乡下口音,不能忍受一成不变的无聊生活。
简而言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词汇结构在句式中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意识,以小见大,以木见林,增强其逻辑分析和篇章分析能力。
把文体分析运用于高级英语教学是一种有益尝试。首先教师应介绍文体分析的相关理论、原则和方法;其次,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课前准备包括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备课。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文章的体裁、背景和大意,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文体分析清单。文体分析清单可参照里奇和肖特(Leech&Short,2003)提出的关于小说的文体分析清单,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篇几大板块。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清单并不适用于所有文体分析,教师应针对不同的体裁和语篇特点设计出合适的“清单”。如政治演讲类文体应突出对语言的形式和结构特点的分析,散文应突出对描述性词语的分析,议论文应突出对篇章逻辑、作者态度的分析。
有了“清单”之后,学生就可以参考“清单”对文本内容进行标记、分类、整理和统计。针对记叙文的词汇文体分析,学生可以按照清单找出动词、名词、形容词、正式语、非正式语、褒义词、贬义词等,并进行统计,找出高频词汇。例如,对于《飓风》,学生对词汇分类整理、统计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作者高频使用了描述飓风威力巨大的动词以及描述一家人行动轨迹的动词和描述心理活动的形容词。通过真实的数据分析,学生得到了真实、可信的一手资料,便于进一步分析。
根据“清单”整理后的数据,学生对“前景化”的语言已经有了大致的印象。接下来,教师就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和阐释。可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如《飓风》中为什么选取这么多单音节动词描述飓风,描述一家人的行动轨迹的词汇呈现出什么趋势等。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会得出结论,如作者利用单音节词除了描述飓风的威力之外,还想营造出一种时间紧迫、不容迟疑、压抑紧张的气氛,而通过描述一家人的行动轨迹发现他们对飓风态度的转变过程,由一开始的不以为然、按部就班,到逐渐丧失信心、惊慌失措,再到孤注一掷,最后心态变得平和,坦然面对最坏的结局。通过对词汇的文体分析,学生能逐渐体会到文章的主题: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弱小的,但是尽管弱小,也要有不服输的精神,最后总会战胜困难。
通过分析和阐释,学生能逐渐建立起文体分析的意识,也能学会体会作者的语用意图,达到鉴赏的目的。
对文体特征的阐释既可以是口头阐释又可以是书面阐释,对口头阐释的评价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和记录,记录下学生的表现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参考。对于书面阐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文体分析报告,并评阅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划分等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测试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文体分析的掌握情况。通过不断完善评价方式,使文体分析成为一种科学、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笔者通过实例分析高级英语课文中词汇的文体特征,发现文体分析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深度挖掘课文的美学价值,理解作者的语用意图,最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是文体分析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相关文体学知识。
高级英语词汇的文体分析方法为课堂的升华和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利用文体分析的“脚手架”能够帮助学生迈上更高的台阶,开拓更广阔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