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中职英语教学探究
——以精品课程《幼儿英语活动指导》为例

2019-08-24 06:18:14
英语教师 2019年15期

刘 晶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其培养目标也在不断演进。新时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幼儿教师,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呢?笔者在《幼儿英语活动指导》课程教学、听课、反思等教学实践中,探究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策略且略见成效。

一、《幼儿英语活动指导》课程教学融入职业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职业素养是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及日后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括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内容。在《幼儿英语活动指导》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既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又是学生日后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任玫卿2015)。

(一)实现《幼儿英语活动指导》课程目标的需要

《幼儿英语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拓展课程,要求学生达到掌握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与规律、方法与技巧,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的目标。《幼儿英语活动指导》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理念新、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的创新型幼儿英语教师。具体体现为掌握幼儿英语教育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规律;理解、内化英语教学活动组织指导的原则和技巧;具有组织、指导各类英语活动的实践能力,及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语言表达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善于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的开放意识等。可见,要实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学生除了要掌握幼儿英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知识外,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以职业素养提升为依托,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

(二)职业素养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承载着培育未来幼儿园教师的重任,职业素养的高低除了影响自身的发展外,还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由于职业素养的缺失,导致各种负面效应突显,如幼师虐童、体罚等事件常见报端,且幼师对家长的苛求现象也层出不穷等。因此,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趋势,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是幼儿教师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幼儿英语活动指导》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拓展课,更应该重视职业素养的提升。但目前该课程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重听、讲、读、写、演等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职业素养培养的情况。

二、《幼儿英语活动指导》课程教学中职业素养现状

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因此,注重上述三方面的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

为了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和探究职业素养提升的策略,笔者在所在学校的校企合作单位“增城区碧桂园中英文幼儿园”“清华幼儿园”和“凤鸣幼儿园”中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3 所幼儿园的校企对接责任人,调查内容为45 名(每所幼儿园15 名)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情况。

表1:关于职业行为中语言习惯调查呈现出的问题

从表1 可以看出,学生在幼儿英语教学实践时能用英语组织教学,且大多数学生能熟练掌握英语活动口令,这是幼儿英语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而英语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有待提高,这需要学生勤学苦练、多加模仿;大多数学生课堂用语不够规范,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用语的规范、严谨与完整性的设计与训练。

表2:关于职业道德中耐心品质调查呈现出的问题

从表2 可以看出,学生在幼儿英语游戏教学时最有耐心,说明学生善于组织英语游戏教学,且幼儿配合良好;但英语故事、英语儿歌、词汇教学则不尽如人意,显现出耐心不足;尤其在词汇教学中耐心最为缺失。因此,要在学生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用心观察其耐心缺失的原因,并在教学中耐心培育学生。

表3:关于职业技能中教学能力调查呈现出的问题

从表3 可以看出,学生具备幼儿英语教学的组织能力,且对幼儿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好,能融合专业技能进行幼儿英语教学,但幼儿英语词汇的类化整合能力不足。通过此项调查清晰地了解到学生职业技能的优势与不足,以便在培养职业技能时重点结合其专业与职业特性,设计提升词汇类化整合能力的教学活动。

三、《幼儿英语活动指导》课程中职业素养培养

笔者依据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在中职《幼儿英语活动指导》课堂教学中结合其专业特点认真构思和设计教学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提升。

(一)立足课堂用语教学,促进学生职业行为规范

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首先,运用不规范教例,促进学生反思课堂用语,引导他们学习对照、改进和完善行为习惯。如在讲授幼儿英语游戏教学的相关知识时,以反面教学案例Fruits and Color 启发学生思考和对比。

以下是一名学生教授幼儿Fruits and Color 的游戏教学片段:

(播放儿歌视频Fruits)

师:Children,what do you see?Can you say them in English?

生:Apple,banana,orange...

师:What color are they?

生:Red,yellow,orange...

师:Good.Let’s play Fruit and Color game.I say apple,you are say red...

该学生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使用了children 这样非口语化的称呼用语和“I say apple,you are say red...”的错误表达。在赏课评课中,询问其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实习时,是否存在使用错误口语用语和语法表达的现象?”很多学生相视而觑、相对而笑,均反映自己在实习教学中偶有所犯,会不自觉地使用不规范用语。

调查显示,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课堂用语不规范现象突出。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幼儿英语课堂用语严谨、完整和规范性教学。笔者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和深入学习更多的课堂规范教学用语,常常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设计教学用语,并分小组进行汇报作相应说明,若有错误之处,其他小组学生要提出异议,并说出正确答案,然后笔者进行点评。如设置询问小朋友英文名和拼写英文名的教学用语时,大多数为“What’s your English name?How to spell it?”等表达。其中第二句是不严谨的表述,也是通常不被注意、不符合英语习惯的错误表达,这时要指出错误,并明确“How do you spell it?”的严谨句式。又如,鼓励幼儿尝试时,几个小组都用“try?”的表达形式,这是不完整的,要予以纠正,完整的表述应为“Can you try?”。此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严谨性与完整性,改变以往不当的语言习惯。

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用语教学,学生教学语言规范性和完整性得到较高程度的提升。在第二次组织实习中,据实习学校对接负责人反映,学生的教学语言素养较之前有所提高。

(二)加强品质培育,助力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提高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必经之路,也是幼儿教育的内在要求。

幼儿自制力弱,对认识事物的兴趣浓厚,常常表现为“纪律差”“爱捣乱”等,要想让他们静下来听课与参与活动较难。怎么办?教育要求幼儿教师要有爱心与耐心。而根据职业道德调查,学生在实习中欠缺耐心,这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大忌。如何培养学生的耐心品质呢?笔者侧重在人文教育渗透和指令游戏辅助方面思考解决办法。

人文教育是指在人文精神的感染下,以学科为基准实施的教育。加强人文教育渗透对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讲授幼儿英语教育的八项原则时,笔者重点分析重复性和容错性原则,要求学生分组探究幼儿英语教育需贯彻上述两项原则的原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大多数学生能汇报“幼儿语言的习得是不断学习、巩固和使用的过程,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重复是必不可少的”。如必须多次重复幼儿一日活动主题句“Good morning,Game time,See you”等,从听、讲发展到情景交际,但在学习中小朋友难免犯错,教师要允许、包容和接纳其错误。接着,布置学习任务:结合幼儿英语教学讨论重复性原则和容错性原则的注意事项。通过阅读、讨论等,学生能例举如词汇教学时,既要重复又灵活多样改变词汇教学方法与形式,以便幼儿有兴趣重复学习;而当幼儿单词发音或翻译出错时,要注意纠错的方式方法,继而不厌其烦地重复教学。此外,将两项原则渗透到幼儿生活与学习成长方面进行教育。让学生知晓:幼儿是在不断重复、巩固学习中逐渐进步和成长的,错误和重复不可避免。当幼儿出错时,可以先让其体会错误,再指正并说出正确答案或做法。因此,幼儿教育需要有耐心设计“重复”,巧妙、有效“纠错”。

简单、清晰的指令游戏是调控注意力的法宝。借助幼儿指令游戏教学,穿插特定的动作或指令来提醒幼儿。幼儿的精神集中时间有限,偶有上课说话、做小动作等,并非故意为之,而是年龄特征造成的。有时教师指正了一名幼儿,其他幼儿相继又犯,这时脾气发不得,批评行不通,则需要转变思路,结合其年龄和性格特点,让课堂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基于此,在游戏教学时,笔者侧重让学生针对幼儿一日行为活动来设计专项指令游戏。如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设计了Attention,one,two 的指令,即教师说Attention,幼儿说one,two;针对幼儿吵闹、不认真听课设计了Listen to me,listen to you 的指令,即教师发现幼儿听课状态较差时,说出Listen to me 的指令,幼儿回以listen to you 等。经过实践,这些指令游戏在有效调控课堂纪律、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同时,能促进其思维发展。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将人文教育渗透与指令游戏辅助相结合,能够提升学生幼儿英语教育的耐心。在第二次实习中,学生耐心等道德素养初受好评,如能经常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人文教育并设计相应的指令游戏。

(三)注重类化整合能力培养,深化学生职业技能发展

职业技能是指学生日后就业所需的职业技术和能力水平,贯穿职业生涯的始终。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能否顺利就业及实现职业发展的前提(曹希2018)。

从职业技能调查项目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词汇类化整合能力较薄弱。实习幼儿园的负责人也反映,学生在进行幼儿英语词汇教学时不懂得类化迁移和整合知识。在知识信息大量涌现、快速更新的教育背景下,学生需要能够举一反三。因此,迁移贯穿在各种形式的教育学习中,培养学生知识类化迁移和整合的能力已成为诸多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其类化迁移和整合能力?笔者对符合职场需求的英语学习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如讲授幼儿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时,为了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促进其类化迁移和整合能力的提高,结合学生的认知、思维及职场需求,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启发教学。

教学内容:幼儿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直观感知法

教学任务:运用直观教学法进行身体各部位的词汇教学

教学过程:

师问:在进行身体部位的词汇教学时,你会应用哪些直观教学法?

生答:可以借助图片、实物教学,先出示图片,给幼儿视觉刺激,然后分别讲解图上的词汇;或者展示自身的部位,相机教授该部位的词汇表达。

学生回答的两种直观感知法虽然都借助幼儿视觉、听觉的协同作用,让他们在英语词汇和形象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以便理解词义,但是没有更好地兼顾思维拓展。因此对学生作进一步教学引导。

师问:同学们在学习或生活中了解过思维导图吗?

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迷茫状态。因此,笔者在黑板上手绘思维导图的核心词汇body,并结合专业特点,在表述核心词汇时为了形象、生动,配以简笔画进行图示,然后和学生一起拓展导图的分支,如下图。

另外,要求学生对身体部位的具体词汇进行拓展,可以是数量词one,two 等,可以是颜色black,red 等,这样可以将多种主题的多个词汇整合到一起。同时,将英语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分别对各分支词汇用简笔画进行图解。此外,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模拟授课。幼儿英语活动指导课堂上不应是单一的幼儿英语教学指导,更要将学生日常所学的多种知识与技能进行类化、迁移与有机整合,形成随机的教育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感知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身体部位的相关词汇是学生平时少见且难于想到的一种直观感知方式。笔者先从身体基本部位开始,拓展各部位的具体词汇,然后延伸到各部位的颜色和数量等特点,并结合专业特点,将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与英语学科知识融合,将零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将多学科甚至多年所学技能进行类化拓展,有效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及时诊断学生职业素养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课程内容,不断探索、反思和实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专业特点,科学有效设计教学,构思职业素养提升的新思路并探究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