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窄式阅读的英语读写教学实践

2019-03-05 12:05:26王方清
英语教师 2019年15期

王方清

引言

窄式阅读是指阅读同一主题、同一作者或同一体裁的作品,其理论基础为输入假设。克拉申(Krashen,1981)认为,“窄式阅读是二语习得的一种有效学习策略,阅读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作品有利于提供一个可理解的上下文,能使学习者反复接触相同的词汇、语法结构、语篇特点及背景知识等,从而实现习得(转引自支晓来,2013)”。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随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话题的逐步了解,背景知识的积累会使其相对容易地理解相关话题的文章。由于与话题相关的词汇频繁出现,这种阅读方法还会让读者掌握相关词汇,从而缓解阅读真实材料时词汇量不足的压力(张彤2009)。阅读文本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地理解文本,而是能够使用从文本中获取的信息创新思维。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在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想交流的基础上,熟练地以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创建读写一体的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文本信息的提取、加工和整合;二是通过自主表达利用文本信息进行再创造(薛蓉2019)。根据基于窄式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范式,作为输入的阅读材料的功能是帮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需要他们将所给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内化;写作则是学生在理解阅读材料主要内容和思想观点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思维、独抒己见,建立输入型语用与输出型语用的完整的有机联系(薛蓉2019)。

一、基于窄式阅读进行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主要来自考试试卷中的阅读理解语篇,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完成阅读理解试题;教师注重分析阅读理解题的解题过程和传授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对阅读文本的赏析和深入挖掘。学生读完文章后在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或者写作技巧等方面鲜有收获,久而久之,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窄式阅读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阅读同一作者、同一体裁或者相同主题的作品,集中学习文本的语言知识、主题思想、语篇特点等。相同或者相似的内容反复强化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帮助他们掌握英语词汇在语篇中的正确使用方法,提升其学习效果。除了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窄式阅读熟悉并掌握各类文体的篇章结构。有了相关积累和背景知识,学生在阅读相同类型或者主题的文本时既不会有陌生感,又不会有畏惧感,从而能增强阅读的信心和兴趣。

(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写作是一种输出性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写作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方面。学生的英语知识越丰富,语言和写作技巧积累越深厚,就越能流畅地进行书面表达。对于学习者而言,深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源自平时的积淀。基于窄式阅读的读写结合的目的是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图式。其实,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输入、借鉴和积淀的过程。学生在对相同或者相似主题进行阐述和表达时会激活相关图式,在记忆库中迅速搜索并提取相关信息,在潜意识中借鉴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并用于表达。这种基于范例的书面表达比学生按照母语思维进行构造表达要更加地道。

二、基于窄式阅读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可操作范式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从模块一到模块十一涵盖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24 个话题,且把语言学习和真实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每一个话题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第三单元为例,探究基于窄式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

Step 1:复习课文,激活话题背景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第三单元的话题是网络世界,Reading 部分的课文标题为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文章以辩论的形式阐述了网络的利弊。是否允许学生使用网络及如何安全使用网络是学生比较关心的话题,笔者从这个话题入手进行拓展阅读和写作。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虽然已经了解了网络的利弊,但不能熟练地口头表达这些利弊。笔者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并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片段1

T:Yesterday we discuss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m?Please reread the textbook on page 34 and page 35 and share with u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S1:The Internet is first source people turn to for information on a variety of topics.

S2:People employ it to build social bonds.

S3:People shop for the top brands at the best prices.

T:Thank you for your wonderful work.While the Internet brings about advatages,it also poses disadvantages to us.What are they?

S4:It’s difficult to know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is true and accurate.

S5:The Internet is now affecting people’s private lives because too much time and energy was devoted to the Internet.

T:Besid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mentioned above,what other benefits and drawbacks do you know?How can we make the best of the Internet and avoid the drawbacks of it?

【设计说明】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因特网的好处和弊端,一方面帮助他们巩固已学知识;另一方面激活他们的相关话题图式,为后面的阅读输入和写作输出作好铺垫。

Step 2:拓展阅读,积累话题素材

根据图式理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需要将其纳入原有知识结构,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解码都依赖于原有的知识结构,即背景信息图式。原有知识起挂钩作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初次接触一个新主题或者阅读时,如果相关背景信息匮乏,就很难理解新的内容,反之,如果拥有丰富的背景图式,就更容易克服理解障碍,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主题和文章。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以教材语篇为抓手,按照教材顺序线性处理24 个话题,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有利于学生熟悉各类话题,但是弊端较明显——对同一主题缺乏深入探究和拓展,对某一主题很难形成丰富且稳固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图式。因此,通过窄式阅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不仅可以增强输入材料的可理解性、减少阅读困难,而且能够把新纳入的信息转化为起挂钩作用的背景知识。

围绕“网络”主题,笔者挑选了三篇与网络有关的文章,引导学生将泛读、精读相结合,分别获取内容、语言和形式图式。

1.泛读三篇有关网络的文章,获取语篇主旨要义

泛读是一种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文章大意和主旨的阅读方式。读者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快速理解叙述类语篇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内涵意义,或者非叙述类语篇的主要观点和支撑细节,而不应纠结于语篇中的生词和非重点细节。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快速浏览第一篇文章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并归纳文中所讨论的网络利弊及安全使用网络的建议。

教学片段2

T:As a matter of fact,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are more than those mentioned in the texkbook.Please read a passage titled Advatages of the Internet and summarize the advantages.

S1:The Internet enabled and accelerated new form of personal interactions through instant messaging and social networking.

S2:The Internet allows greater flexibility in working hours and location.

其次,笔者引导学生阅读第二、三篇文章,标题分别为Use the Internet correctly 和Browse the Internet safely,让他们归纳网络的负面作用及正确、安全使用网络的建议。

教学片段3

T:Summariz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S1:Personal information,like credit card information can be accessed by lawbreakers.

S2:Ou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an be harmed as a consequence of spending too much time at the desk with a computer.

T:How can we avoid the drawbacks and use the Internet safely?

S1:Learn to evaluate the security of the sites.For example,...

S2:You should limit your usage.

【设计说明】通过阅读与话题“网络”相关性和相似性较高的语篇,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某类文章。这三篇文章都阐述了网络的利弊及如何安全使用网络。由于阅读材料主题、语言特点的相似性,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接触大量可理解性语言,并因关联性而产生语言积累的正强化。

2.精读文本,积累与网络利弊有关的词块和逻辑联系语

写作是一种输出性的思维活动,是写作者使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说明事例的高级思维过程。外语学习者的写作和母语使用者的写作过程有很大的区别。母语使用者写作时没有语言障碍,而外语学习者写作时除了知道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外,还要知道如何使用外语。因此,外语写作者要积累文章体裁、篇章结构、写作技巧和语言知识。其中,语言知识是写作的基础,包括相关的词块和逻辑联系语。词块是一种固定或者半固定的程式化语言结构,可以提高外语学习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地道性。逻辑联系语又称连接,是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逻辑联系语表示语篇中两个或多个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张德禄2000)。它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单词和短语,又可以是分句。

教学片段4

T:Word chunks are of great use in our writing.Please read the three passages again and write down the word chunks which you think are important.

Phrases:Consist of,give birth to,accelerate new forms of personal interactions through instant messaging and social networking,allow great flexibility,avenues to the correct use of the Internet,be mindful of...

Discourse Devices:Here are some tips for browsing,what’s more,in addition,furthermore,therefore,last but not least,as a result...

【设计说明】二语习得理论和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使用中介语,当进行外语写作时,更多地依赖语法规则构建句子。这样的句子虽然符合语法规则,但是不地道。学习者要想达到本族语者的水平,就必须掌握大量的词块和一定量的逻辑联系语。词块和逻辑联系语的积累在于阅读,词块能使表达更加准确、地道;逻辑联系语在篇章中起衔接与连贯的作用,能使语篇更加连贯。

Step 3:写作实践,拓展应用表达

通过窄式阅读,学生对网络的利弊及如何安全使用网络有了深入了解,对与网络有关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篇结构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笔者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网络的作文,进一步巩固、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片段5

T:Since we have a good command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Now let’s write a passage on the Internet.The requirements are as follows.

写作题目:网络的普及在获取信息、购物和人际交流等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青少年上网成瘾等问题。

请你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写一篇200 词左右的短文,内容包括:(1)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便利;(2)网络的不利之处;(3)就克服网络的弊端、安全上网提出合理建议。

【设计说明】本堂课教学是围绕网络利弊及如何安全使用网络这一话题展开的,通过扩充话题信息、示范语篇结构和文本精读,帮助学生建构起与网络有关的属于自己的内容图式、形式图式、语言图式和读写策略。在本环节中,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独立完成给定写作任务,深化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结语

阅读是学习语言知识与发展语言能力的输入性活动,而写作是表达思维与观点的输出性活动,两者紧密关联。基于窄式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范式是一种新的教学实践,它需要教师根据时代发展,有机结合教材话题,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阅读材料,同时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适当改编阅读材料。

基于窄式阅读的读写结合改变了以往读写分离的教学模式。阅读和写作互为目的与手段,不仅能帮助学生奠定丰富的语言知识基础,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类型多样的话题素材。读后引导学生自主表达,能促进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实践证明,通过基于窄式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学生不再畏惧阅读和写作,反之更加乐读、乐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