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经有一项调查,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中国和美国的小学生相比,美国一年级的孩子平均每年阅读量为2—3万字,中国一年级孩子平均阅读量为5000字左右,只有美国儿童的六分之一;中国各书店粗略统计,教参教辅类的书籍占八成……中国,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孩子阅读量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这着实让人感到悲哀。
然而我们在心痛之余,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阅读量会这么低呢?一个中国小学生大声疾呼:“课内时间被各门课堂占领,课外时间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我们哪有时间读书呀?”纵观我们的教材,长长短短,25篇文章,大部分孩子读一遍就能理解大意,第二遍能牢记内容,有必要花整整半年的宝贵时光来对它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吗?
广东省特级教师吴海飞教师的“经典进课堂”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极大程度地压缩教材,把多出来的时间“还”给学生,学习中国的经典著作,拓宽阅读量。
“经典”指的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名篇巨著,如《弟子规》《三字经》《大学》《中华成语千句文》等。为什么选择这些经典著作作为课堂读物呢?吴教师以一个简单的故事为我们阐述了这个观点。
一节大学课堂上,老教授为学生们讲课。他从桌子底下取出一个大容量的杯子,里面放了一块刚好能放进去的大石头。教授问:“杯子装满了吗?”学生回答:“没有。”教授点点头,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小杯小石头倒进大杯子,又问:“杯子满了吗?” 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满了。”教授摇头,从桌子底下拿出一杯沙子,轻轻倒进杯子里,再问:“杯子满了吗?”这回,学生沉默了。教授又拿出一杯水,倒进了大杯子,这时杯子刚满。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手中的教材是否就是杯子中的大石头呢?
要让经典进课堂,首先要腾出“空位”,这就需要我们压缩教材的讲学。那么,如何正确地压缩教材呢?压得太重,学生吸收不了;缩错了,学生学不好。
人教版的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模块分明。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建议整体把握,以单元为单位来备课。每个单元的开课前,教师心里得对整个单元有一个质的认识。这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我怎样在这个单元的课文中达到重点?前课有哪些内容是为后课打基础的?后课有哪些内容是前课的总结和延伸?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这一组课文都是中外名著中的选段,单元重点除了让学生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编者另外一个意图是激发学生爱名著、看名著的欲望。22课《人物描写一组》中小嘎子的动作描写,王熙凤的语言描写是写作方法的指导,23课《刷子李》一课中从正面、侧面相结合来描写人物则是建立在22课写作方法指导后更高层次的延伸。从首课到最后一课《金钱的魔力》,又是国内名著到国外名著的扩展。教者前课授课时须有意识渗透后课内容的点滴,后课需适当总结前课的知识点,每一节课的教学中体现表达形式的不断深入,阅读范围的逐渐扩大。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在教学中要凭借这个‘例子’练就学习语文的基本功。”人教版高年段的教材编排很有层次,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相结合,而且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长文。我们要有意识地凭借精读课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从而能够自学略读课文。当然,教书也讲求选择对于一些框架结构有深究价值的略读课文可以反客为主,成为精读课文的领头羊。
此外,教师对每一篇课文字词句段生拉硬拽,深度剖析,是教师教得累,进度慢的主要原因。而事实上,我们讲课讲得竭斯底里,学生掌握的又有多少呢?我们应该善于取“精”,长文短教,抓住该学年段的侧重点,就在这么一点下工夫。低年段以指导识字为主,中年段以阅读教学分主,高年段以写作方法为主。如五年级下册的《金色的鱼钩》一课,站在学年段取点——指导学生领悟从神态、语言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从文脉上取点——为什么说老班长生锈的鱼钩会闪烁灿烂的光芒?以主问题入手,带学生走进文本。也许你会问,那课文中朗读教学、词语解释、框架分析等等就忽略了吗?我们说与其撒下网鲸吞一堆小鱼,还不如下重鱼饵钓一条大鱼。学生要是能一课一得的话,一个学期下来在语文学习上已是硕果累累了。
“教材教完了,我如释重负。”教师由衷地感叹;“我们终于有时间去读书了!”孩子们激动地欢呼。经典入课,我们该引入那些经典呢?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可以这么分:低年段引入只因学生言行规范的《三字经》《弟子规》;中高年段可引入蕴含古今历史知识的《中华成语千句文》《大学》《中庸》等。
教材选好了,用何种形式带领孩子们学习,才不会显得乏味,又能取得理想的成效呢?我以我们班学习《中华成语千句文》的实践过程与大家共同探讨。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篇第一课,我想方设法激发孩子们学习经典的欲望,为后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学习第一课《神话传说》时,我收集了这一课中所包含的神话故事,图文并茂地用课件展示,加上我声情并茂的讲述,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孩子课外知识广阔,还争着展示自己知道的神话传说。在充满传奇色彩的背景下,我引导学生镂空背诵。难怪人们都说孩提时的记忆就像是在石头上刻字,永远忘不掉。孩子们的记忆力远远超过我的估计,一节课下来,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已经能够记下24个成语。为了鼓励背诵,我在班上设下“千句文背诵龙虎榜”,当堂完成背诵任务的得5分,中午完成的得3分,放学前完成的得2分,月结算总分,根据得分情况适当奖励。小孩子争强好胜,从此,无论是早读还是课间,班上书声琅琅,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从斟字酌句的讲解和无休止的片段分析中挣脱出来,孩子们的时间多起来了,阅读量也丰富起来了。当阅读成为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才有底气谈论文化这个话题。为了引导孩子们从快餐读物过渡到大师经典的盛宴,我给孩子们推荐了中外名著近30本,并在班上设立每月阅读之星的评选。班上顿时阅读之风四起,午托、自习课、晚托,人手一本书,那样的专注,那样的乐在其中。我恍然大悟:原来一直以来,孩子们对阅读是如此痴迷,我们足足扼杀了他们的求知欲整整四年多了。
现在,我想:中国人学习语文的根是什么呢?外国友人这样评价我们,中国人是最爱国的。中国人之所以爱国,主要是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因为了解才会热爱。当我们的学生站出来,随口就是一句半洋不烂的白话文时,我们莫名其妙:“中国人,我们的根在哪儿?”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寻根教育,回归‘国’文,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