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现代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借助传统武术的人文价值,同时需要借鉴竞技体育的普遍训练方法和竞赛规制,才能在竞技体育视野中开发出全新的发展格局。故而,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关系中,虽然存在一定的冲突性,但也存在相互补益的可能性。基于此,本研究系统的讨论了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真实关系,现做如下分析。
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多元的兼容性,佛家文化、道家文化、兵家思想在传统武术发展中产生了综合性的文化解读规律。在传统武术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武术文化在每一时期形成的社会期待有所区别。尚武文化的出现,是基于保家卫国的民族情怀。强身健体的文化出现,是基于自我内敛的文化导向。各方武术套路流派,在不断追求武术境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文化解读空间和范围。太极拳讲求以柔克刚,少林长拳刚劲粗犷,三十六路谭腿变化无常,其文化内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度。反观竞技武术的现代发展,能够发现其对于竞技目标的文化期待。表演性、对抗性是其不可忽略的文化诉求。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度,也是其后续发展中极为重要的补偿关系内核,是支持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竞技武术文化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本质因素。
传统武术的最大社会价值取向是止戈为武,个人精神价值在于以武会友。从传统武术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传承中,均能够发现其社会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体现。而现代竞技武术在价值定位上更加具有一种观赏性,是武术文化消费的社会价值再现。同时具备了擂台赛的对抗性娱乐价值,令武术竞技功能在赛场之上得到发挥。这种功能价值的差异度,也是对于武术文化的宣传策略发展。以往时期,武术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方式,无法从国际性赛场上获得更多的关注。而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国际舞台,让武术真正走出国门,吸引大量国际友人关注武术文化。因此,在传承视角中,现代竞技武术摒除门派芥蒂之后,得到了更为长足的发展性支持。
传统武术在传承方面的限制较大,各门派之间存在各自不同的练习方法和文化体系。多采取了师徒制的发展模式,以历代掌门人对本派武术运动规律的总结为练习纲领,传承速度较慢,发展空间较小,且传承方式较为单一。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传统武术出现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传承芥蒂和弊端。故此,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极为保守,本质上限制了武术文化的推广和武术精髓的传承。而现代竞技武术更多的吸收了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精神,并不存在嫡传或血缘传承的门派芥蒂。现代竞技武术在武术学校、体育院校、竞技体校、以及多种武术产业领域中快速发展,广泛流传与民间武术商业体系,以及教育体系,故此在推广和传承效果上更具优势。
从竞技武术的发展来看,汲取西方体育文化,是最为显著的特征。这样的文化汲取,形成了竞技武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趋势,具有“高、难、美、新”文化价值导向。但是竞技武术逐渐脱离传统武术而独立存在,出现了“体操化”、“舞蹈化”的差异化文化发展路径,颇受外界质疑和批评。竞技武术虽然对武术文化的推广,乃至武术形式的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有所助益,但在武术技术方面的弊端也不容忽视。这种从发展角度所形成的文化认知与价值导向冲突,是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矛盾关系主要问题。
竞技武术在赛场形式上并未追究其武义难度,而借鉴了舞蹈、体操、杂技等运动形式的难度评价体系。这种评价方式对于武术本身的力道、神韵、攻击和防守的辨别很难界定。虽然武术专家可以识别武术训练者的修为,却无法从竞赛体制中快速归纳或总结。以“攻防”概念为例,竞技武术动作素材需符合武术定义,但这种攻防意识或攻防技法的内涵,实质上存在模糊的解读规律。动作规范度达到之后,其中的武术特征是否能够被快速识别,也需要进一步讨论。当诸多武术本质特征出现了体操化、舞蹈化的发展倾向时,武术本身的技击性特征被逐渐淡化。竞技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全新发展进程和必然产物,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化,最终成为两个单独的训练体系。在技术方法、竞赛机制、表现形式等多方面,产生了发展倾向的区别,故而运动特征的差异,乃至发展倾向的不同都形成了一定的冲突关系。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并非仅存在冲突关系,随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在冲突关系中也能够发现其相互补益的深层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代表了二者具有兼容发展的可能性,是文化解读的多维补充,也是价值体系的多元补差,亦然是传承发展的多重补偿。
传统武术在文化传承的形式上,并无法绝对脱离故步自封的传统观念,故而需要借助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助力于武术文化的传播。而最早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推广至世界范围的主要推手,可以界定为多数武术家和MMA综合格斗家都认可的中国武术家李小龙。之所以认为李小龙是MMA之父,也是基于其对武术文化传播的贡献,对于武术技能技巧在搏击层面的发展推动。当传统武术咏春拳被李小龙进行微妙调整,发展出截拳道之后,其武术文化的推广力度更强,普遍练习方式更为简化,技击条件更为充分。这种从竞技武术层面对于武术文化的再度剖析,恰恰是武术文化快速传播的本质因素。因此,竞技武术虽然在不断修订或调整,虽然从不同的比赛形式上开发出全新的对垒格局,但本质上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对于武术文化解读的多维补充。因而,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协同并进的补益关系,从文化传播角度具有较强的补充性特征。
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在价值导向上的差异度,恰恰是二者兼容发展的最大优势。传统武术价值体系中的实用性功能被现代竞技体育所取代,强身健体并非仅为武术之独有功效。武术套路在技战术实用性上很难与现代搏击术同日而语,但练习其传统武术技巧的时间更长,造成了练习者的大幅下降。分门别类的武术流派,在各自的价值体系中对武术动作进行着不断反思,却很难突破前人常设的行为框架。而竞技武术则不同,在全体育视域的范畴内,其实用性功能价值在不断被深度发掘,形成更为简易的练习方法或训练模式。借助现代竞技体育的诸多练习技巧,引入西方搏击术在竞赛规则上的价值体系规范,形成了对于传统武术在实用性功能上的价值体系补差,可加速武术技巧、练习方式、训练方案、套路动作等方面的高速发展。仅以太极拳为例,其拳术派别尤为繁杂,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太极拳,在其各自的武术套路体系中均有建树,但总体推广难度颇大。在1949年太极拳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之后,才进一步推动了太极拳在民间的普及度。因此,当传统武术接受了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模式之后,其影响力、认可度、创新力都将达到质的变化,助力于传统武术的价值体系内敛和集中,并最终呈现在世界舞台,这也是太极拳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
传统武术在国际化发展中很难形成便捷度较高的训练方式,亦或在练习中难以提供更多的标准化训练模板,故而才会受到诸多发展限制。传统武术人才凋零,其传承与发展遇到现代竞技体育的文化冲击,后世习得武术精髓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少,是传统武术在当代传承发展的最大弊端。而竞技武术则不同,摒弃了派别芥蒂之后,一人习得十八般武艺的全方位发展似乎更加可能。相当于将体育人才引入竞技武术领域,扩充人才基数之后,谋求中华武术的真正发展。因此,竞技武术即便脱离了传统武术的套路形式,或者趋向于“体操化”和“舞蹈化”的表演形式,但其健身功能犹在,且更加容易在当代社会快速传播,是武术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发展要素和传承发展的多重补偿。
综上所述,现代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借助传统武术的人文价值,同时需要引荐竞技体育的普遍训练方法和竞赛规制,才能在竞技体育视野中开发出全新的发展格局。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并非仅存在冲突关系,随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在冲突关系中也能够发现其相互补益的深层关系网络。需要深刻理解武术文化、价值体系、传承发展的多重补益关系,才能真正助力于现代武学的真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