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课堂生态是什么样的?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高效课堂表现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质的新型课堂生态。无疑是对传统“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式的修正,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改革与创新。但如果这种改革与创新仅仅停留在课堂组织形式和活动设计上,则会因为流于表面而毫无意义。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围绕“教师、学生、文本”三个中心来实现课堂高效率。
真正高效的课堂,教师的主导者和引导者地位不可削弱。囿于学生认知水平,其理解能力、思维水平都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如果教师的主导和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好,课堂的效率也要大打折扣。如大多数老师讲授《兰亭集序》,只是较为常规地引导学生迅速把握住文章的情感脉络——“乐——痛——悲”,然后以文中一句“一死生为虚妄,齐彭殇为妄作”作结,得出王羲之感受到人生短暂,告诫后人要积极面对生活,至此一节课就结束了。这样的课堂很难说是高效的,因为它并没有让学生在思想认知上有新的收获或提升。
笔者在翻阅大量资料之后发现,王羲之在“兰亭之会”上内心情感是十分复杂的,他在参加兰亭宴会之前,受朝廷权势倾轧,罢官之后不得不隐居于会稽东山,“王羲之既去官,与东山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乐。”(《晋书·王羲之传》)把这些文字和背景提供给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得出以下解读:王羲之一方面有罢官失意,另一方面又有隐居之后寄情山水的游乐。他既有对时代崇尚玄谈、无为的厌弃,又有个人抱负难以实现的苦闷,学生对王羲之的认识已然上升了一个台阶。
高效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主导和引导作用也必不可少。真正高效的课堂必然是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发探索精神逐渐形成,化作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
当前对高效课堂理解存在一定误区,把高效课堂理解为快节奏、大容量。实际上,课堂节奏快慢应以学生思维的成熟度为根本遵循。笔者在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先引导学生自主梳理诗词中的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人的典故,并提出质疑:“词中连用四位古人的典故,是否有‘掉书袋’之嫌?”在学生讨论环节,留足讨论时间,做实“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发表意见-个别答案质疑”等流程,一直到学生感觉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再进入下一个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笔者都有意识地“停一停”“等一等”,让学生充分思考,其依据是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必须遵循其身心、情感和思维的发展规律。
我们否定过快的课堂节奏,但也不允许一味拖延、“磨洋工”,需要把握好点拨的时机,这也是由学生思维认知规律决定的。教师过早点拨会失去设问的意义,长久不点拨,学生也会因问题过难失去思考动力。在学生思考难以为继时,教师适时点拨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笔者及时提示要从叙事逻辑关系上来思考。有学生恍然大悟,很快就发现三个典故的关系,并详细阐明理由——从时间看,四位古人并列交织于眼前,描绘了一幅幅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历史画面,拓展了诗歌意境;从作者际遇看,年轻时像孙权、刘裕一样举义旗、抗金报国;如今白发苍苍,与老年廉颇的遭际极为相似。从叙述角度来看,从朝廷、百姓和作者三个角度诉说“忧愁”:一忧当前抗金方略的随意,所用之人难当大任;二忧中原百姓早已忘记亡国之恨,安于做亡国奴;三忧自己白发苍苍,能否像廉颇为国略尽绵薄之力?如此,整节课虽然解决的问题不多,但是学生思维训练到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的高效不能剥离了“语文味”,否则只会活动繁多,花样翻新,看似热闹,实际上浮光掠影,空洞乏味。因此,高效的语文课堂也一定离不开对字词句篇细细沉潜涵泳的功夫。抓住寻常字句,加以细细咀嚼,反而能起到小中见大、以点带面的效果。
如《琵琶行》诗句“别有幽愁暗恨生”中的“幽”,学生往往会在默写中错误地写成“忧”。出现此类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教得不细、教得不实,课堂的高效自然无从谈起。董旭午老师在教授《〈琵琶行〉并序》中曾把“幽”与“忧”进行比较,借以让学生体会到“幽愁”还有幽静、孤寂之意思,既点出听众沉浸在美妙的琵琶声中无言的场景,又写出了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让众人陷入沉思。而且一“幽”字,也能较为传神地表现出琵琶女受人冷落之后的“幽怨”,写尽作者贬谪江州独居的“幽叹”。教师带领学生如此一番细细品味,体会语言背后的深层意蕴、情感之美和艺术之美,岂不是更能实现“以少胜多”的效果?
以语言涵咏为抓手,品鉴语文的魅力,早已经成为当下语文老师共同的选择。如黄厚江老师倡导朴素无华的“本色”课堂,在一词一句的吟哦中,引领学生由字词入手,去咀嚼文字深意、作者用字的匠心,不得不说这样的课堂不仅充溢“语文味”,更是高效的语文课堂。
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履行好引导者的责任,力争让每一节课都成为有深度的、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