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煜
(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铜陵244061)
2007年,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开始首次招生,2012年正式成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专业(专业代号050262)。近10年来,商务英语专业发展迅速,参与商务英语专业招生的高校和人数呈大幅度上升趋势。《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明确规定,商务英语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商务英语作为人文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其基本要求。然而,在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得到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弱化的倾向。在高等教育强调“立德树人”和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汲取儒家思想的话语内涵,探讨商务英语专业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共同发展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发展要求。商务英语是跨学科形成的一种特殊存在的新体系,包含普通英语、通用商务英语和专业商务英语三个层次,其学科理论属性包含语言学、经济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商务英语专业过度关注其学科的商科属性,忽视作为其学科核心的语言学属性,相应地,其人文素质教育也缺乏应有的重视。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鼓励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办学新模式,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国标”也明确把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着重构建培养学生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按照“商务+英语+技能”的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满足市场对商务英语表达能力和商务操作实践能力的需求,忽视对学生中、西方文化历史的深度探究能力、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和其它职业素质的培养。
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在价值观念上,诚信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在人文知识方面,人文社科知识不系统,呈现碎片化状态,对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满足于一般商科知识的学习。在实践能力方面,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人际交往方面,尊重、效率与团队意识不强,沟通能力较差。在心理素质方面,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自制能力。因此,加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德才兼备的商务英语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文主义”实际上是一个文化学上的概念,起源于西方15、16 世纪,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统治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辩证的关系。科学精神是实事求地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是不以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为转移的,重在求真。人文精神则强调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格理想和道德,重在求善。人文精神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们关于“人应当如何生活”和“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这是人文精神的本体。如果说“科学”在于教会人们如何行事,是“器”,“人文”则是教会人们如何做人,是“道”人文素质由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构成(张宏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2014〕4号文件)也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因此,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一定的课程设置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文知识的扩展、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文行为的形成。人文知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是话语主体在文化的语境中的代继传承。因此,人文知识的获得不能脱离文化的习得。人文精神的塑造以人文知识的获得为前提,又指引着人文行为的形成。在国际政治形式风云变幻的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与理性的养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素质精神内涵。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不仅需要各行业的精英型人才,更需要通识型人才。通识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健康的体魄、完整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修养,这也是衡量我们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商务英语专业而言,毕业生就业的方向多为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各类涉外企事业单位,他们主要面对跨文化语境,从事涉外商务交流、运作与管理。他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涉外话语行为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国民素质,也间接建构了中国的国际舞台形象。在中国日益走向国际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的养分,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而儒家思想包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宝贵资源。
一直以来,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儒家“仁爱”是调节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其思想核心是“爱人”,并推人及于万物。所谓“博爱之仁”,即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爱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独立意志与人格。在商务交往中,涉外人员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人”还要表现为尊重个体生命价值与权利,此点也被“仁爱”思想视为做人的最高准则。试想,如果连别人的生命都不在乎,何谈“仁爱”?
儒家“仁爱”思想的这些理念对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作为生物个体的人不仅要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还要逐渐满足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个人有权利追求理性的个人利益。同时,个人还要生活于一定的社群之中,需要为所在的社群谋取“合理”的经济利益。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体现社会独立个体的人格与品性;在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时,体现雇员的职业素养。就商务英语专业而言,人文素质教育可以结合“仁爱”思想的内涵,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促成学生形成热爱人、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的良好人格与品性,尊重对手的个体权利与生命价值。
古代宗法人伦制度下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其实质是为了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当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思想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当今之中国正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深切关注他国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坚持文化的多样性,鼓励不同文化的平等对话,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多元化发展。
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将来主要从事涉外经济交往活动。他们应当在学校期间积累足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熟知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交际规则、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能认识到不同文化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保持对文化差异的足够容忍性。同时,他们还应当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整体和谐”的思维贯穿于对市场经济规则的认知之中:即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应当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整体利益才能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长久,社会整体发展才能更加健康有序。
“诚信”同样是儒家人文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也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儒家思想认为诚信不仅是做人之根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诚信经济,法制是其运行的保障,诚信是其完善的基石。对企业来说,良好的信用是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通行证和关键所在。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加强在校大学生的诚信观教育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以便逐渐树立起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诚信道德观念。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有很大一部分都会选择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行业从事管理、文秘、进出口贸易等工作。每个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不但“要恪守国际商务谈判活动中业已形成的各种国际商务惯例”,更要体现良好的个人品性和职业素养,包括“礼仪”“诚实”“讲信用”等行为规范。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中国始终以“讲规矩”“守诚信”“重行动”的行为准则切实履行自己的承诺,践行自由贸易的理念,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实现广泛的互利共赢,展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从个人层面而言,商务交际活动实际是跨文化的沟通,沟通的本质就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则。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自觉增强自己的诚信观念,学校也应形成诚信教育系统机制,帮助学生尽早确立基于“诚信”的职场意识。
儒家“群体”精神把群体的利益放在首位,重视群体的和谐,因而注重个体社会责任心的培养和塑造,注重个体行为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面临机遇和挑战。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团队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儒家“群体”意识渊源为高校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指引。培养大学生奉献、协作的团队意识既是可能的又是必须的。
根据K.W. 汤姆斯和R.H.基尔曼关于个人性格的调查,约有85%的中国学生性格属于折中型和回避型,只有极少数中国学生(大约1%)属于合作型。虽然文化是促成此种此种现象产生的主因,但后天家庭和学校团队意识培养的欠缺也有重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合作与发展已经成为主题。如何能促进各方的共赢与发展?国家之间、企业之间、人员之间、文化之间唯有合作与共享,才能实现彼此的和平共处、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同民族的友善沟通和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
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意义重大。综观我院2016、2017、2018 三年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发现,整个课程体系的建构体现了“唯知识”“唯技能”的倾向,不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仁爱”“天人合一”思想可以成为型塑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来源。在参考“国标”和《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等文件的基础上,我们对2019年版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幅修订,较好地融合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贾甚杰等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西文化、文学、艺术、哲学、经济与管理、心理健康等模块。新的培养方案在原来思政理论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和专业方向课模块之外,增设了通识课程模块(含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身心健康、创新创业)、通识扩展(公共选修课)模块和跨学科选修课模块,同时以集中实践教学形式开展社会责任模块学习。新课程体系包含了心理健康、西方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概论、大学语文、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赏析等课程,学生还可以在通识课程模块选修艺术、哲学、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公共课程。
以诚信教育为例,针对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和其他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学校和各下属学院要制定适合本专业发展的特色诚信教育计划,最重要的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首先要营造“学诚信、讲诚信、赞诚信”的氛围。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系统开展诚信教育教学,考核结果纳入学院综合素质测评考核。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优秀诚信案例予以整理、编辑,通过板报、校园广播、官方网站和微博等多种渠道加以传播。其次,要落实相关奖惩机制。考核/试是大学的重要活动之一。要严格落实考核/试作弊一票否决制,树立诚信话语的权威。当然,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除了健全和完善诚信管理机制外,还应把高校诚信教育要与家庭诚信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相结合,把诚信理论教育要与诚信实践教育相结合,才能在校园真正形成“守信者光荣,失信者可耻”的知诚守信的道德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坦诚为人,踏实做事。
以“群体”意识培养为例,大学生“群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为例,不少教师还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单词、句法和文章结构的讲解,教师成为课堂话语的主体,学生大部分实践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根据团队基础学习理论(Team-based Learning),教师要事先给学生布置阅读材料和学习要点,学生据此进行课前阅读和准备,课堂教学时间主要用于实践、评判、测试。实践主要以资料搜集、案例分析、问题讨论、要点归纳等形式展开。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通过团队合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扮演“裁判”或“法官”的角色,组织、引导和促进课堂教学。团队基础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的问题意识。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确实亟待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科教育不仅要重视商科知识的习得和语言技能的发展,更应该重视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商务英语人才,我们可以借鉴儒家的“仁爱”“天人合一”“诚信”和“群体”等思想成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