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珍珍
(延安大学历史系,陕西延安716000)
在我国鼓及其舞蹈的民族遗风相当浓厚,在陕北有关鼓的舞蹈项目更是种类繁多,其中安塞腰鼓与横山老腰鼓的知名度最高。2006年安塞腰鼓被批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横山老腰鼓被文化部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腰鼓运动的风靡,使得这一地方性鼓舞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腰鼓现在已成为延安市中小学体育课的必修课。横山腰鼓虽保留着传统的表演形式,被称为“正宗腰鼓窝子”,但较安塞腰鼓而言影响甚小,与安塞腰鼓的风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想二者都能更好的发展,相互独立发展是不可取的。必须从其影响、功用、打法、传承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深入研究,为二者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让二者取长补短,更好地发展陕北腰鼓,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陕北腰鼓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一直受到学术界与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都试图对其起源做出科学可信的结论。遗憾的是陕北历来为军事要地,曾多次经历战乱,相关历史文献缺失,对于陕北腰鼓起源的探讨极其困难,故而人们主要靠历史遗迹、民间传说进行演绎推理、揣测推断。目前大致形成“战争说”、“巫医说”、“劳动说”“牧羊说”等四种观点。
1.战争说
据《山海经》记载,鼓是皇帝与蚩尤大战的产物,以后逐渐发展为鼓舞士气、威慑敌人不可缺少的工具。为了方便携带,人们就仿其鼓的形状,制作成系在腰间的小鼓,腰鼓便诞生了。战乱年代腰鼓同刀矛、弓箭一样作为作战部队的装备,一遭突袭,以鼓报警,传递信息;两军交锋以鼓助威;战事失利,以鼓告急,请求援助;克敌制胜击鼓为乐,以示庆贺。
2.巫医说
陕北地区自古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人们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生活艰苦,医疗条件落后,遭遇天灾人祸便无法进行科学解释,只能寄托于神灵。当有瘟疫发生,人们就认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怪,根据传说这种鬼怪害怕红色和响动,于是人们便制作了小鼓挂在腰间,系上红绸,披红挂绿试图吓跑妖魔鬼怪,发展至今便形成腰鼓祭祀的习惯。
3.劳动说
人类以劳动为其根本,不管是狩猎还是农耕生产,都会产生特定的歌舞来表现劳动的场景。在田间插秧干活有别于平时行走,需要三步一走两步一弯腰,逐渐发展为后来的秧歌十字步。由此可见秧歌来源于生活,而腰鼓又多是秧歌中的核心部分,所以腰鼓也应该起源于劳动。
4.牧羊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牧羊人为排解自己孤寂单调的放牧生活,遂将树掏出桶状,用羊皮将两头包住做成鼓状,用树枝敲击以指挥羊群,兼做娱乐。后来加上自己的即兴表演并配上音乐,逐渐发展为今天的腰鼓。
早期的横山老腰鼓与安塞腰鼓在社会功用方面基本一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沟通神灵,祈福纳祥
无论是在横山县还是在安塞县,每逢正月当地腰鼓队便会去谒庙,谒庙完毕后腰鼓队会挨家挨户的进行沿门子活动。无论是谒庙还是沿门子活动中伞头的唱词都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伞头演唱时腰鼓队便会肃穆的驻足原地,伞头唱完之后腰鼓队其它成员便会跟着伞头的最后一句唱词合唱,俗称接下音。谒庙时伞头的唱词严谨工整,多以祈求神灵降福、保佑五谷丰登为主。沿门子时伞头的唱词多为即兴发挥,内容灵活广泛,多以祝福主人幸福美满为主。除谒庙、沿门子外腰鼓队还会参与祈雨、搭彩门、转九曲等活动,而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也是祈福纳祥、祭祀神灵。在这一功用上横山老腰鼓与安塞腰鼓保持着一致。
2.教化民众
虽然教化与教育在目的上保持着一致,但是二者在方法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横山老腰鼓是直接的思想灌输,安塞腰鼓则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横山老腰鼓还是安塞腰鼓,其伞头唱词都有着极强的教化功能。在腰鼓表演中伞头都会唱一些教人行善、三从四德的内容,氛围愉悦轻松,民众更愿意接受。
3.娱乐健身
无论是横山老腰鼓还是安塞腰鼓,都是当地民众必不可少的文化生活。茶余饭后,人们便可组织一场简单的表演,相互切磋。不仅增加了技艺,也沟通了情感,更丰富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随着腰鼓健身功能被人们发掘,腰鼓逐渐走向校园与广场成为人们较为认可的健身方式,并逐渐演变为各种腰鼓舞,成为人们最常见最普及的健身舞蹈。
4.政治宣传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鲁艺学者就去乡下走访调研。搜集延安民间文化,挖掘、改造传统民间文化。同时对传统秧歌进行了改造,使陕北秧歌更加容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安塞腰鼓正是在这一时期拥有了其政治使命。1947年至1949年改编后的安塞腰鼓被传播到全国,人们用改造后的安塞腰鼓去庆祝战争的胜利,安塞腰鼓也因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被誉为“胜利腰鼓”,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欢迎。随着大生产运动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安塞腰鼓开始被赋予政治胜利符号象征并给予增权,进而被广大中国人民耳熟能详。
横山老腰鼓与安塞腰鼓均可分为“文”、“武”两种腰鼓样式。“文腰鼓”一般由老年人和小孩子组成,一般为三个老人配一个小孩,具有返老还童、文化传承之寓意。这种表演形式在动作表演中又被称为“下三路”,动作主要包括“掏腿打”、“缠腰打”、“转身打”。表演时都必须在同一节奏中连续完成。整个表演给人沉稳平缓、风趣诙谐之美感。
文腰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重在抒情,将内心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武腰鼓”一般由青年男性表演,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节奏快,基本动作都是在“忙而不乱、快而不断”的套路中进行。武腰鼓中有机的融入了民间武术中的一些动作,张弛结合、浑厚有力。代表动作有“鹞子翻身”、“三脚不落地”、“二起脚”等。遗憾的是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武腰鼓”中的基本动作均面临失传。
横山老腰鼓与安塞腰鼓在打法上基本一致,而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表演时身体重心的上与下。横山老腰鼓在表演时重心基本向下,有种扎根土地的感觉,表达的是对土地的热爱与感恩,也是一年辛苦劳作后的宣泄与释放。安塞腰鼓在表演时重心基本向上,表达的更多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陕北腰鼓作为陕北秧歌的一部分,有着不同的角色分配。而安塞腰鼓和横山老腰鼓也有着不同的角色分配,相比较而言安塞腰鼓角色较为单一,而横山老腰鼓却一直保留着其杂色结构。安塞腰鼓表演中主要角色由伞头、拉花、鼓子手、丑角等构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安塞腰鼓功能的演变,安塞腰鼓中的角色逐渐去掉了伞头、丑角与拉花。而横山腰鼓表演中主要角色由伞头、鼓子手、拉花等构成,其角色结构延续至今。
横山老腰鼓与早期安塞腰鼓中的伞头主要起指挥与组织的作用,腰鼓表演中场地的变化均由伞头决定。在沿门子时,伞头也负责唱吉庆词,每到一户人家时伞头都会根据户主的实际情况即兴演唱几句吉庆的唱词。无论是安塞腰鼓还是横山老腰鼓在表演时鼓子手都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角色,跟在伞头后面的被称为头路鼓,控制着腰鼓表演的动作及节奏的快慢。安塞腰鼓中的拉花均由女性扮演,她们步履轻盈体态优美与鼓子手搭配的天衣无缝,将柔美与阳刚演绎到极致。与安塞腰鼓不同的是横山老腰鼓中代表女性角色的叫腊花,均由男性扮演。这和横山老腰鼓的祭祀功能有着极强的关联,在古人的认知里女性代表阴而男性代表阳,人们认为阳象征着太阳,是一切事物必不可少的一面,而阴则代表着灾难与黑暗,故而早期的横山老腰鼓在表演时绝对不能有女性参与。
1.服饰差异
安塞腰鼓与横山老腰鼓虽然都属于陕北腰鼓,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是两者在服饰上有着极大的差异。
横山老腰鼓中传统的伞头头扎黑头巾,身穿黑色或者黄色马褂,着中式长裤,脚穿黑色布鞋,腰系红色腰带。鼓子手头戴黄麦穗的草帽,穿大红色对襟上衣,着中式长裤,腰系黑色腰带,脚登圆口黑布鞋。整个装扮似宋、明两朝征战沙场的武士,极具古代战场士卒将帅的英气。腊花的装扮为白色毛巾,额头正中配照妖镜,戴假辫,插绢花,上身穿大红色或大绿色碎花大襟上衣,下身穿天蓝色中式裤,外系长裙,脚登红色绣花鞋。研究其整体着装可发现,其全身着装含五色,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暗含世间万物相生相克。
早期的安塞腰鼓中头路鼓子代表的是边塞戍卒的将领,他的服饰与一般鼓子手不同,理所当然是主要角色。挎鼓子的男士,要么是以花纹头巾包头,像武士;要么是戴头盔,象秦俑;要么是戴反折带黄麦穗的草帽像祈求风调雨顺的百姓。他们大都是紧袖口,镶上金边带俑钩,穿长靴。包头的女士,装饰打扮如同宋代巾帼女英雄穆桂英,勃勃英姿,一身正气,给人以俊秀、利落、洒脱之感。1942年新秧歌运动后,原来的将士着装被新的秧歌服所取代。
2.道具差异
腰鼓是横山老腰鼓与安塞腰鼓表演时皆有的道具,不同的是横山老腰鼓所用的腰鼓两头一样粗,其传统做法为一段直径约为20 厘米的柳木,从两侧向内挖空,做成长筒形鼓腔,两头用牛皮蒙住。而安塞腰鼓中所用的腰鼓大都是两头细中间粗,用细木片拼接而成。
腰鼓表演中伞头代表着最高权利,所用的伞也是用来与神沟通的工具。横山老腰鼓中伞头所用的伞也被称为“日照”,是用细木条钉制而成的上宽下窄顶圆底方的方形灯架,用长约一米的灯把穿入灯架。灯架四面分别绘制着汉钟离、韩湘子、荷仙姑等八位神仙,灯架内根据需要放入照明灯。安塞腰鼓中所用的伞基本类似秧歌中的伞,类似雨伞状,将伞布去掉用彩条装饰而成。
横山老腰鼓中伞头手上还会拿着一个用黄铜或生铁制成的被称为“虎铮”的道具,其功能类似于现在的哨子,用来给把式们鼓劲。“虎铮”还具有辟邪的功用,相当于早期串乡郎中所用的“虎铮”。
横山老腰鼓与安塞腰鼓中所用的鼓槌都是用硬木棍削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槌杆,长约30 厘米。细的一头会被旋成小圆球形,打击鼓面而用;粗的一头会钻出小眼,穿上红绸条,长约0.5米。
横山老腰鼓中腊花手上一般会拿着小镲或小锣,在扭动时会跟着大鼓的鼓点敲击出相应的节奏。而安塞腰鼓中的拉花手中一般会拿着彩扇或者红绸,扭动时便会舞动手中的彩扇或红稠。
行进鼓也被称为“路鼓”,是腰鼓队在路上前进时边走边舞的表演形式。由于路鼓是在行进时表演,所以动作幅度较小,一般以“十字步”、“缠腰步”、“走路步”为主。常用的队形有“双过街”、“单过街”、“双龙摆尾”等。随着安塞腰鼓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其路鼓部分较为简单,通常以简单动作为主,队形上去掉了原来常用的图案,直接改为两队交叉等。横山老腰鼓则一直保留着其原有的队形变化。
较行进鼓而言,场地鼓就显得比较正规,具有一定的规模性与竞技性。当腰鼓队伍行进到指定表演场地后便会打开场子进行表演。场地鼓中的腰鼓表演多以武鼓表演为主,动作幅度较大,难度系数较高。早期的安塞腰鼓与现在的横山老腰鼓一样,到达表演场地后便会走出各种图案,然后开始腰鼓表演。而改革后的安塞腰鼓在进行场地表演时去掉了转图案的步骤,直接开始腰鼓动作表演,整个表演过程虽然给人震撼之感,却显得有些单一。横山老腰鼓则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表演形式,使得其表演内容丰富多彩。
不同的发展机遇使得横山老腰鼓与安塞腰鼓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受移民等因素影响,安塞腰鼓一直处于学习与改造的过程中,而横山老腰鼓则相对稳定,一直传承着最原始的艺术风格。
安塞腰鼓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改造的过程,早期的横山移民使得安塞腰鼓充分融合了横山老腰鼓的打法技巧。1942年新秧歌运动使安塞腰鼓更加容易被人们学习接受,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使安塞腰鼓拥有了其特有的政治符号和影响力。1986年电影《黄土地》将安塞腰鼓搬上荧幕之后进一步提高了安塞腰鼓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了安塞腰鼓的改革与发展,使其拥有了更高更多的成就。相对于安塞腰鼓而言,横山老腰鼓则没有太多的历史机遇,1946年横山老艺人李应海组织腰鼓队到延安给党中央毛主席拜年使得横山腰鼓名噪一时,横山县也被称为“正宗腰鼓窝子”,然而此次成名之后横山腰鼓则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影响力也逐渐变小。
早期的横山老腰鼓与安塞腰鼓在组织形式上都以庙会为最基本的单位,在传承上也没有固定师徒关系,基本以口传心授为主。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镇,传统庙会濒临解体,腰鼓的传承方式也开始了新的变化。安塞腰鼓逐渐走进校园走向广场,并有了固定的教练。安塞腰鼓的商业功能被挖掘之后,民间也成立了各种腰鼓演出团体,安塞县就业中心也定期开设了腰鼓培训班。故而安塞腰鼓在传承方面有着较为乐观的局面。
由于动作、服装等因素的影响,横山老腰鼓在传承上面临着较大的困难,随着政府对横山老腰鼓保护意识的提高,横山老腰鼓也开始学习安塞腰鼓的传承经验。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的丰富,横山老腰鼓的守旧,其功用逐渐被人们所淡忘,面临着严重的失传危机。安塞腰鼓虽然在继承与发展中有着较好的局面,但在不断的改进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其进行了大力的改造,使得安塞腰鼓越来越简单化,其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被淡忘,长此以往,安塞腰鼓必然会走进发展的死胡同。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无论是安塞腰鼓还是横山老腰鼓,在发展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故而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二者能更好的发展。
第一、安塞腰鼓和横山老腰鼓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在新世纪,应该推陈出新,赋予腰鼓文化新的内涵,增加其表演形式。横山老腰鼓应该不断发展,以开放的姿态向世人展现陕北独特的地方文化,不应循规守旧,
第二、在延安与榆林两地,应成立安塞腰鼓与横山老腰鼓研究会,加大对安塞腰鼓与横山老腰鼓文化内涵的发掘。相关的研究专家和腰鼓表演艺术家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出新的表演形式,丰富陕北腰鼓的表演内容。
第三、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的加剧,中国传统民间文化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的腰鼓表演形式早就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有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改造并加以保护才能使其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保留传统特色的横山老腰鼓还是不断改进的安塞腰鼓,都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奇葩,都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力量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