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钰
跨文化交际最主要的工具手段是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传递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历史典故、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习语是语言中经过反复提炼的精华,因而在文化特征的表现方面,习语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辞海》中对习语的定义为:“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出。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行话等。”习语凝聚了语言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具有丰富的内涵。
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由于地域、历史和风俗的不同,汉英习语所承载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具有很大差别。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习语,其包含的特殊文化特色就会在交际中成为难点,从而影响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在汉语习语的英译过程中,要翻译出习语包含的文化因素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 1993)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也就是说,翻译其实是在语码转化中实现跨文化交际。翻译不仅仅要体现语言符号本身的转化,更重要的是要传达出文化信息。根茨勒(Gentzler 1993)认为翻译等同于文化转换,即翻译活动是文化的转换活动。汉语习语来源丰富且极具文化特色,其表达习惯和文化特质在英译过程中是需要译者考虑的。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中西方在这两个方面的差距更加明显。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会给翻译带来诸多困难和制约。例如,“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封建社会历代帝王无不以“龙”自称,它是力量、智慧、威严、权力及喜庆的象征。在汉语中有许多跟“龙”有关的成语,如“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等。但是在英语中,dragon(龙)所代表的意义和形象往往是“邪恶”“凶狠”“恐怖”之类的。这就是文化差异导致的中西方对于“龙”的截然不同的理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宜把“龙”直接译成dragon,以减少不同文化背景可能产生的误解。
在一个民族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会逐渐形成其风俗习惯,并影响人们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状态。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大相径庭。例如,“狗”在汉语中的引申意义往往是贬义的,从最早的“天狗吃月”被视作不祥之兆到后来跟“狗”字有关的习语,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都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西方国家,“狗”往往跟忠诚、可靠联系在一起,如“Love me,love my dog.”“You are a lucky dog.”等,可以反映出人们对狗的喜爱。由于中西方风俗习惯不同,许多事物的内涵也不同。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与儒家思想有关的习语有“诗礼传家”“舍身取义”“浩然正气”等;与道家思想有关的习语有“上善若水”“脱胎换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与佛家思想有关的习语有“佛眼佛心”“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等。另外,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历史典故和文化有关的习语更加丰富多彩,如“程门立雪”“初出茅庐”“望梅止渴”“闻鸡起舞”等。在英译过程中,译者很难找到与以上习语非常贴切的对应语。与中国相比,西方文化中的许多习语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和《圣经》故事。这都是由中西方不同历史文化和宗教思想造成的。
所谓对等现象即因为人类对世界认知具有共同性,不同的语言会不约而同地使用同一种事物来表达类似的思想。这样在汉英两种语言互译的过程中,可以找到无论内容、形式还是引申意义都非常符合的对应翻译(Gentzler,Edwin 1993)。例如,汉语中的“火上浇油”,就可以翻译为to add fuel to the flame。两者无论形式还是意义都能够完全对等。汉语中“纸老虎”一词,可以被直接翻译成paper tiger,十分传神。paper tiger已经被英语接纳为固定用法。汉语中的“丢脸”“血浓于水”“趁热打铁”“欲速则不达”等也都能在英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表达,即thick-skinned,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more haste less speed。另外,汉语习语“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可以翻译为eye for eye,tooth for tooth。这句话出现在《圣经·旧约·申命记》的十九篇,摩西作为埃及人的领袖,曾说:“The punishment...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a hand for a hand...”
又如,公元前207年,项羽引兵渡漳水,渡河之后让部下破釜沉船,表示志在必胜;公元前49年,凯撤大帝率部渡过庐比根河,下令焚舟时使用burn one’s boat,表示其不获胜宁死的决心。这两个汉英习语表达的形象和寓意非常接近,可以互译。同理,另一对汉语习语的英译,如“隔墙有耳”翻译成walls have ears,在形象和意义上都十分贴切。《管子·君臣下》中提到:“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而多疑的法国女王凯瑟琳为了能够获知其他人的秘密,特意在卢浮宫里建造了一些暗藏机关的墙壁,能让一个房间里的人听到别的房间里人说话的内容,并通过这种方法获得了大量情报。英语中的walls have ears就是源自于此。因此,这两个汉英习语的意思都是指“秘密商量事情被人偷听”,翻译时也可以互换互译。
汉语习语可以与英语习语互换互译的情况毕竟是少数。一种语言习语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能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并没有,或者要以其他方式表达同一概念,这样就会产生翻译中的存异现象。即使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和历史背景,在中英互译中仍然会遇到翻译空白的现象,这就是不可译性(包惠南、包昂 2003)。
在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宗教、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会发挥联想,对同一事物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中国文化对于“竹”的称赞由来已久,不少书画作品更是赋予了“竹”坚贞高洁的品质和象征,许多习语都跟“竹”字有关。例如,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中有“胸有成竹”,《晋书·杜预传》中有“势如破竹”,《汉书·苏武传》中有“竹帛之功”等。然而,西方文化中的bamboo却没有被赋予这么多的引申意义。如果将“胸有成竹”翻译成to have a bamboo in one’s stomach,就完全失去了该成语原有的“遇事不慌,十分沉着”的意思。在文化存异的情况下,翻译汉语成语,只能采取不对等的翻译方法,以表达出成语原本的含义。这样,就可以将“胸有成竹”翻译成to have a ready plan in one’s mind。
类似的情况还比较明显地出现在不同文化对于表达颜色词语的不同解读和翻译之中。在汉语中,红色表示喜庆与吉祥,还可以用来表示人美丽或出名等含义。然而,在英语中,红色多表示危险、暴力或愤怒之意。因此,在翻译跟红色有关的汉语习语时,译者就要因文化差异而做一些变通。例如,如果将“红颜知己”翻译成a red face who knows me well,就无法表现出该习语应有的韵味。因此翻译成a beautiful confidante更合适。另外,“红豆生南国”中的“红豆”在英译时,除了翻译成red bean之外,还应该解释一下它在汉语中的意义,即a token of love and remembrance,以加深目的语读者对于“红豆”的理解。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不同的语言在表达同一概念时会使用不同的事物和联想。中国人眼中的百兽之王“虎”有威武霸气之意,相关习语有“猛虎下山”“龙潭虎穴”“虎虎生风”“老虎屁股摸不得”等。同样的概念在英语中往往被“狮”字取代,如“狐假虎威”被翻译成 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side,“虎头蛇尾”被翻译成 in like a lion,out like a lamb,“生龙活虎”被翻译成as majestic as a lion,“拦路虎”被翻译成a lion in the way,“母老虎”被翻译成lioness,等等。另外,汉语中还有不少习语在英译时需要找到不同联想事物的对等用法,如“牛饮”,英语表达为to drink like a fish;“挥金如土”,英语表达为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雨后春笋”,英语表达为like mushrooms after rain;“热锅上的蚂蚁”,英语表达为like a cricket on a hot grill等。可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两种语言表达同一概念所联想的事物大相径庭。
译者在翻译汉语习语时可能会遇到形式相同、意义相近的表达,这时就要特别小心,不能随便使用,而要仔细分析两种语言中习语各自的内涵意义,只有含义相似,才能构成互译。例如,汉语成语“对牛弹琴”出自汉朝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意思是“把好的东西给不会欣赏之人”,也指“对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但《现代英语用法词典》和《综合英语成语词典》都把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译成“对牛弹琴”,字面上看起来好像两者都有“把美好的东西呈现给不识货者”的意思,但是仔细研究两个习语的意义,就会发现它们有明显的不同。从汉语成语“对牛弹琴”出自的典故看,只有“把好的东西给不会欣赏之人”的意思,而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在《圣经》中的原文是这样的:“...neither cast ye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lest they trample them under their feet,and turn again and rend you.”从这段话可以看出,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要说的是“就算你把珍珠给猪,它也不知道欣赏和感激,反而要进行攻击和伤害”,有“以德报怨”的意思。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看似形近、义近而内涵意义相差很大的习语很容易被译者翻译时对等起来,形成翻译上的差错。
再如,汉语词语“食言”是说一个人“说话不算数,不守信,不履行诺言”,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然而,英语中的eat one’s words,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有“收回说过的话,承认前言有失,说错了”的意思。虽然汉语习语“食言”在表面意义和形式上很接近eat one’s words,但英语表达中“认错”之意却完全没有。因此,两个习语之间不能互译。
通过对影响汉语习语英译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对于汉语习语翻译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译出其真正的文化内涵和引申意义。由于汉英文化之间存在不少共性,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发现不少对等现象。同时,两种文化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这就要求汉语习语的英译必须处理好存异的现象。汉语习语的英译实质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是一个长期的文化进化过程。只有适当变异,才能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生存(胡文仲 2000)。无论是两种语言的共性还是差异,都要通过翻译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