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婕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为了有效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整个学生管理队伍的工作水平,从2012 年起教育部发文,决定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至2017 年已举办了六届。为深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髙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普通髙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突出以赛带练、以赛代训,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宣讲能力,全面提高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亲和力,2018 年大赛进行了赛事改革,由原来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改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分本科院校、高职院校2 个组别,设置笔试(基础知识测试和网文写作)、案例分析、谈心谈话和理论宣讲等4 个环节,取消了主题班会视频比赛环节,并将主题演讲调整为理论宣讲。
笔试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解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辅导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学习应用能力。谈心谈话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理论政策、学生特征、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了解把握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理论宣讲主要考察辅导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阐释能力,以及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理论宣传阐释能力,注重考察理论宣讲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政策性、导向性。4 个环节比赛从多个维度全面考察辅导员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相关法律法规、党和国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要文件、教育学、心理学和事务管理等相关知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大赛项目、评分细则都在逐步地改进和完善,参赛院校、参赛辅导员也都呈现了逐年增多的趋势。很多学校都在本校按照大赛的要求独立地举行了比赛。各省(自治区)每年结合本省份的具体情况开展区赛,并推选优秀的选手代表本省份参加国家比赛。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加强辅导员工作交流、提高辅导员素质能力和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专业赛事,是新时期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助力,比赛内容符合辅导员素质发展要求。
素质能力大赛主要包括4 部分内容:笔试、案例分析、谈心谈话和理论宣讲。《普通髙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文件指出,辅导员有9 个工作职责,分别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众观每一部分的比赛内容,与辅导员9 个工作职责息息相关。例如笔试,笔试的内容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知识。其中,笔试还包括1 篇网文写作,主要考察辅导员理论素养、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网络素养。若想笔试拿高分,那应试者的相关理论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应有较好的水平。素质能力大赛,是国内比较权威、比较专业的比赛,对于参赛选手的各方面要求较高。而比赛内容也贴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是辅导员实际工作的缩影。从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比赛内容着手分析,提出辅导员素质能力自我提升路径。
《普通髙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要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辅导员工作对象是有一定知识积累的大学生。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个人就必须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部分辅导员非思政专业毕业,这部分辅导员更应抓紧时间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党和国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要文件、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才能有底气地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召开班会课和学生会议,达到真正的思想育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案例分析、谈心谈话和理论宣讲,主要是选手根据抽到的题目进行现场准备和现场展示,比赛反映出选手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而笔试,特别是笔试中的网文写作,则反映出选手的文字表达能力。参赛辅导员若想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自身必须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需要随时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经常要指导学生做活动策划案,经常做各方面工作的口头和笔头的总结,没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很难胜任辅导员工作。为此,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阅读优秀的公文写作、演讲、说话技巧等书籍,要多进行公开演讲,多做文字总结和写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案例分析、谈心谈话和理论宣讲,都是临上场才知道题目,考验参赛辅导员的临场应变能力。有一些题目与突发危机事件有关。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学生危机事件。如何做到临危不惧,临危不乱,这就要看辅导员的危机事件处理能力。所以辅导员要做时刻做好心理准备,不断学习和总结危机事件处理的流程,提升危机事件处理能力。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既然是比赛,对选手而言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压力。压力不可避免,拥有好的心态便离胜利近了一步。参赛选手要化压力为动力,尽可能地把自己最好的状态表现出来。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在平时的工作中,辅导员可能会遇到一些学生突发性事件,遇到突如其来的工作任务,辅导员要迎难而上,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历练自己。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给辅导员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在比赛中,许多参赛辅导员经过穿衣打扮,给自己赢得了较好的形象分。虽说辅导员不是一个仅看外表的职业,但事实上,学生会更喜欢穿着打扮得体的辅导员,穿着得体的人将更令人信服。人靠衣装,美靠靓装。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既不可打扮得花枝招展,也不应穿得邋里邋遢,让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更多地是担任其他业务性工作,如就业工作,催缴学费工作等。辅导员对接着学校很多个部门,经常是学生有问题,学校找辅导员,学生就业率低,学校也找辅导员。辅导员的工作是很多琐碎的事情组成的。辅导员的工作确实不易,“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时刻警惕”是辅导员工作的现状。但是上至教育部,下至教育厅,都十分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国家和地方都相应出台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自上而下组织开展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每个学校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程度不尽相同,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辅导员们若要朝前向上发展,就应从自身出发,结合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比赛内容和要求,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