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渠道主阵地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探究

2019-03-04 21:03王春燕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主渠道主阵地辅导员

王春燕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和需求逐渐提升,这就意味着高校需注重大学生的全方位综合发展。而思政教育作为发展学生道德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高校需要明确思政理论教育为大学生思教育的主渠道,日常思政教育为主阵地,需注重高校思政教育主阵地与主渠道的协同发展、协同育人,以此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内涵

主渠道在大学思政教育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并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主渠道”是指在高校思政整体教育工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引导学生掌握共产党的路线、方针的重要职责。简单地说,大学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关于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就是指除理论课之外,在整体思政教育中影响最大的场域,即高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中的主要内容,对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关系

1、目标完全一致

大学思政教育中的主渠道与主阵地,虽然在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形式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教育目标方面,主渠道与主阵地存在一致的关系。思政理论课程其主要教学形式为课堂传授,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知识传授,发展学生自身的政治文化与民族精神;而日常思政教育则是通过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活动来发展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二者最终的教育目标都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2、内容相互补充

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在教育内容方面构成相互补充的关系,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多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为主;而日常思政教育则是以思政活动为基础,刨除思政理论课程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外,还涵盖职业规划、创业指导、心理咨询、网络思政教育以及婚恋教育等教育内容,能够实现对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因此,大学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结合,实现了对学生思政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锻炼。

3、形式相互配合

虽然大学思政教育在教育形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其教育形式之间不产生任何矛盾。相反,正是因为主渠道与主阵地教育形式的差异,使得二者之间形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局面。其中,思政理论课程教育其形式是以特点的时间、地点为背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而日常思政教育则是没有时间与空间的要求,可以针对学生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主渠道的理论教育,为思政教育开拓局面;阵地教育,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4、效果相互促进

思政教育主渠道的教授,其教学效果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思维,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而为进行相应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依据。而主阵地的教育效果,则是通过多样性的思政实践活动,来内化学生自身的思政理论,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效性。因此,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主阵地与主渠道在教育效果方面,构建出了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高校思政教育中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发展、协同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这种必然性会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所具备的实践性与科学性发展。思政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政教育是对大学生有效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内在规定,大学思政教育秉承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注重其本身的科学性、开放性与实践性,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科学科研的根本遵循原则。思政理论课程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对客观世界进行分析,侧重于对理论问题的解决与研究;而日常思政教育则是以行为为导向,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习惯,进而对客观世界进行改变,因此,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育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根本所在。

四、主渠道主阵地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途径

1、树立协同育人的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决条件,要想提升大学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育人,需要重视对协同育人意识的树立。因此,需要大学思政专业教师与高校辅导员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有效且积极的配合,共同发展促进,以此来实现对思政教育主阵地与主渠道的协同发展与协同育人目标。在协同育人意识树立过程中,大学辅导员与思政专业教师虽然其工作类别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却同属于大学思政教育队伍,切不可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而分道扬镳,需要从意识思想方面进行统一,明确协同育人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对于工作存在的误区,进而树立良好的协同意识,实现对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育人工作目标。

2、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实现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需要重视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健全。当然,学校也需明确规章制度是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协同育人中的重要资源。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制度的执行,无论是院校党委、团委、政工干部,还是教师、学生,都需做到明令禁止。同时,学校需要注重制度建立的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以及明晰性,以此来引导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实现对自身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进而为大学思政教育提供强大的自觉力量。制度规章的建立,能够弥补大学思政教育中情感教导的不足,并确保日常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进而实现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育人、发展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把握协同要义,挖掘“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的资源

实施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育人,需要注重对协同育人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融合,以此来为有效进行协同育人提供资源支撑。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联系思政理论的教学部门、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协同育人计划,结合主渠道、主阵地教育实际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明确思政教育主题,统筹安排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进度、教育空间和时间等多项教育资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为协同育人提供支撑,提升协同育人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并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互通互融,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

由于在大学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过程中,其评价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评价机制的统一和完善。无论是日常思政教育还是思政理论课程教育,在运用评价标准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大学生信仰、思想方面的变化进行有效体现,展现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思想情况以及政治文化素养等。而针对大学生自身思想观念与道德品质可以通过有效思政活动进行评价。在实际统一过程中,可以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将综合评价体系融入到思政理论课程教育之中,实现主渠道与主阵地评价机制的统一性。另外,需要将思政理论课程的考核融入到日常思政教育的评价之中,进而达到对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育人标准。

5、深化辅导员管理工作,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虽然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辅导员工作内容与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协同育人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重视对辅导员工作的深化和创新,以此来提升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让辅导员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担任《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课程的兼职教师,以此来促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有效协同。另外,可以结合实际中的情况让辅导员与思政专业理论教师实行轮岗制度,转变传统教学过程辅导员、教师各自为伍的局面,实现跨岗的转变。除此之外,学校可以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到关于思政教育的课题申报中,将辅导员的职能进行充分发挥,并且针对辅导员的评聘制度进行优化,以此来发展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并端正辅导员自身的工作态度,进而有效深化辅导员的工作,促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育人发展工作,实现大学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实现对高校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育人,可以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创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认知到主渠道与主阵地二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有效的方式来提升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主渠道主阵地辅导员
学校教育惩戒:学生欺凌治理的主渠道选择及其实现路径
坚守普法主阵地 五年耕耘结硕果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发挥国有主渠道作用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注重速度深度温度,做强新媒体主阵地——奉化日报社成功运营奉化发布要述
打造学“习”主阵地大平台
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应急保供主渠道作用
议区域广电如何把握舆论主阵地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