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康人
《项脊轩志》作为归有光的代表作品,在中国文坛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清人姚鼐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中,继唐宋八大家之后,于明代三百余年间,仅收归氏一人之文,而宋濂、刘基等名家则被摈除在外。也许有人说此乃姚氏的门户之见,而在我看来,这恰恰体现了姚鼐对选文标准的坚守。毕竟,明代文学家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经历了一个从紧到松的过程。他们在封建强权政治的挤压面前,连隐逸也会获罪,不得不承担起个人对封建政权的服从义务。当时的主流思想是理学,理学对文学最大的影响是“文道合一”观念,表现的是封建纲常思想、宣扬复古思想。在正统散文的创作领域里,形成了雍容典雅、词气萎弱的台阁体。其作品里,思想上充斥着“圣谕”“代言”“应制”和“颂圣”,内容多为粉饰现实、点缀升平,艺术上也平庸呆板、了无生气。其整体水平自然无法和两汉(史传文学)、唐宋(古文运动),清代(桐城派)相比。归有光却能鹤立鸡群,成为从唐宋八大家到清桐城派之间重要的衔接人物,收入其作品,实至名归。
而此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是一个重要篇目,无论其细腻的描写,还是对让同学们建立初步的文学史观都是大有益处的。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将注意点放在其对生活琐事的列举,以及背后所包含的情感。
但这种解读方法,却是一种舍本逐末之法。为什么这么说呢?这篇文章属于亭台楼阁记,古人写这些“记”的用意是什么?是为了表现生活方式,抒发处世态度,表达人生志愿。给出上述解读角度会让学生先入为主,遮蔽了对文本的解读。头脑中装了观点,读作品时,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并以此套读文本。在阅读《项脊轩志》后,所有的同学都赞同文章主题是对母亲、祖母、妻子的无限怀念及对个人遭际的哀叹。却忽略了在作者“悲”的情感表象下挖掘出其立志向学、振兴家族的坚定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那么,怎样的解读才是准确的呢?
一、知人论世精准知晓
要做到很好地解读一篇文章,一定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文章的写作背景。解读《项脊轩志》同样也是如此。首先,归有光出生在明朝一个贫寒的读书世家,虽然家里几代人多读书,却多是落第之人,很少有出仕为官的,其父也是一个穷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归有光自小發愤读书,立志“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也许是“文章憎命达”,归有光虽发愤读书,却屡屡落第,直至三十五岁才得以中举人。中举之后,他命途依旧坎坷,连番多次参加会试,却连连名落孙山,直到六十岁,第九次参加会试时,才中了进士。
写作此文时,作者尚未中举,却已连遭各种打击,感情无处宣泄,目标实现更是遥遥无期,所以就以托物言志的方式借项脊轩抒发自己种种不平之气。
二、找准问题精准细读
同学们可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找出文本中的几处“矛盾”之处,通过对这几处“矛盾”的共同分析和解读,更深一步地理解《项脊轩志》。
第一处存疑之处:第一段中,“借书满架”的解读,虽然作者家是家道中落,但即使这样,作者也不止一次表述自己的家庭生活,“吾家读书久不效”“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可见仍是书香门第、官宦人家,何需“借书满架”?
其实,《四部备要》中对此的注录为“积书”,好像也更符合逻辑。但为什么大家更认同“借书”呢?查了很多资料,并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我们可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去找寻相对合理答案。同为明人的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这样的表述“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我想,作者之所以表述为“借书”,既离不开家庭经济条件的局限,恐怕也是对自己的读书观的阐述。
第二处存疑之处:第二段中,家族之悲的分析。提到分家之悲,一般教参都会表述下列内容:“文中哪些语句最能渲染衰败的景象?”“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这里,作者抓住了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寥寥几笔,就把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破落,混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了。”但客观上讲,“东犬西吠”的解读难度最低,一般同学们都能理解;“鸡栖于厅”中只要把“在古代封建大家庭中门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显示这个家庭的地位和门楣”这一概念表述清楚,也不难理解;可“客逾庖而宴”,同学们真的能从中得出上述结论吗?
那么,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桥梁呢?其实,直到今天,我们去赴宴,也不会出现“逾庖而宴”的现象。原因就在于,我们是非常讲求房屋格局的。《孟子》有“君子远庖厨”的说法,其实从道理上讲,这里的“庖”与“宴”如是一家,则说明家族礼法的崩塌;如非一家,就证明家里房屋的格局的混乱。作者这样的表达可谓用心良苦。
其实,“分家”在古代可谓大事,但为何作者只有寥寥数笔呢?原因有二,其一,作者作为一个信奉儒学的读书人,遵循“子不言父恶”的原则,所以自然不可多言;其二,毕竟作者当时年纪尚幼,家族所赋予的主要任务仍是读书,家中长辈不会对其明言,导致对“分家”的严重性恐怕还不能准确认知,所以作者也无法多言。
第三处存疑之处:为何要刻画乳母?众所周知,人与人亲属关系是由血缘或者婚姻维系的,作者为何要写这样一位乳母呢?归有光幼年丧母,对母爱的感受不深,甚至对母亲的记忆还来自于乳母的讲述,但是这并不妨碍归有光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母爱的眷恋。“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归有光对母爱的描述仅仅如此,可是却已经足够了。虽然已经时隔几百年,我们再读到这里时,依旧被深深地打动。母爱,用不着过多地去描绘,或许每个人对母爱的感受都不一样,但归有光已经道出了其中最本质、最原始的母爱。“儿寒乎?欲食乎?”多少读者,每每读到这里,都会不能自已甚至流下泪水。除了祖母和母亲,给归有光亲情的另一个人就是他家的乳母了,乳母是他祖母的婢女,“乳二世”,和他家感情很深,虽没有血缘关系,却形同一家人,归有光缺失的一部分母爱,也由乳母替代。而这个乳母也“常居于此”,所以归有光在“项脊轩”里寄托的亲情里面,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和这个“老妪”有关的。解读《项脊轩志》这篇文章,“老妪”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归有光的不幸和命途多舛没有让他悲愤忧忡,他的文风反而更加朴素平和,文中最为感念的也是老屋的温情和亲情的温暖。正是因为有了“老妪”这个亲人对归有光的照料和抚慰,才让他得以感受到亲情的美好,才让他得以在“项脊轩”刻苦读书却又安然自得。甚至可以这么理解,不是《项脊轩志》塑造了“老妪”这个人物,而是这个人对归有光的亲情才让他写出了《项脊轩志》这篇文学史上的名篇。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从中得出“多可喜,亦多可悲”中喜悦淡淡、悲伤浓浓之结论,这也是作者一直对科学念念不忘的原因所在,而这一结论得出正是建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的。
第四处存疑之处:讲到妻子死时,仅有七个字:“吾妻死,室坏不修。”为什么不修?而且这与之前的表述似乎大相径庭。但如果能联想到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一个“懒”字,写尽了内心的深哀剧痛。本文最为人们称道的末尾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寄情于物,含蓄蕴藉。这种高妙的艺术手法为人赞叹,但这种情感,用直白的表达不就是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吗?三个中年男人丧妻后的无处可诉无人可诉、努力压抑又实在压抑不住的悲伤深深打动了我们。
归有光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幼年、中年亲人的离去在他本来就坎坷的科举仕途命运上更加了一层霜,爱情的丧失对归有光的打击更为残酷。面对人生的困顿、磨难,每人的应对方式都不一样,或许,归有光没有屈原那洒在汨罗江里的悲愤,也没有杜甫那樣的忧心忡忡。不怨天、不尤人地褪去了自己一身的怨气和不平,回归到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农,诉说着自己回忆里的点点滴滴,正是这样一个人,才能在平淡中至情至性,才能在文中无一处抒情,而又处处抒情,让几百年来的读者都能从中读出那份感动。
学法指导
1.对作家的生活背景有清晰的认识
也许是出于人性的特点,我们总习惯表述家族的光芒,而掩盖家族的黯淡。归有光也莫能例外,连一笏板太史公也表达得不遗余力。反观对其家族在科考路上的流年不利,作者却讳莫如深。殊不知,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对其在科考上孜孜以求、振兴家族的坚定的责任的认识就无从谈起了。
2.疑问的发现与解决过程
解读不同的文章,需要不同的解读方式,而解读《项脊轩志》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情”至“志”去解读。何为用“情”呢?就是把我们自己带入到文章中去,带入到归有光中去。因为,这不仅是他的感情,这种亲情和温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项脊轩”也不仅仅是归有光的项脊轩,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项脊轩”,如果没有感情的去解读这篇文章,就会味同嚼蜡,丝毫读不出这篇文章的真正内涵和妙处。
那么“情”在何处?不妨从人物间的关系去思考。一般而言,同学们对祖母、母亲、妻子的角度都是易于理解的。所以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比如“老妪”为何而设?讨论后可得出结论。并把结论与“志”这一古代传统文体的要求相结合,从而完成理解的升华。
而其实在高中语文学习中,阅读是难点之一,很多时候让人觉得无从下手。其实,文本阅读过程应该就是文本细读过程,去深入文本,让自己的心和作者一起跳动,去进入作者所创设的世界,进而进行解读,而不是盲目的概括和无原则的抄写。
但也要注意细读不是碎读,细读是在整体感知下的深入解读。这种深入与全文的内容有关,与全文的写作思路有关,与整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关。这个“细”是情感的细化,是语言的深度体验与有纵深延展的文本触摸。
当然,文本可以多元解读,但多元有界,不能自以为是。对文本的解读并不是无限的。必须以文本为依据,才不会背离解读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