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雪莲,黎 娅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2.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6)
华人报刊、华侨社团和华人学校并称“华人三宝”,是海外华侨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华文报刊和华文教育共同形成维系海外华人之间及他们同祖国之间的信息和情感纽带,是加强中华民族文化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让世界各国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窗口。华文报刊与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它们在推广、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凝聚族群观念,沟通祖国与海外游子、华人情感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华侨华人散布于世界各地,离开祖国后他们对祖国特别想念,也特别关心祖国的发展,渴望通过报刊能更多地了解侨居地的各种情况并在侨居地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他们的这种需求自然导致海外华文报刊的出现。
华文报刊是指华侨华人在侨居地创办的以华文为媒介的报刊。它和华侨社团、华文教育学校并称为“侨社三宝”,是华侨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1]。华文报刊的主要内容是向华侨华人介绍国内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以及侨居地的一些情况,表现华侨华人对祖国家乡的关心。华文报刊是维系海外华人之间及他们同祖国之间的信息和感情的纽带。华文报刊除了在维护华侨华人正当权益、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促进华侨华人与当地人民友好交往等方面起到桥梁作用之外,还在向侨众和侨民国人民宣传和介绍中华文化,扩大汉文字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等方面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东南亚国家作为历来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区域,也是海外华文传媒的发源地,是重要的海外华文报刊集中地之一[2]。1881年新加坡出版的《叻报》是东南亚地区华人创办的第一张报纸。而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19世纪逐渐地发行了一些报纸,如《新报》(1890,新加坡)、《天南新报》(1898,新加坡)、《南洋时务报》(1897,吉隆坡)等,这些报刊对半封建半殖民程度日益加深的祖国政局很是关心。1900年,在《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梁启超在《清议报》上以维护中华民族为宗旨,同时沟通中外文化交流,在华文报刊上发表大量革命言论唤醒华侨华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心,直接为华侨华人参加民主革命做了舆论动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历经的“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十年内战和抗日战争等重大事件对海外华侨华人有重大影响,使他们更多的卷入政局。如《星洲日报》《南洋商报》这些有影响的报刊它们都很关心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事务,对于大革命失败后的十年内战等大问题意见纷纷。但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后无一例外地站在爱国立场上,反对侵略,坚持抗战。二战后的华文报刊,虽然有些在商言商的味道,政治上标榜中立,但更多的是围绕中国国内两个命运的决战和对待新中国等问题,争论激烈,形成对立的两派。但其主要论调如陈嘉庚创办的《南洋日报》在创刊号的《告读者》中阐述的宗旨:“我海外华侨爱国真诚,求和平建设”“其目的在于团结华侨,促进祖国之和平民主,裨内战早日停止,政治早日修明,国民幸福早日实现,以达孙国父建国之主旨”从19世纪下半期《沙架免度新录》等算起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南亚华侨报刊的产生和发展,是离不开“中国政局”这根线的。辛亥革命前的保皇与共和,民国初期的共和帝制,抗日战争时期的战事和投降,二战结束后民主和独裁,等等。绝大部分报刊都是围绕中国这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在发表言论,或赞成或反对。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和华侨在政治上同中国相联系的体现。
华人报刊在宣传爱国及中华文化上具有特殊作用,华人华侨薪火相传,乐此不疲地投入华文报刊的创办上。如1938年岑兜人、李秀峰在马尼拉创办《群声壁报》;1938年陈景川、廖公圃等在泰京曼谷演说街创办《中国报》,日本侵略军侵占菲律宾后,继续主持创办地下抗日刊物《战讯》《解放报》等。抗战胜利后,永宁郑华民(衍庆),参与创办《公理报》《大华日报》《华侨商报》,兼任编辑、记者,主编《艺风》《艺林》等专刊;其妹郑衍蕃曾任《中正日报》记者、《大中华日报》《公理报》编辑和《联合报》小说编辑。
华文报刊是世界报刊独具特色的一部分,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展侨团建立和华侨教育兴起的产物。作为维系华人之间信息和情感的纽带,它的生存和发展是与华侨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的,更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近100年来,华文报刊不仅作为海外华侨华人相互联系的纽带,而且华文在突显海外华人与祖籍国的民族感情和促进商业活动,文化教育系统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华裔青少年的教育作用显得尤其突出,通过在华文报刊上发表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文章,使华侨华人学生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祖先对所在国的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熏陶、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中国与外国交往可追溯到秦汉以前,距今2000多年了。唐宋以后,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达,加上海上交通工具的进步,才有了较大规模的贸易交往。经元明清诸朝代,中国移民逐步在世界各地散布开来,尤其晚清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开发殖民地,强迫清政府出口劳工,移民迅速增加,海外华人社会迅速扩大,至今全世界有3000多万华侨华人。
华侨为了能够在居住地生存和发展,为了教育自己的后代,更为了使中华文化能够传播下去,非常重视开展华文教育活动。教育是上层建筑,它产生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华文教育产生于华人社会,为华人社会服务,它们的产生与发展与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分不开的。
华文教育是海外华侨华人在入籍国对华侨华人子女及其他要求学习华文的人士进行以中华民族语言为主的教育。其主要内容为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两方面。根据文字记载,海外最早的华人学校是1690年荷属殖民地印尼巴达维亚创办的“明诚书院”。三百多年来,华侨华人教育发展形成了遍布海内外、形式层次多样的华文教育网“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人学校”。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无论在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教育制度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丰富的遗产,所有这些文化遗产都已深入人心,使中华儿女为此感到自豪[3]。而且在宗教信仰方面遵从儒家思想、崇拜列祖列宗、父慈子孝等,这些观念都已在他们精神上烙下深深的烙印。海外华人不管身在何方,他们有着中华民族的血统,祖籍发源地在中国,他们寻根的愿望是一种天性,通过华文伦理教育和宗乡组织活动,可以发扬中华文化,也可以维持海外华人与祖籍国的关系。其中,华侨社团和华侨领袖在推动华文教育上具有突出的贡献。如民国三年(1914年)12月,菲律宾华侨教育会在马尼拉成立。西岑人施光铭任副会长,倡议征收华侨教育附捐,推动华侨教育事业的发展。港边村人詹孟杉、金埭村人黄念忆也先后出任董事,参与筹款、聘请师资,支持创办菲律宾各地多所华侨学校。该会于民国四年(1915年)筹资支持宿务市创办宿务中华学校(东方书院前身)。
20世纪初,西岑人施光裘创办南甘马仁华侨公立华英学校,并任南甘马仁华侨教育会临时会长。20世纪30年代,港边村人佘伯昭,曾任菲律宾怡朗华商中学校长;洋厝村人李淡先后创办并主持乃乙中华学校、黎牙实备中华学校和美骨中学。20世纪50年代,永宁人龚天泰任描尼律市大同学校常务理事,为该校扩建为中学出资出力。对菲律宾华侨教育贡献较大的还有纳卯中华中学校长岑兜村人李贤起等。20世纪60年代,菲华商联总会呼吁菲华富商为贫穷的菲国农村地区捐建校舍,郑周敏家族积极响应,与董尚真、龚诗贮、李沧洲、董光溪等永宁乡贤在菲律宾贫困农村捐建上百所学校。“郑龚抱月国际基金会”还每年为60个大城市、156城镇提供教学基金,并为华文学校捐赠教育慈善基金。著名客家侨领胡文虎兴报业、办学校是他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表现。在教育上“千所小学”“百座医院”,这是胡文虎兴学之举、热心慈善的宏大规划。在实施中,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但也办成300多所小学,花款150万元;建起医院12座,耗资数百万元,并将捐款1000万元汇存国内银行,待抗战胜利后修建县级医院100座。除此之外,胡文虎经常拨款在国内兴办各类学校,以“普及教育扫除文盲为职志”。上海大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广州仲凯农工学校、福建农学院、上海两江女子体育专门学校等大专院校,先后得到他的捐款。
二战后达到鼎盛时期的华文教育,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危机四伏,全面走向衰落,主要是各国的政策变化,对华文教育的限制,他们在文化上采取同化政策,对华侨华人学校实行限制消灭的办法,以期望使华侨华人摆脱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崛起,对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也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复苏和发展,这其中,作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华文的传播,提高了华文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世界各地的中国热又进一步推动了华文教育的推广,从而赋予华文教育强大的生命力,海外华文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马来西亚副首相安华曾说:“随着中国主导亚洲的经济,华文在这个区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掌握华文往往无往而不胜,根据报刊载,世界‘汉语热’持续升温,目前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的1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和开展汉学研究,有中文文凭的人,在很多国家有明显的求职优势,这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开展是很有利的,展望21世纪,海外华文教育必然将由复苏走向复兴。”海外华文教育将随着中国经济趋势的发展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发展,这是总的趋势。
海外华文报刊与海外文化教育历来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华文报刊和华文教育的关系,马来西亚教总表述这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他强调,华文报刊只有与华文教育携手合作,紧密团结,才能在世界发展浪潮中求得生存。因为华文报刊媒体在拉拢世界各地华文人群之间的距离、建立共同的文化认知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地发挥华文媒体的作用,对于华人社会团体和华人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崛起及“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给目前身处世界困境的海外华文期刊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如何与当地国的华文教育携手并进,扩大自己的目标读者群,是海外华文报刊在21世纪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挑战与机遇。华文报刊是随着华文教育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蓬勃发展,科技实力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交往日益扩大。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华文的经济价值大大提高,成为世界各国进行经济贸易活动的重要语言之一[4]。而且,各国政府也从战略高度出发,重视和鼓励华文教育。因为华文的使用价值已从文化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从而使海外华文教育日益扩大,出现“汉语热”,而华文教育造就了日益扩大的读者群,使得看懂华文和会用华文的人群迅速增加,这为华文报刊的发展和扩大提供了场所,所以华文报刊是随着华文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们共同起了教育华裔青少年的作用。海外报刊等媒体的主要读者是第一代移民,为了让中华文化代代相传,华裔移民的二三代在父母的督促和自己下意识学习中文,但因生活在以英语为主的生活圈,很难流利地应用中文摄取信息,因此阅读中文报刊成为他们日常中文信息的重要来源,这对他们的华文教育和民族认同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华文教育和华文报刊共同加强了华人的联系和团结互助,加强华人同祖国之间的联系,促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灌输中华民族意识,从整体提高华侨社会的水平。华文教育的发展为华文报刊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促进华文报刊的发展,而华文报刊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华文教育的发展[5]。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华文教育和华文报刊发展和壮大的重要保证。在一次世界华人报刊大会上,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文总编说:“十五年前,我曾担心海外的华文报刊会像恐龙一样绝种。但时至今日,它仍然遍布于世界的每个华人社区,由此可见其生命力。现在华文教育在美国、欧洲及亚洲都非常蓬勃,我可以肯定,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世界华文报刊和华文教育的前景将会是一片光明”。可见,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简称)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东南亚华文报刊也迎来了促进自身发展,扩大自己目标读者群的新机遇。如何有效地发掘潜在的读者,建立一个稳定且向良性方向发展的读者团体,是海外华文报刊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一步。而华文是海外读者阅读华文报刊的重要工具,掌握一定的华文能力是读者选择华文报刊的首要条件。所以,华文报刊要依据当地实际的教育水平作为报刊方向的适时调整,同时也要基于在对实际读者群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华文教育,逐步培养读者阅读华文报刊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华文报刊的消费群体。在将华文报刊创办成一份富有特色、深受广大华人华侨喜欢的华文报刊的同时,华文报刊所肩负的华文教育重任也显得异常重要。
从东南亚华文报刊与华文教育发展历程和作用中不难看出:华文报刊和华文教育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形成维系海外华人之间及他们同祖国之间的信息和情感纽带;是海外华人社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它们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加强了中华民族文化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海外华文报刊始终关注故国变化、积极参与中国的发展,也始终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这种情况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在于海外华人华侨普遍具有浓厚的爱国情结。这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表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苦难激发了海外华人华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凝聚力,而华文报刊和华文媒体则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成长起来的。其次在于中华民族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多秉承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不管身在何地,心系故园,“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极为突出。自古以来所形成的心系天下的固有文化基因在他们的身上得以传承。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从任人宰割到追求现代化民主化已经走过百年光阴,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仍任重道远。中华民族不折不挠地前进着,海外华文报刊和传媒始终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可以预期,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的今天,海外华人华侨在中间具有很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华文报刊和华文教育将会有更新的表现,还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