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春燕
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方式,但此方式可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小板黏膜聚集形成血栓[1],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泌尿系手术后患者行动受限,易出现伤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3]。综合护理是从护理监测力度、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提高护理质量的干预模式,现对冠脉支架术后抗凝期泌尿系手术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冠脉支架术后抗凝期泌尿系手术患者72例。纳入标准[4]:接受泌尿系手术患者均处于动脉支架术后抗凝期;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沟通障碍者,血液疾病、严重器质性病变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31~76岁,平均(47.76±12.25)岁。手术类型: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者16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3例,肾肿瘤剜除手术7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8例,年龄31~78岁,平均(48.12±11.37)岁。手术类型: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者14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6例,肾肿瘤剜除手术7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组:生命体征监测:注意保暖,调整体位,定时翻身,受压部位进行按摩,观察伤口,妥善固定引流管,发放《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手册》,坚持科学的饮食习惯,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2000 ml。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术后抗凝期注意事项,自主进行下肢活动。出院时进行心理疏导,正视疾病,保持乐观心态。术后1~3个月来院复查,遵医嘱用抗凝药物,维持院外健康水平。
1.3 护理效果检验标准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护理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十分满意(90~100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0~59分)三个等级。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并发症主要有伤口感染、下肢静脉栓塞、出血事件。
1.4 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满意度分析实验组患者满意度35例(97.22%),对照组27例(75.00%),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病情恢复情况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进食时间(h)住院时间(d)实验组36 102.14±17.54 75.43±11.25 27.65±6.53 10.23±1.26对照组36 101.56±18.21 74.26±12.39 34.21±4.37 14.53±2.36 t值 0.138 0.420 5.009 9.644 P值 0.810 0.676 0.000 0.000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术后出现4例(11.11%)并发症,对照组14例(38.89%),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7)。
冠脉支架术抗凝期患者在进行其他手术治疗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健康宣教:发放《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手册》,督促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5],禁食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根据心功能情况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2000 ml,预防便秘。心理护理,术后患者易产生焦虑、不安情绪,影响临床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行心理护理,告知手术结果和术后抗凝期注意事项[6],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主动康复训练,自主进行下肢活动[7,8],改变不良生活习惯[9,1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实验组加强护理干预实施综合护理后,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术后加强护理监测力度、营养干预、心理护理可提高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11]。本研究中,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冠脉支架术后抗凝期患者需加强术后护理干预,尤其是血栓和出血事件的预防,可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