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研讨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关注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交往在二者关系中产生的作用。采用由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合订而成的网络问卷对在校2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网络社会支持在手机成瘾倾向和心理素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网络交往对其有一定的中介作用,不过中介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心理素质;手机成瘾倾向;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交往;大学生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逐步发展给我们的信息交流与人际交往创造了新的行为模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刚步入校园的大学生很容易经受不住诱惑而患上“手机依赖综合征”,成为“手机控”,法国卫生部委的一项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可能诱发脑瘤、听觉神经癌、不育症等疾病;还有医生指出,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容易导致颈椎病等生理性疾病,严重时还会引发强迫症、幻听症等手机心理疾病。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虽然现在普遍认为手机成瘾使得大学生与周围亲朋好友的面对面交流有所减少,孤独感上升,并且会产生脾气变坏,待人冷漠,不善沟通交流的现象,对其心理素质水平会产生不良影响。综上,本研究假设大学生手机成瘾对其心理素质会产生消极影响,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交往在二者相互关系中产生一定的中介效应。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试
本研究采用发放网络问卷的方式,对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收回问卷287份,剔除13份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74份,有效率为95.5%,被试平均年龄为21.17岁。
(二)研究工具
1. 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
采用张娟,张大均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包含认知(共9题)、个性(共10题)和适应性(共12题)三个分量表,共31个题,以单选迫选形式进行调查,采用5点计分(1~5分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种不同的程度),其中反向试题采取反向计分方式(下同),得分越高表示心理素质越好。该研究工具信效度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9,3个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5~0.78。经计算知本研究中总量表及认知、个性、适应性的α系数分别为:0.860、0.732、0.716、0.738。
2.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梁晓燕、魏岚等人编制的网络社会支持量表,该量表由情感支持(共8题)、工具性支持(共4题)、信息支持(共5题)、社会成员支持(共6题)4个维度构成,共23个题。内部一致性信度: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3,4个维度的α系数为0.77~0.85;重测信度系数为0.86,各分量表重测信度为0.71~0.83。经计算知本研究中总量表及各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81、0.876、0.719、0.808、0.790。总分越高表示网络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3.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
采用熊婕、周宗奎等人所编制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包括戒断症状(共6题)、突显行为(共4题)、社交抚慰(共3题)和心境改变(共3题)4个因素,共16个题。总体来说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效度系数大于0.9;内部一致性信度: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9,4个维度的α系数为0.55~0.80;重测信度:总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1,4个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75~0.85。经计算知本研究中总量表及各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88、0.783、0.691、0.711、0.586。总分越高表明手机成瘾倾向越高,总得分达到48分被认定为有手机成瘾倾向。
(三)数据处理
采用软件SPSS24.0系统处理数据,Excel作为辅助工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基本情况
分析所得数据发现,274名大学生的得分总体呈正态分布,最低16分,最高75分,均值为45.62。在量表的16个症状中,排名最靠前的是“一段时间没有带手机我会马上去查阅是否有短信/未接来电”,均值为3.60分,排名最靠后的是“同学朋友常说我太过依赖手机”,均值为2.52分。量表总得分均值为45.29<48,根据量表使用标准可以认为总体来说所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群体有一定的手机成瘾倾向程度。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情况
对274组数据进行分析得知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得分均值为104.62分,认知、个性、适应性因子得分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30.55±4.66、32.09±5.12、41.98±6.08,總体来说心理素质较好。对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等)进行差异性检验,得出:不同性别、专业、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等在心理素质总得分及各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认知维度上,男生心理素质显著高于女生(p<0.05)。从分析结果可知,大四学生心理素质总得分最高,大三第二,大一和大五学生心理素质得分较低。
(三)手机成瘾倾向、大学生心理素质、网络交往和网络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对手机成瘾倾向、大学生心理素质、网络交往和网络社会支持做皮尔逊相关分析,网络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手机成瘾倾向相关性不显著;网络交往与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正相关(p<0.01);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交往呈显著正相关(p<0.01)。
(四)网络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心理素质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根据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作用检验原则对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对变量进行中心化转化后,首先以手机成瘾倾向(X)作为自变量,分别对大学生心理素质(Y)和网络社会支持(M1)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发现c值与a值均显著;然后用二元回归,使手机成瘾倾向(X)和网络社会支持(M1)同时进入回归方程。每次检验的结果都是显著的(p<0.001),说明网络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心理素质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所占比例为0.307×0.350/0.313×100%=34.3%。
(五)网络交往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心理素质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按照2.5的方法步骤对手机成瘾倾向(X)、大学生心理素质(Y)和网络交往(M2)逐步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公式中的系数c值显著(p<0.001),a值显著(p<0.05),b值不显著(t=0.282,p>0.05),按照温忠麟的中介作用检验原则,系数a或b任一个不显著,则需要做Sobel检验,如果所得結果显著则中介效应显著,否则中介效应不显著。检验统计量是z=ab/√(a2sb2+b2sa2),此处a=-0.127,b=0.018,sa=0.049,sb=0.031。计算得z=-0.57,p>0.05,结果不显著,所以网络交往(M2)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四、讨论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素质、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交往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心理素质各维度做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手机成瘾倾向与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p<0.01),即心理素质水平随手机成瘾倾向的增加而降低。并且手机成瘾各维度与心理素质各维度均为负相关,除认知维度外,均在0.01级别(双尾)呈显著负相关,这进一步说明了手机成瘾对心理素质有负面影响。对手机成瘾倾向、大学生心理素质、网络交往和网络社会支持做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网络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呈显著正相关(p<0.01);网络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倾向相关不显著,但是刘沛汝姜永志研究显示二者为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中检验后结果依旧不显著,具体原因尚不清晰,需进一步探讨;网络交往与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p<0.05),即网络交往行为越多,心理素质水平越低,进一步分析网络交往和心理素质各因子的相关关系发现,与认知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个性和适应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网络交往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正相关(p<0.01)。总之,四者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
(二)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交往的中介作用
针对网络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表明,手机成瘾对心理素质有显著负向影响,网络社会支持对心理素质有显著正向影响,这说明二者可能会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按照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作用模型检验标准,分别进行了手机成瘾与网络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之间的回归分析以及手机成瘾与网络交往和心理素质之间的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前三者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变量网络社会支持符合中介作用检验的条件,进一步分析发现,网络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心理素质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经计算得知中介效应所占比例为34.3%。由于网络交往和二者均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网络交往在二者关系中应该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是中介效应,应该还有其他的作用模式,只是本研究没有涉及,可以为下一个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五、结论
本研究发现:1.手机成瘾倾向各维度与心理素质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2.网络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呈显著正相关,与手机成瘾倾向相关不显著,与网络交往呈显著正相关;网络交往与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社会支持在手机成瘾倾向和心理素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网络交往对其有一定的中介作用,不过中介作用不显著。
参考文献:
[1]Wilson,R.E.,Gosling,S.D.,& Graham,L.T.A review of Facebook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Perspect Psychol Sci.2012(07).
[2]梁晓燕,刘华山.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刘沛汝,姜永志,白晓丽.手机互联网依赖于心理和谐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02).
[4]杨春红,魏一.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孤独感与人际关系的关系[D].鲁东大学,2016.
[5]姜永志,白晓丽.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4(01).
[6]王滔,张大均.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作者单位:陈红雨、顾亚楠、滕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韩超楠,河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