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清水河流域生态水量确定及保障措施浅析

2019-03-01 02:39和志国暴路敏王化儒
中国水利 2019年3期
关键词:清水河需水量水量

和志国,张 华,暴路敏,王化儒

(1.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750011,银川;2.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450004,郑州)

河湖生态水量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约束性指标,保障河流湖泊生态水量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都提出了“开发、利用、调节、调度水资源时,统筹兼顾,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体的合理水位,强化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用水保障,维护河湖生态健康”。在新时代治水思路下,生态水量在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越来越重要。

一、流域水资源状况

清水河是宁夏境内直入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固原市开城乡黑刺沟脑,流经固原、海原、同心、中宁4县,在中宁县泉眼山汇入黄河,全长320km,宁夏境内流域面积13511km2。清水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7404万 m3,地下水资源量5938万m3,水资源总量20 378万m3。清水河由上而下设有原州、韩府湾、泉眼山3处水文站,多年平均降水量335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 272 mm,干旱指数为3.8,属于干旱半干旱区。河流含沙量高,输沙模数自上游到下游在2 000~9 000 t/km2之间变化。

清水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来水主要集中于汛期(6—9月份),占全年径流量的70%左右;年际变化大,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出现过连续丰水期;90年代后期至今,由于降水量不断减少,径流呈减少趋势,出现连续枯水年份,特别是2003年以后来水量锐减,属于连续特枯年份。泉眼山水文站断面受农田灌溉退水增加的影响,丰平枯变化趋势较上游区域有一定差别,但近年总体也呈枯水年份态势,特别是2003—2012年出现连续10年的特枯水期,客观的天然条件对清水河的生态流量保障不利。

清水河流域地表径流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径流的空间分布趋势与降水大体一致,由南向北逐渐减小,变化幅度相差较大。径流的季节变化与降水的季节变化关系十分密切。由于70%的降水集中在汛期6—9月,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冬季(11月—次年3月)降水较少,径流主要靠地下水补给。清水河流域人类活动影响水量占天然来水比重较大,达40%以上,主要集中在农业灌溉用水、水库淤积和蓄水后增加的蒸发损失、水库全年的蓄变量以及固海和固海扩灌工程扬黄灌溉水的回归水。20世纪70年代后大量兴建水库,农业灌溉用水增加,导致了实测径流量显著降低。

清水河流域取水用于农业、工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近10年平均用水量7 100万m3,其中地表水2 300万m3,地下水4 800万m3,地表水资源平均开发率为13%,地下水开采率相对较高,10年平均开采率约80%。

二、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1.水资源问题突出,量少质差

流域大部分区域地处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天然径流量较小,泉眼山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18 822万m3,且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清水河流域地表水本底问题突出,矿化度和硬度均较高,水质现状较差。

2.区域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区域气候干旱,水蚀、风蚀交错,植被稀疏,沙化土地广布,生态十分脆弱,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70%,流域的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5 180 t/km2。受水土流失影响,水库淤积严重,对河流生态功能及其连通性产生一定影响。

3.下游农灌退水污染较严重,影响入黄水质

随着下游引黄、扬黄灌区规模的扩大,清水河下游农灌退水随之增加,多年平均灌溉回归水约0.4亿m3,占实测年径流量的25%左右,灌溉退水水质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水河入黄水质,对河流生态功能的发挥有一定影响。

三、区域功能定位和保护要求

清水河从南到北穿越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和中部干旱风沙区,流域大部分区域位于中部干旱风沙区。清水河流域在国家、流域和自治区层面功能定位见表1,主要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和旱作节水农业区,保护清水河河流基本生态功能,维持河道水流连续性,确保河道不断流,是目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

四、生态水量的分析确定

1.生态水量计算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将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维持在一定水平所需要的水量,指一定生态保护目标对应的水生态系统对水量的需求,包括生态基流、敏感期生态需水量、不同时段生态需水量和全年生态需水量等指标。清水河生态需水量是河流基本自然功能维持所需水量,具有自然属性;而生态水量又是河流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到均衡发挥所需水量,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生态流量取决于如何平衡环境、经济、社会与河湖水资源利用的关系。

相关技术要求和规范中,生态基流计算方法主要有Tennant法、90%保证率法、近10年最枯月流量法、流量历时曲线法、湿周法、7Q10法。

对北方地区,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应分非汛期、汛期和冰冻期三个时期分别确定,一般情况下,非汛期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应不低于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10%,汛期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可按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20%~30%确定。非汛期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必须能够满足水质达标对流量的要求。考虑清水河流域年内径流特点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采用不同时段多年实测和天然流量的10%~20%作为生态水量。

泉眼山水文站是清水河流域的入河口站,是国控监测断面,本文以该断面为例,采用不同方法计算清水河生态基流和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见表 2、表 3)。

由表2、表3可以看出,不同方法计算时,生态流量和基本生态水量的差别较大,其中生态流量中QP法的计算结果最小,频率曲线法计算结果最大,Tennant法计算结果居中。基本生态水量中Tennant法和频率曲线法计算结果基本接近。

2.推荐采用生态水量

在上述河道生态环境需水不同方法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评价成果以及参考《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清水河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与地表水资源量比例确定为10%~25%;已批复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确定清水河干流泉眼山断面多年平均下泄水量不低于0.9亿m3,入黄口水质目标为Ⅳ类;《清水河流域综合规划》按照各河道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估算,清水河河道内生态需水量 0.189 亿 m3(1956—2000 年)。清水河流域相关成果中都对生态水量进行过分析。

按照生态优先理念,基本保障常年有水的河段河道不断流。在此基础上,维护河流基本生态功能,统筹协调供水、防洪与生态的关系,确保防洪安全和人饮安全,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优先保障河湖基本生态功能维持用水;整体考虑规划符合性,充分考虑生态水量与国家及流域规划的符合性、与区域规划的协调性、生态水量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区域水资源条件、水资源配置实现的可能性,提出清水河流域生态水量指标包括生态基流和汛期、非汛期、冰冻期生态水量,见表4。

表1 清水河流域涉及的相关规划功能定位

表2 清水河生态基流计算初值

表3 清水河不同时段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初值

表4 清水河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综合确定成果

采用表4确定的生态流量和基本生态水量,分析清水河泉眼山水文站2007—2016年逐月实测径流量和逐日流量,各年逐日流量中生态基流的满足程度达到100%,不同时期实测径流量基本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均达到100%。

五、生态水量保障措施

针对清水河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结合生态水量管控有关要求,从加强农业节水、面源污染控制、实施生态调度及生态流量监控等方面,综合提出生态水量的保障措施建议。

1.坚持节水优先,大力加强农业节水

建设高效管道输配水工程,重点推广和普及沟灌、喷滴灌和蓄水池结合管灌输水等高效节水技术,全面实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和高效节水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农业节水水平。进一步严格控制灌溉面积的无序增长,调整种植结构,加强水源涵养和雨洪水利用。

2.防治面源污染,改善流域生态状况

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及精准施肥器具,建设生态沟渠和人工湿地,降低农灌退水污染影响。积极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减少入河泥沙,减缓水土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对河流水质影响。

3.实施生态调度,维护河流基本功能

编制流域骨干水库生态调度方案,必要时采取水库除险加固、清淤扩容等措施,实施生态调度,维护河流基本生态功能。

4.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生态水量保障

应以生态水量作为重要约束条件,切实落实生态水量保障的主体责任,科学编制生态水量保障实施方案,实施生态水量适应性管理,建立生态水量监测、监控系统平台及预警机制,逐步建立并完善生态水量保障制度。

六、结 论

生态水量确定应符合区域水资源实际状况,符合水资源管理需求,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撑。在生态水量确定时,注重把握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河长制最新的河流管理等要求,突出生态水量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具有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目前生态水量的分析和研究在宁夏尚属于探索阶段,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与河流生态功能、保护目标等关系较大。另外,在保障河流不断流的情况下,考虑河流的水环境目标,进一步分析满足水质目标要求时的最小流量,结合河流的来水状况,分析年内该流量的满足程度,在水量和水质要求不满足的时间段内,有针对性地提出对重点水利骨干工程的调蓄和调度要求,也是今后生态流量研究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次确定的清水河流域生态水量及提出的保障措施,仅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清水河需水量水量
水消失的地方
径流季节变化对清水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影响
清水河边
小水量超纯水制备系统的最佳工艺选择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1971-2018年黑龙江省玉米需水量演变特征
南京城市中心区生态需水量探析
辽河流域生态需水量计算及水资源分配研究
微重力水电解槽两相热流动与水量分配数值模拟
走不出清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