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群测群防体系对增强群众防洪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作用初探

2019-03-01 02:39赵凌云
中国水利 2019年3期
关键词:山洪防洪常识

赵凌云 ,秦 景 ,2,路 威 ,2

(1.北京中水科工程总公司,100048,北京;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48,北京)

我国山洪灾害点多面广,具有突发性和易发性。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全国先后开展了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2010—2012年)和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2013—2015年),初步建成覆盖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2 058个县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并在重点区域基本建成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由于山洪突发性强,破坏力大,且多发生于经济发展较慢、交通不便的山丘区,救护难度大,群众自身的应急避险、防洪自救能力尤为重要。两期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均特别注重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以提高山丘区群众主动避险意识和落实责任制应急转移避险为主线,力图在山洪暴发时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重庆市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市面积的94%,是山洪灾害频发区和重灾区,山洪灾害几乎年年发生,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通过2010—2015年两期建设,重庆市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市38个区县的群测群防体系。为客观评估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对重庆市各区县山洪灾害威胁区群众进行了山洪灾害防御常识与基本技能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初步探讨了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对提高山区群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能力发挥的作用,并为群测群防体系后续建设提出建议。

一、重庆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概况

群测群防是山洪防御工作的重要内容,解决了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提高山区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重庆于2010—2015年持续开展了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其工作内容包括:①各区县建立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机构和责任制体系,按照防汛抗洪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干部党员包群众的“包保”责任制体系,并与已有的社区管理体系相结合,实现网格化管理;②编制县、乡、村三级防御预案,同时每年根据区域内相关情况变化进行更新修订;③通过配备简易雨量报警器、铜锣、口哨、手持扩音器、救生绳、抛投器等简易监测、预警、救援工具,掌握水雨情信息并发布预警,保障应急抢险工作顺利开展;④通过制作宣传栏、警示牌,设置转移路线指示牌,发放明白卡、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向山洪灾害危险区居民宣传山洪灾害的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和应对措施等;⑤定期举办山丘区干部群众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培训,开展山洪灾害防治水情教育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⑥每年在重要集镇、危险区行政村组织开展1次山洪灾害避灾演练。

二、群众防洪意识和避险能力问卷分析

1.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共发放“山洪灾害防御常识与基本技能调查问卷”2 245份,涵盖全市38个防治区县,调查人数约占防治区总人口的万分之一。返回有效问卷的调查对象中,按年龄结构划分,40岁以下的人群占31.8%,40~60岁的人群占56.5%,60岁以上的人群占11.7%。调查问卷主要对山区群众对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的了解熟悉程度和山洪灾害防御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两方面分类调查(见表1),其中山区群众防洪减灾意识以其掌握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的程度体现,避险能力以其掌握山洪灾害防御基本技能的程度体现。

表1 调查问卷基本内容

2.群众防洪减灾意识

整体上看(见图1),重庆市山区居民对各项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熟悉或非常熟悉的占比分别在90%~96%之间。调查显示,当地居民对于“转移撤退路线”“安置地点”“防御责任人”熟悉程度最高,可见设置转移指示牌、警示牌等宣传手段效果明显,群众已经普遍了解山洪灾害发生时的正确避险路线,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就近前往安全区避险。与其他山洪灾害防御常识调查项目相比,重庆市山区人口对“山洪灾害基本概念”和“山洪暴发前的征兆”熟悉掌握程度相对较低,熟悉及以上的人数占比在95%以下,故后期建设中还应持续开展洪灾知识普及。

山区居民中,对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各统计项目不熟悉的人员占比较低,但是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如图2所示,40~60岁的中年人群对 “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的熟悉程度最高,不熟悉人数仅为该年龄段统计总人数的2.3%~5.6%,可见通过山洪防御责任制的建立和宣传,该年龄段人群已经普遍掌握了当地撤离避险路径,成为基层群测群防的主力;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在山区生活时间久,对“山洪暴发的基本条件”和“暴发征兆”较其他年龄段更熟悉,但是存在不熟悉“转移撤退路线”和“预警信号”,仅凭生活经验防护的现象;40岁以下的青壮年人群是山区的主要流动人群,对“山洪灾害基本概念”和“暴发征兆”的熟悉程度相对较低,后续应加强针对性的宣传和培训。

图1 重庆市山区居民对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熟悉情况分布图

图2 重庆市不同年龄段群众对山洪灾害防御常识“不熟悉”比例分布

图3重庆市山区居民对山洪灾害基本应对技能知晓情况分布图

图4 重庆市不同年龄段群众未掌握山洪灾害基本应对技能比例分布图

图5 贫困县群众未掌握山洪灾害基本应对技能比例分布对比图

3.群众应急避险能力

图3给出了重庆市山区居民对山洪灾害基本应对技能知晓情况分布。整体上看,重庆市山丘区居民知晓各项山洪灾害基本应对技能的比例分别在85.1%~93.8%之间,比熟悉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的程度略低。通过每年组织专项培训和山洪突发应急演练,山区群众掌握了一些山洪灾害基本应对技能,如转移、预警、求救等。与其他山洪灾害基本应对技能相比较,群众对“旅游遭遇山洪灾害的应对措施”知晓程度相对较低,仅为85.1%。旅游景区虽然不是公众常住地,但是属于人口密集区域,可以作为后期建设的重点。

图4给出了重庆市不同年龄段群众未掌握山洪灾害基本应对技能比例分布。山区居民中未掌握山洪灾害基本应对技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较低,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且分布基本均匀。对比来看,居民对山洪应对技能的掌握比对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的掌握略差,40岁以下的人群对防御技能的掌握依然低于其他年龄段,是今后宣传、培训的重点对象。

重庆市38个山洪灾害防治区县中有14个贫困县,贫困县人口数占防治区人口总数的39.1%。对比统计发现(见图5),贫困县居民对山洪灾害基本应对技能的掌握程度普遍低于整体水平,但是与整体水平差距不大。这归功于近年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的综合防治以及持续不断的宣传工作,同时与重庆市防汛主管部门对贫困县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长期重视有关。重庆市对贫困县采用优先治理、优先投入的帮扶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困县与全市整体在防洪水平上的差距,减少山洪灾害对贫困县居民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4.调查结果

重庆市群测群防体系的责任体系较为健全,预案操作性较强,宣传手段行之有效,培训、演练成果显著,山区群众基本掌握了山洪灾害防御基本常识和基本应对技能,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对增强山区群众防洪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

重庆市群测群防体系与专业监测预警系统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的“群专结合”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在近年的防洪减灾工作中发挥了显著效益。

以永川区为例,2015年8月16—17日,永川区遭遇当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2015年8月17日凌晨,监测系统显示该区最大小时雨强为106.3 mm,区防办立即通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出预警提醒信息,街道、镇政府和村社相关人员在接到预警信息后,在场镇被淹前1小时,及时组织完成了开启河道水闸、转移场镇低洼区及灾害易发区1 000余名群众的工作。降雨过程中,各山洪易发村落使用手摇报警器、铜锣、口哨等工具进行告警,信息员及时到达各隐患点巡查,并按照预案中的转移路线组织群众撤离,群众积极配合。由于转移及时,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此次灾害到来前和灾害过程中,防灾意识的增强使群众能够主动配合、自觉参与,群测群防体系发挥作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为减少灾害损失和避免人员伤亡抢占了先机。

四、对后期建设的建议

通过上述调查问卷分析和案例分析可知,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确实有效提高了山区群众的防洪意识和避险能力。同时分析结果也反映出基层群测群防现状的一些问题,据此建议:

①重点加强人流密集区域的防洪措施建设。调查显示许多群众不知如何应对在旅游区遭遇的山洪灾害。旅游区、学校、广场、车站等地点皆属于非公众常住、人流较大、群众对周围环境不够熟悉的公共场所,一旦遭遇山洪,后果不堪设想,是山洪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建议在这些地点的显著位置设置LED宣传屏,用于宣传山洪防御知识、自救措施和转移路线,同时用于汛期反复播报汛情;也可以采取其他宣传措施,如设置宣传栏、标绘转移路线图等。同时,公共场所群测群防体系应与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相结合,布设相应的监测预警装置。

②重视青年人的山洪灾害防治宣传教育。调查显示:无论是对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的熟悉程度还是对应对技能的掌握程度,40岁以下的人群均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本次调查问卷填写者中,40岁以下人群基本在20~40岁之间。该年龄段人群由于山区生活经验较少,或者忙于生计、流动性大,对防洪减灾关注度不高。青年人是山区的未来,应重点针对该人群特点展开宣传教育,建议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题讲座或防洪宣传活动,增强青年人防洪意识。

③继续加强贫困地区的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市贫困县群众防灾能力依然落后于全市整体水平。贫困县基础设施薄弱,居民生活条件相对较差,易受山洪灾害威胁,是今后防洪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许多贫困地区的防洪设施损耗率较高,群众参与防洪意识依然淡薄。只有加大宣传力度,让贫困地区群众参与到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提高贫困地区山洪灾害防治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现象。

④采用深入人心的宣传方式。随着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持续开展,群

众防洪减灾意识和避险能力显著增强。但是,对防御知识和避险技能的掌握并不代表险情出现时一定能够按照预警及时正确地避险,不少群众依然存在侥幸心理,配合不积极,转移不主动。此外,宣传手册、便携式明白卡丢失现象时有发生。这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宣传力度,采取与时俱进的宣传方式,使防洪意识深入人心。建议根据地区特点,采用广播、电视、讲座等传播方式大规模、多频次宣传山洪灾害常识和避险方法;为使宣传更加贴近山区百姓生活,可采用发放印制防洪标语的雨伞、雨靴、编织袋等不易丢失的生活用品等方式宣传;对于年轻人,也可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互联网等途径潜移默化地培养防洪减灾意识。■

猜你喜欢
山洪防洪常识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天水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管理浅析
靠不住的常识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健康常识我知道
常识:哪杯更冰凉
优雅地表达
致命山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