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消费金融怎么变

2019-02-28 05:56王亭亭
财经国家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金融公司消费金融

王亭亭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消费金融2019年的关键字是“变”。

首先是政策有了利好。2018年8月18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指出“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这一点受到了市场的特别关注。

其次消费金融行业本身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这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消费在其中的重要性日渐上升。同时消费习惯、消费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短期消费贷款从2004年到2018年间增长近66倍,同期中长期消费贷款仅增长15倍。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共同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由2010年1月的6798亿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万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

同时中国的消费金融发展相比发达国家仍相对落后。也因此,银行、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借势涉足,互联网公司争相布局,网贷平台纷纷转型,消费金融行业已成为转型与增利的风口和突破口。这将改变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

但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这个行业自身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负面因素,“有回调压力”。

攀升

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由2010 年1 月的6798 亿元攀升至2018 年10 月的8.45 万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

商业模式待规范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共有5家持牌消金公司收到7张罚单,罚款金额总计432.68万元。被罚原因包括存在以贷收费行为、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不到位、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其中,中银消费金融总计被罚三次,罚金共近300万元。受罚的还有海尔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说,除行业发展参差不齐外,这也与持牌消金公司两大特点有关。“一是高度互联网化,二是由于其客户违约率相对较高,常用较银行而言的高定价去覆盖风险,导致其存在诸多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者说,前有市场空间吸引,后有规模和利润压力推动,部分持牌消金的业务模式、操作方式等难免在规则边缘游走,甚至打“擦边球”。

即使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部分持牌消金,虽股东实力雄厚,但自身战略规划、发展模式、技术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的确严重掣肘发展。

2019年,消金公司需要找到更好的方式,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

消费金融与信用机制的打通,新技术如刷脸支付、区块链技术等在消费金融各个业务环节的落地应用,未来或将有许多新的突破和机遇 。

资金来源多样化

整个2018年,持牌消金公司的增资金额总计超百亿元。全年至少有10家持牌消金披露增资消息。增资幅度较小如中原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分别由5亿、5亿、3.2亿、5亿、3亿增资至8亿、10亿、4.2亿、10.5亿、9亿。中邮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长银消费金融则增资幅度较大,分别从8.89亿、22.1亿、28.59亿、3.6亿增资至30亿、43.89亿、40亿、38.69亿、10.5亿。

“由于监管对持牌消金公司有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前述研究者解释说,“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持牌消金公司势必要补充资本,以同时满足监管要求和自身的扩张需求。”

也就是说,“补充弹药”将是消金公司的长期工作。为了跟上业务扩张速度,消费金融公司在尝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多家持牌消金试水银团贷款,在融资渠道与金额上有了新的突破。2018年7月5日,中邮消费金融公司境内首单人民币银团贷款成功募集并完成全额提款,贷款总额为5.2亿元。去年11月,招联消费金融落地业内首笔外资银团贷款,成功交割并首次提款,贷款总额度为11.5亿元。

竞争格局多元化

不同类型机构也仍在寻求分食消费金融这块蛋糕的机会。这意味着此后的从业机构会呈现多元化。

截至目前,国内共有23家已获批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其主要出资方大都是传统商业银行。由于2016年以来消费金融牌照批复及发放的节奏持续收紧,目前尚有多家拟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正排队等待获批。

等待入场的,首先仍是传统金融机构。2018年 6月19日,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拟与富邦家具、宁波城市广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永赢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此外还有光大银行,称将与中青旅、王道银行拟共同发起设立“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富邦华一银行母集团富邦金控也计划以1.25亿元人民币、占股25%在大陆地区参与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互联网公司也开始进军消费金融。BATJ的布局自不必说,2018年以来,滴滴、美团、携程等新老互联网大军亦先后涉足消费金融,招兵买马、上线消费金融产品。

此外,监管压力与风口驱动下,诸多网贷平台、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向消费金融转型。前述研究者表示,这类竞跑者的优势在于有流量、有技术、较灵活,但也存在场景缺失、风控能力有待评估等诸多弱项。

“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资产质量相对较好,大家争相涌入并不稀奇。未来或将形成银行系、信托系、互联网系消费金融公司并行的多样化竞争格局。”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嘉宁说,赛道有限,选手的增加会使竞争日趋激烈,与其“硬碰硬”,不如结合自身优势,趁早积极转型,深耕细分领域。

新技术新机遇

一方面是竞争的加剧,另一方面在“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的强监管基调下,消费金融行业也开始走向合作、牵手的模式,持牌消金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或将成为主流。

“随着消费金融与信用机制的打通,新技术如刷脸支付、区块链技术等在消费金融各个业务环节的落地应用,未来或将有许多新的突破和机遇。”金融投资律师董毅智说。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开放合作、搭建开放平台成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具备技术、流量、风控、数据、催收等优势的各家机构共同构建一条更优的产业链,使得金融机构竞争的色彩被淡化,合作开始成为新的潮流。

但由于环节的冗杂、规则缺乏标准化规制,易导致多种风险累积。董毅智因此认为,不论是机构自身还是行业规则,都需要监管层进一步的关注和规范。同时对信息安全、个人隐私问题的关注程度应进一步加强,并应健全我国消费金融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这需要从业者、监管层的共同耕耘。

对此他建议,应更进一步推动法治化进程,注重平衡创新与风险的关系,在合理范围内鼓励创新,且监管不能缺位。

猜你喜欢
金融公司消费金融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陷
我国证券融资融券的实现路径研究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环境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我国金融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对策分析